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子不語
時間:清代
作者:袁枚
來源:開放文學
第九卷
………………………………………………………………………………………………………
╔═══════════╗╔═══════════╗╔═══════════╗
║9-01 木箍頸 ║║9-09 狐仙知科舉 ║║9-17 裹足作俑之報 ║
║9-02 掘塚奇報 ║║9-10 鬼爭替身人因得脫 ║║9-18 判官答問 ║
║9-03 一目五先生 ║║9-11 城隍神酗酒 ║║9-19 蔣太史 ║
║9-04 夢乞兒煮狗 ║║9-12 地藏王接客 ║║9-20 李敏達公扶乩 ║
║9-05 一棺藏十八人 ║║9-13 治鬼二妙 ║║9-21 呂道人驅龍 ║
║9-06 真龍圖變假龍圖 ║║9-14 狐讀時文 ║║9-22 盤古以前天 ║
║9-07 莆田冤獄 ║║9-15 何翁傾家 ║║ ║
║9-08 水鬼畏囂字 ║║9-16 江軼林 ║║ ║
╚═══════════╝╚═══════════╝╚═══════════╝
………………………………………………………………………………………………………
9-16 江軼林 akoumedi
江軼林,通州士人,世代居住在南通地區的呂泗場。
江軼林和他老婆彭氏感情非常要好。
彭氏嫁給江軼林三年,江軼林才剛滿20歲,還沒考上生員。
*弱冠: 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人,但體還未壯,所以稱做弱冠,
後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
*游庠: 明清時,儒生經考試取入府、州、縣學為生員,謂之“遊庠”。
一天晚上,江軼林夫妻都夢到江軼林在那一年的某月某日考中生員,然後彭氏在那一
天死掉。
這一年,學使來到通州舉辦考試,呂泗場距離通州一百里,江軼林因為做了那個夢的
關係,怕那個夢應驗,老婆會死掉,所以不打算參加考試。
*學使: 即學政。提督學政的簡稱。又叫督學使者。
清中葉以後,派往各省,按期至所屬各府、廳考試童生及生員。
均從進士出身的官吏中簡派,三年一任。
不問本人官階大小,在充任學政時,與督、撫平行。
彭氏鼓勵他說:「功名的事比較重要,不用太相信夢境啦。」於是江軼林就勉強參加
考試。
江軼林考試果然錄取,但放榜日竟剛好和夢中同月同日。
江軼林覺得太不吉利了,心裡有點陰影。
兩天後,果然聽到彭氏死掉的消息。
江軼林考完試馬上趕回家,但彭氏已經過世十四天了。
*二七: 頭七為死後第7天,二七為死後第14天。
習俗:人死掉後,在第14天的夜晚要放置死者的衣服和單被在棺木旁,然後全家都要
迴避,因為靈魂會回來家裡看看,這就是所謂的:「回煞」。
*衣衾: 指裝殮死者的衣服與單被。
江軼林因為彭氏之死而哀痛不已,所以回煞夜就搬了張床在棺木旁守著,希望可以見
到彭氏鬼魂一面。
守到三更,屋角忽然發出微微聲響,彭氏從房簷冉冉飄下,然後走到棺木前,向著燈
火行了個跪拜禮,燈火旋即熄滅。
*稽首: 古時的一種跪拜禮,叩頭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
*《周禮·春官·大祝》記載: 辨九拜之儀,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
