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標題。最近看到版上的牛肉文,內有一部份的歷史依據
只是有一些地方可能有些沒講到
所以想發文來稍微講一下,最後再附上親人過世時,從殯儀館人員聽來的故事
前面有版友提到,說水滸傳吃牛肉的大多都是刁民居多
且附上了各朝對私自宰殺耕牛的律令,看起來平民老百姓似乎不會吃的樣子
其實這裡有一個盲點,律令是禁止宰殺耕牛;但是從未禁止過販售與食用。
接著是水滸傳裡,那些水滸好漢動不動就是要小二來兩斤牛肉
那店小二還真乖的就送了兩斤牛肉上來
問題來了,承平時間吃牛肉的叫刁民,那一叫就有牛肉送來的店是...?
第二點,水滸傳裡有幾段都是店家自己講只賣牛肉,而並非有人一上座就只要吃牛肉
有一段是阮氏三雄請吳用吃飯,到一家小酒家,問有什麼下酒菜。
店家回:[剛宰一頭黃牛,花糕也好似肥肉]
武松過景陽崗喝酒後準備打虎,也是問了有甚麼好下酒菜。店小二也是回[只有肥牛肉]
所以這些店是....?
1.叛軍據點。牛肉是認證物,就跟清朝的天地會一樣,要在左腳刻清明,右腳刻反覆。
敢叫牛肉並吃下去才是自己人。
2.所謂牛肉其實是豬肉,這店家不老實,是黑店。大家記得要舉報它。
3. 施耐庵考證比讀者嚴謹十倍,看完水滸傳後記得講:淦你老施。
答案實際上是各朝雖禁殺耕牛,但並未禁止販售(私自販售不行)與食用
當時取得的牛肉方式可以有:
1.已經死去的牛(不管是自然死亡或意外或病死)
2.年老或是無法再耕種的耕牛。
這是合法取得牛肉的方式。
可是宋朝的牛肉與羊肉的價錢是天差地遠。羊肉最貴,一斤九百文。
而牛肉一斤則是一百文。
雖然牛肉價錢還是偏高,但已經是中產階級能夠負擔的費用了。
所以宋朝達官貴人宴會是羊肉當主菜,而一般飯局則是牛肉源源不斷
宋徽宗時期甚至為了要避免大家私自殺牛販售,而曾經想將牛肉壓到一斤20文
讓私販商無利可圖減少殺牛。
另外法律歸法律,但百姓不會這樣想。
宋朝缺馬缺羊就是不缺牛,因為牛能耕田。
所以百姓願意養牛。牛在宋朝的數量是足以自給自足。牛肉來源是不缺的。
法律和宋廷雖禁止私宰耕地與私自販售牛肉,但有時法律只是定來給大家看的
北宋與南宋始終禁止不了民間宰牛。跟據[宋會要輯稿]和[宋大詔令集]記載
兩宋三百年間,宋廷先後頒佈五十道以上聖旨來禁止民間宰殺耕牛
如果有效,聖旨一道就該夠了。
不過很明顯,大宋百姓對不起宋朝皇帝就是了。
而宋朝百姓食牛如何呢?曾經有過“一鄉皆食牛”,也就是整個鄉村的村民都吃牛肉。
那地方官難道瞎了嗎?
這點很有趣。因為多數的地方官確實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只是他們有收取所謂的“牛肉稅”當城鎮發展基金。
這點一直到了宋仁宗時期才爆出來,才由中央下令禁止。
這段期間內地方官是齊心協力一同瞞住中央與皇帝,不讓皇帝知道。
而牛肉也這樣逐漸融入老百姓生活中,反而羊肉取代牛肉進入上流社會的飯局裡。
明萬曆年間甚至有出現過牛肉比豬肉還便宜的情形出現
所以古時農業社會的老百姓不會不吃牛肉,相反地;反而是跟豬肉一樣成為百姓主餐之一
而附贈的故事為在我爺爺過世那時。要先說我母親先過世,比我爺爺早大約七八年左右
當時我母親放在高雄市立殯儀館,剛過世的第一天遺體是先放在單獨的小房間
而家屬離開時,管理員會將房間上鎖以避免有竊賊進入。
要直到第三還第四天才會移至另一處。和多數的往生者在同一處。
而七八年後,我爺爺過世。同樣送到高雄殯儀館等待火化的那一天。
那時我父親在法事與訟經結束後,和一位管理員攀談了起來。談到後面就問管理員是否有
遇過靈異事件,管理員自然是說有遇過,但讓他印象最深的有一件
平常這種單獨的小房間,不管是否有遺體在裡面,都會在門外用鐵鏈上鎖
目的就是避免有竊賊。但如果有遺體的小房間,管理員巡邏時則是會打開看一下,
避免有盜屍賊偷取往生者的財物。
而他那天夜間巡視某一位往生者的房間時(第一天剛進去),鐵鏈解下門一打開,
就看到有一個人在房間裡
坐在放遺照跟供品的桌上跟他對看。面無表情看著他。當下管理員也知道有問題
就慢慢地向後退出,並把門帶上再鎖上。
他也不管會不會是小偷什麼的,反正鎖在裡面明天一早找人一起過來。
而第二天一早再去開門,那人當然消失了。而往生者遺體也完好無缺沒事。
只是那臉就是昨晚跟他對看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