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看完這本書,爬了下心得,發現好像喜歡的人有點少……
(但自己最近的閱讀和狀況,真的讓我好喜歡這本書。一直都想要閱讀些什麼,但是沒有
辦法耐下心,一直去很瑣碎的接收如臉書的資訊)
剛翻開就覺得這篇故事好有趣
主角多崎作在開頭就是設定為沒有色彩的
故事的步調不緩慢也不快速的進行
有像是聽風/彈珠玩具那樣主角對自己的描述;也有像是尋羊那樣的很劇情性的故事
主角因為沙羅,他喜歡的女性,
而要回去尋找讓他深受重傷的四個朋友,
他一一的去拜訪他們,
隨著知道真相而發現自己心中的硬核
故事就結束在作不知道沙羅是否會接受他。
整篇故事色彩很淡,
比起顏色,更著重的或許是“形狀”
像是作唯一喜歡的車站,
色彩或許不濃,但每個人在車站裡
不一樣的人們做著不一樣的動作
這些“日常”都和車站的站台、列車這些“固定”的形狀mix在一起。
我也很喜歡關於灰田那段的故事,
有種思想性的形狀
那種純粹的,無關瑣碎日常的
哲學性思考
覺得好想要自己也能夠那樣的思考噢,
一直在瑣碎的事情處理不好的焦慮。
這篇故事明明講述一個情感受挫的故事
但也不那麼的渲染情緒,即便情緒常常是最深刻的感受了,卻又往往感到貧乏。
情緒好像色彩
但真正能繼續的,活下去日常的卻又是賴以的“形狀”喔
像是作的名字那樣,或像他建造車站那樣
把一個東西具體的用形狀蓋起來。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是否會因為沙羅的拒絕陷入死亡,或真正的死亡不得而知了。
但是這樣依靠形狀而活著是可能存在的呢,雖然可能依舊不知道怎麼處理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