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
熄滅後,室內居然明亮得和白天一樣。
江軼林躲在床上,怕會嚇到彭氏,一直不敢出聲。
(喂喂! 反了吧! 第一次聽到有人怕會嚇到鬼。)
彭氏從靈位前走到棺木旁的床鋪,揭開床帳,輕聲說:「老公回來了嗎?」江軼林馬
上跳出來,抱著彭氏大哭,而彭氏也不禁感到一陣哀傷,淚如雨下。
哭完,訴說著離別時的思念,然後脫衣服到床上,和生前一樣地...快樂一下。
*歡好: 等同交歡、交媾、交合、雲雨、同房、行房、同床、床笫、溫存、敦倫。
完事後,江軼林從容地問說:「聽人家說人死了會有鬼卒拘束,回煞時也有煞神押送
,妳怎麼是自己單獨回來呢?」
彭氏說:「煞神就是管束的鬼卒,有罪的人才會被束縛押送。冥司看妾身無罪的份上
,而且和老公您的前緣未斷,所以就放任我自己回來了。」
江軼林說:「妳無罪的話,怎麼會這麼早死?」
彭氏說:「壽命長短是上天安排的,不論有罪、無罪。」
*修短: 長短。指人的壽命。
江軼林說:「老婆和我前緣未斷,今天的見面,難道就是要在今晚將緣分了斷嗎?」
彭氏回答:「還很早。前緣結束,還有後緣。」話還沒說完,聽到戶外狂風大起,彭
氏看起來相當害怕,用手緊緊抱住江軼林說:「抱緊我!保護我!作鬼的最怕風了,被風
吹到身體,會來去不能自主,一但失足就會被風吹到遠處去。」
到了清晨雞鳴時,夫妻倆互相道別,江軼林顯得依依不捨。
彭氏說:「不用傷心,我晚上會再來。」話說完便離開了。
從此,彭氏每晚都來與江軼林見面。
彭氏每晚來,還會拿生前的針線盒幫江軼林縫補衣服。
*奩: 女子梳妝用的鏡匣,泛指盛放器物的匣子。
兩個月後,彭氏忽然哭得抽抽噎噎地說:「前緣已盡!此後要與老公分離十七年,才
會再與老公續後緣。」話說完便離開了。
江軼林,是家鄉出名的美少年,家裡又很有錢,鄉里中相爭人要和他結婚,不過江軼
林一概拒絕。
等到第十七年,江軼林以彭氏的外表來找另一半,找遍通州 泰州 儀州 揚州都找不
到符合條件的,只好失望地回來呂泗。
呂泗旁邊的海港,有一艘從山東回來的海船,載著一對老夫婦過來呂泗,說「我們家
族,只生了一個女孩,靠著叔叔接濟過活。女孩的叔叔打算將女孩嫁到豪門大族,老先生
不願意,所以過來呂泗避避風頭。而女孩想要嫁給一個江南人」。
人們都對老先生說那女孩在找的一定就是江軼林,老先生就很好奇江軼林到底是怎樣
一號人物。
大家也把這件事告訴江軼林,江軼林想盡辦法要見這女孩一面。
老先生答應讓女孩和江軼林見面,江軼林發現女孩長得和彭氏一模一樣。
江軼林問她年紀,女孩說:「十七歲。」而且女孩生日,就是彭氏死亡的兩個月後。
江軼林很開心地將女孩娶回家,婚後夫妻倆感情甜甜蜜蜜。
女孩的性情喜好,就跟彭氏生前相同。
江軼林問女孩前世的事,女孩總是笑而不答。
江軼林常寫「蓬萊仙子」形容老婆,隱喻著彭氏轉世再來的意思。
後來,江軼林的兒子取名為彭兒,女兒取名為彭媳,江軼林和女孩結婚生活了十七年
,後來夫妻先後生病死掉。
9-16 江軼林
江軼林,通州士人也,世居通之呂泗場,娶妻彭氏,情好甚篤。彭歸江三年,軼林甫
弱冠,未游庠。一夕,夫婦同夢軼林於其年某月日遊庠,彭氏即於是日亡。學使臨通州,
呂泗場距通州百里,軼林以夢故,疑不欲往。彭促之曰:「功名事重,夢不足憑。」軼林
強行。及試,果獲售,案出,即夢中月日也。軼林大不懌。越二日,果聞彭訃。試畢急回
