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父親的風險是有
但都是臨床可忽略的 (clinically negligible)
如果你去看最新研究原文 2017的全面review
"Is advanced paternal age a health risk for the offspring?"
來源: https://www.fertstert.org/article/S0015-0282(16)63091-1/fulltext
表一綜合了研究成果
那些有強烈證據支持父親年齡與疾病相關的病症
(Strong evidence for a paternal age effect)
實際上發生率(Population-based prevalence)通常都不到萬分之一
就算說odds放大到3倍5倍 夠嚇人吧
實際意義都是小於千分之一
第二點
這些相關性研究的顯著性常以p-value來判定
但是在極大樣本下(樣本數都是幾十萬的)
p-value非常容易顯著, 從而放大那些其實臨床上不重要的效應
"P-values depend upon both the magnitude of association and the precision of
the estimate (the sample size). If the magnitude of effect is small and
clinically unimportant, the p-value can be "significant" if the sample size
is large."
來源: https://shorturl.at/bist4
第三點
這些研究一旦看到這些現象
都嘗試以父親精細胞的DNA訊息碎片化來解釋
而沒有考慮社會層面的干擾因素
我舉個例子
大齡父親可能本身條件太好 所以晚婚晚育(香港四大天王全部40+生育)
但是另一個極端 就是自身身心條件都不好 只好晚婚晚育
因此後者更容易誕生不健康的寶寶
但是這種解釋是嚴重違反政治正確 是不可能提出的觀點
而很早以前人們就發現 20歲的精子跟50歲的精子其實品質差距不大
於是在社會解釋不能提 精子品質講不通的狀況下
只好去強調精細胞在不斷分裂中丟失訊息
所以 年輕爸爸不用在那邊笑老爸爸
以為自己年輕孩子就沒問題
老爸爸也不用太緊張 成天嚇自己
這些數據一方面極其不顯著 一方面是統計方法的侷限
無論年紀 好好保持自己身心健康就是
孔叔梁纥70歲才生的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