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醫學生屬於特殊族群
亞斯柏格一堆
我現在想想 我們班同學一堆都是
大部分後來還是會找到自己的歸屬
例如走放射科 精神科 或是不當醫生了 走學術路線等等
2.病識感這種東西
其實醫生跟正常人一樣 意思就是沒有好多少XD
我前幾天才在FB上看到一個分享
一個小兒科醫師 她直到念醫學系以後才赫然發現她原來是過動兒
起初他不以為意 但等到畢業進入小兒科後 ADHD的問題幾乎快讓他的住院醫師生涯崩潰
他只好被男朋友逼著去看兒心
兒心老師聊聊後 也很直接跟他說:你這就是典型成人的ADHD
你要嘛就換科換工作 不然就乖乖吃藥吧
那位女醫師選擇吃藥 就這樣一路堅持過來了
3.其餘躁鬱症 憂鬱症
醫師本來就是好發的高危險群
不用擔心被貼標籤啦
話說我以前在宜蘭的時候 去醫師公會聚餐
聽其他醫師說 還有醫師超屌的
居然拿自己的憂鬱症當擋箭牌XD(因為憂鬱症是健保重大傷病阿)
一年365天到醫院上班天數不到30天
哇靠這樣照樣爽領薪水耶
你跟他溝通或講道理什麼的
他完全不鳥你 直接威脅你:我有憂鬱症喔 你不要逼我喔 我會去死喔!!
4.最後 醫學生就學期間去看身心科
其實還蠻多的
話說我同學還去看一個頗有名的自費身心科診所
那位醫師的諮詢可以一小時收到一萬的水準
結果談到後來當那醫師知道原來我同學也是念台大的
直接跟他說:學弟不收錢XD
至於當醫生之後去看身心科的就更多了
我自己也有在看 因為失眠嚴重 加上其他問題
之前鬱期階段發文較少 現在hypomania發文較多
不過到我這種年紀跟身分 也沒再怕貼標籤了 而且這標籤其實超好用
柯文哲老是拿自己亞斯柏格 當講錯話的擋箭牌
你就知道這招多好用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