家,彭死已二七矣。
通俗:人死二七,夜設死者衣衾於柩側,舉家躲避,言魂來赴屍,名曰:「回煞」。
軼林痛彭之死,即於回煞夜舁牀柩旁,潛處其中,以冀一遇。守至三更,聞屋角微響,彭
自房簷冉冉下,步至柩前,向燈稽首,燈即滅。滅後,室中自明如晝。軼林惟恐驚彭,不
敢聲。彭自靈前循柩走至牀,揭帳低聲呼曰:「郎君歸未?」軼林躍出,抱持大哭。哭罷
,各訴離情,解衣就寢,歡好無異生前。軼林從容問曰:「聞說人死有鬼卒拘束,回煞有
煞神與偕,爾何得獨返?」彭曰:「煞神即管束之鬼卒也,有罪則羈紲而從。冥司念妾無
罪,且與君前緣未斷,故縱令獨回。」軼林曰:「爾無罪,何故早死?」曰:「修短數也
,不論有罪無罪。」軼林曰:「卿與我前緣未斷,今此之來,莫非將盡於此夕乎?」答曰
:「尚早。前緣了後,猶有後緣。」言未畢,聞戶外風起,彭大懼,以手持軼林曰:「緊
抱我!護持我!凡作鬼最怕風,風倘著體,即來去不能自主,一失足被他吹到遠處去矣。
」雞鳴言別,軼林依依不捨。彭曰:「無庸,夜當再會。」言訖而去。由此每夜必來。來
,檢閱生時奩物,為軼林補綴衣服。
兩月餘,忽欷歔泣曰:「前緣了矣!此後當別十七年,始與君續後緣。」言訖去。軼
林美少年,家豐於財,里中願續婚者眾,軼林概不允。待至十七年,以彭氏貌物色求婚,
歷通、泰、儀、揚、俱不得,仍歸呂泗。
呂泗故邊海,有海舶自山東回者,載老翁夫婦來,言「本士族,止生一女,依叔為活
。其叔欲以其女結婚豪族,翁頗不願,故來避地。女亦欲嫁一江南人」。人為翁言軼林,
翁甚欲之;言諸軼林,軼林必欲一見其女乃可。翁許之,見則宛然一彭也。問其年,曰:
「十七矣。」其生時月日,即彭死之兩月後也。軼林欣然訂娶,歡好倍常。性情喜好,彷
彿彭之生前。或叩以前生事,笑而不言。軼林字曰「蓬萊仙子」,隱喻彭仙再來也。子曰
彭兒,女曰彭媳,歡聚者十七載,夫婦得疾先後卒。
9-17 裹足作俑之報 akoumedi
杭州陸梯霞先生,德行純潔淳正又很專情,一輩子只愛他老婆一個人。
有人找戲旦、妓女勸陸梯霞喝酒,陸梯霞不溫不火,隨意應酬。
有犯小罪來求陸梯霞關說,陸梯霞總是嗯嗯答應。當權的人很看重陸梯霞,對陸梯霞
的話很聽從。
有人批評陸梯霞自貶風骨,陸梯霞笑說:
▍「
▍ 看到米飯落到地上,我一定要撿到桌上才安心,何必一定只能自家人吃呢
▍ ?凡人有心建立風骨,就是屬於私心的一種。
▍
▍ 我曾經接受湯潛庵巡撫的指導。湯潛庵大人在蘇州擔任巡撫時,蘇州有很
▍ 多娼妓,湯潛庵大人有口頭勸戒過,但從來沒有禁止、捉拿過。
▍
▍ 湯潛庵大人曾對屬下說:『世間有娼優,就好像世間有僧尼一樣。僧尼欺
▍ 騙人來求得食物,娼妓逢迎取悅人來求得溫飽,這都不是先王訂下的律法。不
▍ 過歐陽修先生《本論》裡有一篇寫到『既不能行,則饑寒怨曠之民作何安置?
▍ 』當今虐待娼優的人,就好像北魏太武帝下令滅佛教、毀佛像一樣,只是讓那
▍ 些官吏又多了一個管道汙錢而已。不探究其根本而盲目去跟隨的事,我不願意
▍ 去做。』
▍」
*湯潛庵: 湯斌(1627年-1687年),字孔伯,別號荊峴,晚又號潛庵,
湯斌一生清正廉明,是實踐朱學理論的倡導者,所到之處體恤民艱,弊絕
風清,政績斐然,被尊為「理學名臣」。
*中丞: 明清時用作對巡撫的稱呼。
*娼優: 從事歌舞的藝人,後多指妓女。
*僧尼: 統稱和尚和尼姑。
有一天,陸梯霞夢到一位差役拿著一張帖子來邀請他到某處,帖子上寫著「年家眷弟
楊繼盛拜」。
*年家: 科舉時代同年登科者兩家之間的互稱。
