※ 引述《misa1015 (misa)》之銘言:
: 這個問題在二寶出生後一直困擾著我
: 希望板上有經驗的前輩們
: 可以提供一些寶貴的經驗與建議
: 1. 若你的工作屬於高壓高工時
: 你會希望另一半在家顧小孩,各司其職嗎?
: 2. 你的另一半從職業婦女轉成全職媽媽
: 你們的家庭氣氛有因此而更和樂嗎?
: 3. 當你的另一半無固定穩定收入
: 有做什麼風險管理嗎?
: 直白的說,若經濟支柱倒了或收入減少
: 可以做那些規劃來減少衝擊?
: 4. 另一半無收入後
: 若另一半家庭有經濟困難時
: 你願意無私經濟支援嗎?
: 但承如問題3 4
: 讓我一直非常猶豫無法下決定
: 因為我的爸爸在我念大學前意外突然走了
: 家裡經濟瞬間倒了
: 完全可以感受到什麼是家道中落…
: 並不是詛咒我先生
: 是我沒辦法承受這個萬一
: 到時的年齡大概只能找個餓不死的工作
: 加上娘家經濟狀況只能說各自安好
: 若有長照經濟需要
: 我應該會恨自己為什麼要放棄工作
: 另外我也想問
: 放棄工作當全職媽媽後的人生規劃或心路歷程
: 以上
: 希望大家能給實質建議或經驗分享
: 謝謝
:
從你的文章中能感受到你的掙扎與徬徨,
似乎必須得從全職媽媽與職業婦女中二選一,
對目前的你是非常為難的,可以理解你的對未來家庭經濟的擔心,
與面對沒有收入後,萬一將來不幸面臨經濟支柱倒下時的害怕。
我想,這個決定的確是不容易,你會有這些感受也很合理。
剛好去年底我做了人生中的一個重大決定,
我辭掉主流價值認為很好也很穩定的職業—公職,
做決定前我考慮很久,經歷過無數掙扎,
畢竟這份職業當初也是經過我努力很久才得到的…
擔心與考量的部分也曾經跟你一樣,
我想分享一下我最後做決定的心路歷程,希望會對你有幫助。
在辭職前,剛好我因為家庭與自身身體因素的關係,先請兩年留停。
在留停期間我為了修復自己,讓我有更好的狀態能照顧與陪伴家人,
利用空檔我做很多自我探索的工作,透過閱讀、上敘事團體與找人一對一晤談整理。
和你的狀況相似,原本我以為我會無法勝任全職媽媽這個角色,
因為說真的比起陪伴小孩,工作上的成就感對我來說是更重要的。
但沒想到我在透過團體療癒自己後漸漸發現,
現在我面對孩子的任何狀況,都比過去更游刃有餘,
甚至開始享受自己陪伴孩子的每一刻。
雖然一開始是無心變成全職媽媽,但我似乎從陪伴家人中也能獲得成就感,
且老公也明顯感受到我的快樂與變化,
目前的家庭氣氛與陪伴孩子的品質,是我們兩個都很滿意的。
這讓我看見,我的需要—成就感,原來陪伴家人的過程就能獲得滿足,
不一定要透過工作。
另一方面,我先前有在媽寶版分享過一些參加團體後,我的變化及歷程,
包括面對孩子的很多情境我怎麼應對及處理,
後來收到很多媽媽來信或推文肯定。
這也讓我發現,我的文字是對人有正向影響力的,
且我在付出過程中,也覺得自己有滿足貢獻感的需求。
我過去曾經有段很辛苦的時光,當時的我不但要面對自身的憂鬱症,
還要承擔周遭親人(含我老公)的不理解。
幸好很幸運的是,我碰到很好的醫生、身邊也不乏小天使每天陪伴我,
讓我度過那段黑暗又辛苦的時光。
在治療過程中,我永遠記得我對醫生說:「你做的這件事情好有意義,
等將來有一天我有能量了,我也想做跟你一樣的事情。」
因為我清楚知道自己的幸福與幸運,我是朋友很多的人,
當我想找人傾聽,24小時我都能找到人陪伴,
但不是所有生病的人都能有我的資源與幸運,
因此有機會我一直想把我從大家身上收到的這份愛與關心,
再繼續傳遞出去,讓世界上有更多溫暖。
現在透過一篇篇文字,我看著寄信給我的網友們,
我是有很多感動的,這代表著我一直沒有忘記,
我想成為什麼樣子的人,即便我遭遇了很多傷痛。
最後關鍵的是,我們敘事團體去年底做團員們的年度回饋,
我收到非常多團員的正向肯定,很多人都很喜歡我的陪伴,
認為與我對話是有品質的,
並覺得我的同理能力精準又到位,
甚至會形容我是有天份的,在往助人的這條路上,
這給了我很大的震撼與思考。
剛開始陪伴朋友,只單純因為我很喜歡跟人對話,
