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下小弟近期的心得還有預測一下泛內科系,家醫科診所趨勢給大家參考
很明顯政府要把慢性病人趕到社區,
大家醫計畫也是要配合這個,目前部長是家醫科出身,
為了省錢一定會想辦法加強分級醫療跟家醫計畫,
會投入很多資源在這裡,
當然吃慢性病的診所也愈來愈多,老診所跟新診所都要來吃這塊餅,
只吃慢性病的診所通常會加入很多計畫,
但我實在不喜歡依賴政府的計畫,會愈來愈難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不過現階段可能就順著風向,這些慢性病患者當然黏著度比較強
大大小小問題都會來看你
當然只吃健保加上這些計畫也許收入還可以
不過我診所的操作是順勢而為導入自費,除了家醫計畫代謝症候群計畫
其它計畫我都不碰,把時間拿來做自費服務
我這13年的自費歷程,從產品導向,今年開始慢慢轉型成服務導向
從一開始賣保健品,五年前轉型成針劑注射,到今年變成服務導向,
簡單說就是會員的概念,提供biopsychosocial的完整照顧
以前覺得是唬爛,現在經歷了這麼多年覺得這就是自費的精隨,
包含減重,營養補充(點滴為主),運動處方,醫師我本人詳細問診用藥,
護理師衛教,營養諮詢,聊天服務等等,不得不說婆婆媽媽患者很愛這個,
如預期是我們主力會員來源,今年運作以來算很成功
所以雖然我從去年每周13診,今年變成10診,急性患者變少,
每個月張數只有900多,但是我們給每位患者的時間變多,
除了有時間可以挑選自費會員,也有充裕時間照顧這些VIP,
我看診也不會很忙(看我邊看診邊打文章就知道,還可以操盤看房),
護理師及助理工作量也合理,他們也工作開心,
相對員工流動率低,對健保及自費患者產生良性循環
收入雖然不是頂天,我相信以工作時間來換算報酬率是相當誘人,
時間管理大師got
以上,心得分享,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