明末以後,往來通謁,不論有無年誼,概稱年家。
*楊繼盛:(1516年-1555年),字仲芳,號椒山,追諡忠愍。
北直隸容城縣人,明代後期官員。著有《楊忠愍文集》。
因彈劾嚴嵩而死,被奉為北京城的城隍。
陸梯霞笑說:「我正好想見見椒山公。」
↑就是楊繼盛。
陸梯霞跟著差役來到一處高大的宮殿;椒山公頭戴烏紗,身穿紅袍,走下台階迎接,
說:「繼盛承蒙玉帝厚愛,下旨讓我任滿升官,現在我這個職位希望先生來接管。」
陸梯霞推辭說:「我在世間不屑當官,所以才隱居起來,如今又怎麼能在陰間當官呢
?」
椒山笑說:「先生真是一位高人,看城隍這小職位而不當!」話還沒說完,有判官在
椒山耳朵旁邊說悄悄話。
椒山說:「這個案子很難判,必須上奏玉帝再來判定。」
陸梯霞問:「哪個案子?」
椒山說:
▍「
▍ 南唐李後主的裹足案。
▍
▍ 李後主前世是嵩山淨明和尚,投胎轉世為江南的國主。
▍
▍ 有一次,他在皇宮裡遊戲似的用絲帛將妃子窈娘的腳裹成新月的形狀。沒
▍ 想到卻蔚為流行,世上的人都爭相弓鞋小腳,將父母賜予的身體矯揉穿鑿,大
▍ 腳硬是矯正成小腳,沒有矯正就會被婆婆、丈夫討厭,男女都受到這股歪風,
▍ 將小腳恣意淫放褻玩。
▍ *遺體: 指自己的身體,古人認為自身為父母的遺體。
▍
▍ 不但年輕的小女孩要受這種極致的痛苦,還有婦人因為這件事而上吊自殺
▍ 、喝毒藥自殺。
▍
▍ 上帝很厭惡李後主這個始作俑者,所以讓李後主生前被宋太宗用牽機藥毒
▍ 死,喝下牽機藥後破壞中樞神經系統,全身抽搐,頭腳縮在一起,比女子纏足
▍ 還更痛苦,讓李後主受盡痛苦才死。
▍
▍ 如今已經過了七百年,李後主懺悔期滿,將讓他回去嵩山繼續修道。
▍
▍ 沒想到此時有數十萬沒有腳的婦人到天門喊冤,說:『張獻忠攻破四川的
▍ 時候,剁掉我們的腳,堆成一座小山,並把最小的腳堆疊在山頂當作山尖,我
▍ 們雖然命中注定有這個劫運要死,但我們為什麼死掉還要受這麼大的恥辱呢!
▍ 這不就是始作俑者李後王裹腳的罪行嗎?求上帝嚴罰李後主,我們才能死而瞑
▍ 目。』
▍
▍ 上帝聽完有些不忍心,所以就傳諭四海都城隍開會討論李後主的罪。
▍
▍ 現在公文轉到我這裡,我判:『這是李獻忠造的孽,李後主沒有辦法預知
▍ ,很難引用重法來判決。請罰李後王在冥間織一百萬雙鞋,來補償那些被砍腳
▍ 的婦人,織滿再讓李後主回去嵩山。』
▍
▍ 奏章草稿雖然已經大致擬定了,但還沒和其他城隍討論,先生認為我的判
▍ 決如何?
▍」
陸梯霞說:「習俗很難扭轉的,有無知人民以為焚燒父母屍體就是孝順,那麼就有無
知人民以為殘酷強制女兒纏足是為她好的,這都是相同的事例。」椒山公聽完大笑。
不久,陸梯霞先生就告辭要回家,然後就安然無恙地醒過來。
此後,椒山公沒有再來請陸梯霞泡茶,陸梯霞活到八十多歲才死。
陸梯霞生前常笑笑對他老婆說:「千萬不要替我們女兒裹小腳,不然會害李後主在陰
司又要多織一雙鞋。」
9-17 裹足作俑之報
杭州陸梯霞先生,德行粹然,終身不二色。人或以戲旦、妓女勸酒,先生無喜無慍,
隨意應酬。有犯小罪求關說者,先生唯唯。當事者重先生,所言無不聽。或訾先生自貶風
骨,先生笑曰:「見米飯落地,拾置几上心才安,何必定自家吃耶?凡人有心立風骨,便
是私心。吾嘗奉教於湯潛庵中丞矣。中丞撫蘇時,蘇州多娼妓,中丞但有勸戒,從無禁捉
。語屬吏曰:『世間之有娼優,猶世間之有僧尼也。僧尼欺人以求食,娼妓媚人以求食,