我可以從早講電話到晚上不會累。
透過團員們的分享,也讓我開始有不同的思維,
如果可以把興趣變成職業,
是否我不一定要回到原本讓我痛苦、
又不見得適合我的職場環境。
最後可以做出選擇,第一是家人的充分支持,
我老公經濟上支應整個家庭沒有問題,
且比起我回原職場每天下班在家哭,
他更喜歡我在家做喜歡的事情,
即便這些事情暫時不會帶來收入。
小孩更不用說,我這兩年在家非常溫柔,
因為少了很多外界壓力,多了更多時間跟耐心陪伴,
老大一開始聽到我可能回職場時,
甚至還一臉驚恐地說:「可以不要嗎?你回去我就慘了…」XD
再來,確認過外在環境沒問題後,接下來就是我自己的功課。
我列出回職場可以滿足的需求是:經濟上的安全感以及工作成就感,
但工作成就感我已透過照顧家人滿足,
於是回職場後對於我只剩經濟安全感這個好處。
反之,留在家中我能滿足的需求是:
健康、家人間良好陪伴品質、對社會有貢獻,
且最重要的是,對我而言這樣活著更有意義與價值感。
我看著我列出的需求清單,下一個我問自己的問題是,
餘生我想怎麼活?
我很清楚如果我回原職場,我是被恐懼逼著回去的,
只因為我害怕未來發生的事情造成我經濟上的不安全,
但這真的會發生嗎?我一輩子想活在恐懼中嗎?
還是說我更想活出的樣子是可以給家人更好陪伴品質、
並對社會有一些貢獻的人呢?
現在打出來很輕鬆,但這每一個思考我掙扎過千百回,
即便我知道留在家中能滿足的需求更多、
也更接近我想活出的樣子,
心中的恐懼還是會拖著我遲遲做不了決定…
顯然卡住我的是情緒而非認知,情緒問題就得回到情緒解。
在做出決定的前夕,我的陪伴者陪我更清晰的描繪出對未來的藍圖,
包含什麼樣的情況下,我會覺得經濟上比較安全。
這帶給我很多安定感,我更清晰看見我想要有經濟安全,
不見得需要回原職場來滿足,我可以發展其他選擇。
接著帶我去看見過去的成功經驗,我才發現一路以來我都是很努力的人,
不管是我大一決定考國考、研一考上,
大三決定加考會計師、工作兩年後取得會計師考試及格,
還是憂鬱症時我對自己許下的承諾、現在透過寫文章與陪人對話實現。
這每個經驗都加深我的信心,
我相信只要我想做的,我都可以做到,
雖然不知道需要花多少時間。
我很感謝我的陪伴者,在他的陪伴對話下,
我看見自身的力量與資源並長出勇氣後,
我做了辭職決定。
而且說也奇怪,從我決定辭職的那一刻起,
對經濟的不安全感也沒有再來影響我什麼,
取而代之的是,我每天活得更有希望感與意義感,
因為我很清楚這是我想活出的人生版本,
就算不是走在主流道路上。
我唯一後悔的只有一件事,
沒有早一點做出辭職決定XD,
痛苦拖太久了哈哈。
最後回到你身上,你文中提出的那四個問題,似乎都是問先生的,
感覺想要透過先生給更多保障或承諾,以消除你對未來經濟上的不安全感,
即便你現在理智上也知道,你們的家庭生活品質不因你當全職媽媽受影響。
而你似乎也看見,你的過去經驗正在影響著你現在的決定與生活,
但那真的會發生嗎?
因此有些問題需要靠你自己探索與回答了,
你的餘生想怎麼活?
你想活出的人生是什麼樣子?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你的需要清單有哪些?透過工作或當全職媽媽能滿足的分別是哪些?
哪些需要對你來說是更重要的呢?(可以排出優先順序)
我寫出我的生命故事,只是提供我的思考脈絡讓你參考,
但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人與專家,
我想答案在你的心裡,
只是你得透過探索、並靠近自己的渴望需要慢慢釐清。
我想只有認真思考與掙扎過,才會做出適合與貼近你的決定。
而在這徬徨的時刻,
不管透過專業、朋友陪伴或是閱讀慢慢思考,
我想都是很好的,
祝福你,早日釐清自己的需求與渴望,活出想要的人生版本。
如果還有對晤談或其他事情有好奇,都歡迎站內信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