皆非先王法。然而歐公《本論》一篇既不能行,則饑寒怨曠之民作何安置?今之虐娼優者
,猶北魏之滅沙門毀佛像也,徒為胥吏生財。不揣其本而齊其末,吾不為也。』」
一日者,先生夢皂隸持帖相請,上書「年家眷弟楊繼盛拜」。先生笑曰:「吾正想見
椒山公。」遂行至一所,宮殿巍然;椒山公烏紗紅袍,下階迎曰:「繼盛蒙玉帝旨,任滿
將升,此坐需公。」先生辭曰:「我在世間不屑為陽官,故隱居不仕,今安能為陰間官乎
?」椒山笑曰:「先生真高人,薄城隍而不為!」語未畢,有判官向椒山耳語。椒山曰:
「此案難判,須奏玉帝再定。」先生問:「何案?」曰:「南唐李後主裹足案也。後主前
世本嵩山淨明和尚,轉身為江南國主。宮中行樂,以帛裹其妃窈娘足為新月之形,不過一
時偶戲。不料相沿成風,世上爭為弓鞋小腳,將父母遺體矯揉穿鑿,以致量大校小,婆怒
其媳,夫憎其婦,男女相貽,恣為淫褻。不但小女兒受無量苦,且有婦人為此事懸樑服鹵
者。上帝惡後主作俑,故令其生前受宋太宗牽機藥之毒,足欲前,頭欲後,比女子纏足更
苦,苦盡方薨。近已七百年,懺悔滿,將還嵩山修道矣。不料又有數十萬無足婦人奔走天
門喊冤,云:『張獻忠破四川時,截我等足堆為一山,以足之至小者為山尖,雖我等劫運
該死,然何以出乖露醜一至於此!豈非李王裹足作俑之罪?求上帝嚴罰李王,我輩目才瞑
。』上帝惻然,傳諭四海都城隍議罪。文到我處,我判:『孽由獻忠,李後主不能預知,
難引重典。請罰李王在冥中織屨一百萬,償諸無足婦人,數滿才許還嵩山。』奏草雖定,
尚未與諸城隍會稿,先生以為何如?」先生曰:「習俗難醫,愚民有焚其父母屍以為孝者
,便有痛其女子之足以為者,事同一例也。」椒山公大笑。先生辭出,醒竟安然。
嗣後,椒山公不復來請,壽八十餘,卒。常笑謂夫人曰:「毋為吾女兒裹足,恐害李
後主在陰司又多織一雙屨也。」
9-18 判官答問 akoumedi
謝鵬飛,以仁和廩生的身分擔任陰間判官,白天如常人般生活,夜晚則到冥司處理公
事。
*仁和: 浙江省仁和縣
*廩生: 明清兩代稱由公家給以膳食的生員。又稱廩膳生。
很多朋友拜託謝鵬飛幫忙查詢壽命,謝鵬飛都不肯。
人們認為謝鵬飛是怕洩漏天機。
謝鵬飛說:「不是這樣的。陽間的衙門,只有犯罪的人和涉及訴訟的人才有文簿可以
查,不然那麼多百姓,誰有工夫在那邊製作保甲冊?官府聽任百姓們自來自去而已,陰間
也是這個情形的。只要你們沒有涉及訴訟,沒有犯到陰間律法而被拘捕,那麼就順應氣數
而生,氣數盡就死掉,我真的沒有文冊可以查詢。」
*保甲冊: 戶口名簿。保甲: 舊時統治人民的戶籍編制。
有人問:「得瘟疫而死的人,查得到嗎?」
謝鵬飛說:「這些因為災難、厄運、陰陽小劫而死的人,就像府縣考試,有點名簿剛
好可以查詢。不過都是些平民百姓被寫進來這本冊子;有來歷的人,就不會在小劫數中死
去,就像陽間有官蔭的人,不用從童生開始考一樣。」
*陽九百六: 指災難和厄運。
有人問:「除了瘟疫以外,還有大劫數嗎?」
謝鵬飛說:「水、火、刀、兵就是屬於大劫數,這個顯貴者就很難逃了。」
*水、火、刀、兵: 被水淹死、被火燒死、被刀劍砍死、戰爭戰死。
有人問:「冥間哪個神明最大?」
謝鵬飛說:「都叫做冥司了,哪來的誰最大?最大的,是上界的仙官。城隍、土地之
類的職務,就像人間府縣的一般官員,非常勞苦地風塵奔走,賢者根本都不屑做。從前白
石仙人整天在那邊煮白石,不肯升天當神仙,有人問白石仙人原因,白石仙人說:『玉宇
清嚴,符籙麻起,仙官司事者甚勞苦,故願逍遙於山巔水涯,永為散仙。』就是這個意思
。」
9-18 判官答問
謝鵬飛,以仁和廩生為陰間判官,晝如平人,夜則赴冥司勾當公事。友朋多托查壽數
,不肯。人疑其懼泄天機,曰:「非也。陽間有司衙門惟犯罪涉訟者才有文簿可查,否則
百姓林林總總,誰有工夫為造保甲冊?官府聽其自來自去耳,陰間亦然。君輩不涉訟,不
犯冥拘,氣數來則生,氣數盡則死,我實無冊可查。」問:「瘟疫死者可查乎?」曰:「
此陽九百六、陰陽小劫應死者,如府縣考試,有點名簿,恰可以查。然皆庸庸小民,方入
此冊;若有來歷之人,便不在小劫數中來去,猶之陽間有官蔭者,不考童生也。」問:「
疫外尚有大劫數乎?」曰:「水火刀兵是大劫數,此則貴顯者難逃矣。」問:「冥司神孰
尊?」曰:「既曰冥司,何尊之有?尊者,上界仙官耳。若城隍、土地之職,如人間府縣
俗吏,風塵奔走甚勞苦,賢者不屑為。昔白石仙人終朝煮白石,不肯上天,人問故,曰:
『玉宇清嚴,符籙麻起,仙官司事者甚勞苦,故願逍遙於山巔水涯,永為散仙。』亦此意
也。」
9-19 蔣太史 akoumedi
太史蔣士銓擔任中書的時候,住在京師的賈家胡同。
十一月十五日,蔣士銓的兒子生病,蔣士銓和他妻子張夫人在兒子房間分床而睡,睡
夢中,有個差役拿帖子來請蔣士銓,蔣士銓不知不覺就跟著差役走了。
走到一個神廟,他們進去稍微休息一下。
蔣士銓看到門內的泥塑駿馬,情不自禁地舉起手來撫摸,馬兒竟然微微動作,脖子上
的鬃毛還微微揚起。
差役扶蔣士銓騎上這個泥塑駿馬騰空飛起,蔣士銓俯視田畝,就像棋盤般的縱橫。
不久,開始下起了毛毛雨,蔣士銓擔心淋濕衣服,沒想到仰頭一看,看到一個紅油傘
,差役撐著紅油傘在幫蔣士銓遮雨。
沒多久,馬兒降落在一個高大宮殿的台階下,這個宮殿寬大得好像是帝王居住的。
宮殿外有兩口井,左邊寫著:「天堂」,右邊寫著「地獄」。
蔣士銓看天堂那邊乾淨明亮,地獄那邊則暗黑得深不可測。
帶他來的差役不知道何時離開。
宮殿旁的小屋,有老婆婆在大鍋子前炊火煮東西,蔣士銓問:「妳在煮什麼?」
老婆婆說:「煮壞人。」然後打開鍋蓋,果然都是人頭。
地獄井旁邊不知何時站了一個人,穿著藍色的縷衣,自己跳入地獄井。
老婆婆說:「那是被王爺流放到地獄的犯人。」
蔣士銓問:「這裡不是人間嗎?」
老婆婆說:「還用問嗎?!看到這樣的景象,膝蓋想都知道了。」
蔣士銓問:「我可以見見王爺嗎?」
老婆婆說:「王請先生過來,自然會接見先生,何必性急呢?先生要先偷看一下王的
長相也是可以的。」然後就拿來一個高腳桌几給蔣士銓墊腳。
蔣士銓從宮殿縫隙偷窺到王:王的年紀大概三十多歲,清瘦有點鬍鬚,帶著王冠,穿
著華麗正式的衣服,拿著笏板向著北方。
老婆婆說:「王正在上奏章給玉帝。」
王焚香俯伏磕頭完畢,蔣士銓就聽到正門突然打開,裡面有個聲音叫他進入。
蔣士銓進去後,看到王的服飾全部改變:穿著本朝的衣帽,用白布纏著頭,有兩束布
條從兩耳邊拖曳下來,好像《三禮圖》畫的古人戴王冠、穿禮服一樣。
王坐定後,說:「地府事務繁忙,我任期屆滿應當卸任離開,這個位置希望先生來接
替。」口音好像是常州武進人。
蔣士銓說:「我上有老母,下有幼子,凡間的事情還沒做完,不能過來。」
王面帶慍色,說:「先生有才子之名,沒有顯達就是因為你這種態度啦!令堂太夫人
自有太夫人的壽命,與先生何干?尊郎君自有尊郎君的壽命,與先生何干?世上的事要了
結就了結,沒辦法了結就沒辦法了結。我已經把先生的姓名奏明上帝,已經無可挽回了啦
。」話說完,就掀開自己的椅子,背對著蔣士銓而坐,好像不屑再跟蔣士銓說話一樣。
*乃爾: 猶言如此。
*太夫人: 漢制列侯之母稱太夫人,後來官僚豪紳的母親不論在世與否,均稱太夫人。
蔣士銓也生氣了,拿起桌上的木界尺拍桌大罵:「不近人情,為什麼要這麼野蠻!」
這麼一大喊,蔣士銓就清醒過來,看到一盞微弱燭光,然後自己還在床上,四肢冷冰冰,
大汗濕透身上所蓋的大被子。
蔣士銓喘息了很久,才能起身而坐,他叫他老婆起床,然後告訴她剛剛的夢境。他老
婆聽了大哭。
蔣士銓說:「不要哭,不然會驚動到我媽。」然後就靠著桌子而坐,他老婆也坐在他
身邊。
到了四更,蔣士銓不小心沉沉睡去,不知不覺又來到冥間。
眼前的宮殿好像不是之前那一座,宮殿下設置了五個座位,公文堆積如山,四個座位
都有人,只有第五個座位空蕩蕩的。
一個官吏指著第五個座位,對蔣士銓說:「這是先生的座位。」蔣士銓跟著走到第三
個座位看看,發現眼前的人是他的本房老師馮靜山先生,蔣士銓急忙向前行禮。
*本房: 科舉時代鄉、會試考官分房批閱考卷,故稱考官所在的那一房為本房。
馮靜山披著羊皮袍,拿下眼鏡,高興地說:「你來啦,很好,很好。這裡的公事實在
是太忙了,你一定要過來幫助我不可。」
蔣士銓說:「老師怎麼也說這種話?門生母親年邁,孩子幼小,他人不知道就算了,
老師明明知道我的處境,我怎麼能過來呢?」
馮靜山一臉悲傷地說:「聽你這番話,讓我想起了生前的心事。我雖然沒有父母,不
過我妻子年少,孩子幼小,也不是可以來這裡的人。現在陽間的妻子,不知道生活過得怎
麼樣?」邊說邊哭得涕淚俱下。
沒多久,馮靜山就拿一個手巾擦拭淚水,說:「事情已經到這地步了,多說什麼也沒
什麼用處。推薦你的,是常州老劉,你趕快回去處理你身後的事。今天已經十五了,二十
日就是你上任的日子。」蔣士銓拱手作別然後就清醒過來,這時窗外響起雞鳴,蔣士銓的
媽媽也已經聽說了事情,抱著蔣士銓痛哭。
蔣士銓和藩司王興吾交情深厚,於是蔣士銓便去向王興吾訣別,然後拜託他一些身後
事。
王興吾一看到蔣士銓,驚訝地說:「你是全臉都塗鍋煤啦,昨天生大病嗎?怎麼一身
的鬼氣呢?」蔣士銓將夢境一一告訴。
王興吾說:「不用怕,只要禮拜北斗星君,念誦《大悲咒》就可以消災。你回家就照
我的話做,或許就可以免去災禍。」
*禮斗: 道教謂禮拜北斗星君。亦稱“拜鬥”。
蔣士銓的媽媽平時就很虔誠地在拜北斗星君,於是蔣家就重新建壇,全家持齋祈禱,
兼念誦咒語。
到了二十號,正好是冬至節日,蔣家親友剛好來到家裡,大家就環繞蔣士銓守護。
到了三更,蔣士銓看到空中飛下來一頂轎子,插了幾根旗子,還有幾位轎夫,好像就
是來迎接蔣士銓的,於是大家就念誦《大悲咒》來逼走祂們。
迎接隊伍漸近漸薄,慢慢地就像煙霧般地消失在空氣中。
三年後,蔣士銓考中進士,進入翰林院。
9-19 蔣太史
蔣太史士銓官中書時,居京師賈家衚衕。十一月十五日,兒子病,與其妻張夫人在一
室中分牀臥,夢隸人持帖來請,不覺身隨之行。至一神廟,入門小憩。見門內所塑泥馬,
手撫之,馬竟動,揚其鬣。隸扶蔣騎上,騰空而行,下視田畝,如棋盤縱橫。俄而,雨濛
濛然,心憂濕衣,仰見紅油傘,有一隸擎而覆之。
未幾,馬落一大殿階下,宏敞如王者居。殿外二井,左扁曰:「天堂」,右扁曰「地
獄」。蔣望天堂上軒軒大明,地獄則黑深不可測。所隨隸亦不復見。殿旁小屋有老嫗擁鑊
炊火,問:「何所煮?」曰:「煮惡人。」開鍋蓋視之,果皆人頭。地獄井邊有人,衣藍
縷,自往投入。嫗曰:「此王爺將囚寄獄也。」蔣問:「此非人間乎?」曰:「何必問!
見此光景,亦可知矣。」蔣問:「我欲一見王爺可乎?」曰:「王請君來,自然接見,何
必性急?君欲先窺之亦可。」因取一高足几登蔣。蔣從殿隙窺王:王年三十餘,清瘦微鬚
,冕旒盛服,執笏北向。嫗曰:「此上玉帝表也。」
王焚香俯伏叩首畢,隨聞正門豁然開,召蔣入。蔣趨進,見王服飾盡變:著本朝衣冠
,白布纏頭,以兩束布從兩耳拖下,若《三禮圖》所畫古人冕服狀。坐定曰:「冥司事繁
,我任滿當去,此坐乞公見代。」音似常州武進人。蔣曰:「我母老子幼,事未了,不能
來。」王有慍色,曰:「公有才子之名,何不達乃爾!令堂太夫人自有太夫人之壽命,與
公何干?尊郎君自有尊郎君之壽命,與公何干?世上事要了就了,要不了便不了。我已將
公姓名奏明上帝,無可挽回。」言畢,自掀其椅,背蔣坐,若不屑相昵者。蔣亦怒發,取
其几上木界尺拍几厲聲曰:「不近人情,何動蠻也!」大喝而醒,覺一燈熒然,身在牀上
,四肢如冰,汗涔涔透重衾矣。喘息良久,始能起坐,呼夫人告之。夫人大哭。蔣曰:「
且住,恐驚太夫人。」因凴几坐,夫人伺焉。
漏下四鼓,沉沉睡去,不覺又到冥間。殿宇恰非前處,殿下設五座位,案積如山,四
座有人,專空第五座。一吏指告曰:「此公座也。」蔣隨行至第三座視之,本房老師馮靜
山先生也,急前拱揖。馮披羊皮袍,卸眼鏡欣然曰:「足下來,好,好。此間簿書忙極,
非足下助我不可。」蔣曰:「老師亦為此言乎?門生母老子幼,他人不知,老師深知,如
何能來?」馮慘然曰:「聽足下言,觸起我生前心事矣。我雖無父母,而妻少子幼,亦非
可來之人。現在陽間妻子,不知作何光景?」言且泣涕如雨下。少頃,取巾拭淚曰:「事
已如此,不必多言。保奏汝者,常州老劉也,本屬可笑,汝速歸料理身後事。今日已十五
,到二十日是汝上任日也。」拱手作別而醒,窗外雞已鳴,太夫人亦已聞知,抱持哭矣。
蔣素與藩司王公興吾交好,乃往訣別,且托以身後。王一見驚曰:「汝滿面塗鍋煤,
昨日大病耶?何鬼氣之襲人也?」蔣告以夢。王曰:「勿怖,惟禮斗誦《大悲咒》可以禳
之。汝歸家如我言,或可免也。」蔣太夫人平時奉斗頗虔,乃重建壇,合家持齋祈禱,兼
誦咒語。至期,是冬至節日,諸親友來賀,環而守之。至三更,蔣見空中飛下轎一乘,旗
數竿,輿夫數人,若來迎者,乃誦《大悲咒》逼之。漸近漸薄,若煙氣之消釋焉。逾三年
,始中進士,入翰林。
9-20 李敏達公扶乩 akoumedi
李衛先生還沒當官前,遇到一位乩仙,自稱零陽子,給李衛先生這輩子下了以下這段
話:「氣概文饒似,勛名衛國同。欣然還一笑,擲筆在秋紅。」
*李衛: (1687年-1738年),字又玠,江南銅山人(今江蘇徐州)。
諡號「敏達」。
就是電視連續劇《李衛當官》的那個人。
旁邊還有一行小小的註釋:「秋紅,草名。」
當時,沒有人知道這些話是什麼意思。
後來李衛先生擔任保定總督,彈劾河道總督朱藻而死。
*總河: 明清總理河道的官名。明設總河侍郎。清初稱河道總督,雍正時改稱總河。
後來大家才了解到:朱,就是紅;藻,就是草。
秋紅,草名
朱 藻
9-20 李敏達公扶乩
李敏達公衛,未遇時,遇乩仙,自稱零陽子,為判終身云:「氣概文饒似,勛名衛國
同。欣然還一笑,擲筆在秋紅。」旁小注曰:「秋紅,草名。」當其時,無人解者。後公
為保定總督,劾總河朱藻而薨。後人方悟:朱者,紅也;藻者,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