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很好懂,沒有使用太多的隱喻、象徵等手法,反而更多的是
說教式的台詞。如果單就劇情來看,「霍元甲」是不合格的。橋段太過陳
腐,相信很多人看前面就能猜出後面大致的劇情走向。劇情轉折太快,霍
元甲心境上的轉變應該更多加著墨,否則好像他從深山修行出來就完全變
了一個人,很難與前面的形象銜接。然而,「霍元甲」拍攝的目的很明確
,就是闡揚武術的精神以及李連杰對武術下的注解,或許這也是導致它劇
情薄弱的因素之一,太急著講理了。
但即使論理,也有人會認為他的武術理論太過淺白,對於中國人來說
,什麼「以武會友」、「仁善為本」都是我們從小聽到大的。但是僅僅「
知道」是否能「感受」?僅僅「感受」又有多少人能「實踐」?
個人心得是,「霍元甲」裡至少描述了三種層次的武術境界:
第一層境界在於,習武之人要戰勝自己的好勝之心,不以勝敗為意,
不以生死相鬥。霍元甲直到中年才真正領悟到這點,也為此付出了慘痛代
價。對抗大力士一戰時,霍元甲出手已沒有年輕時的狠勁,取而代之的是
借力打力,展現出中國武術的另一面,並非招招要克敵制勝,而是「人不
犯我,我不犯人」。霍元甲至此才算真正明白為何當初他父親那一掌不打
下去,能夠戰勝自己內心對勝利的渴望才是一代高手。這種精神的最佳寫
照在於這句台詞:「以死相搏是中國人的陋習,但中國人還有一種傳統,
叫以武會友」。
但是光是理解這一點是不夠的,武術的理念還可以更提升,進而談到
武術的目的。精武門的宗旨是「育體、育德、育智」,強身健體只是武術
的一項基本要求,而最終是要靠強身健體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然而,霍
元甲說「武術沒有高下之分,只有修習武術的人有強弱之分。」武術本身
在存在上的地位是相等的,但是人卻賦予他高低的價值。就像茶生長在大
自然,本來都是平等的,是人去給他分出高低。(但是我並不完全認同這
番話,武術在存在上還是有高低之別的,因為它不同於茶是自然之物而是
被人所創造的,創作武術的人在心智和知識上必有高低之差。)所以相同
的武術由不同的人來修練其結果會不同;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心智狀態所演
練的武術結果亦不同。霍元甲使得都是霍家拳,但在和秦爺之戰和對田
中之戰中,其破壞性不同,連所蘊含的氣質也不同了。
「武術沒有高低之分」這番話的另一意義在於屏除中國武術界向來的
門派成見,畢竟只要有人認為自家的武術比別人好就會想爭天下第一,但
是再這樣的時代個人的天下第一是沒有意義的。習武之人應當培養對民族
國家的使命感,即便是一介武夫也有在這個大時代可以做得事情。
武術的最後境界,是一種只有在中國武術才有的精神,也是映現在中
華文化中那種「打不死」的精神。練武術不是用來打人的,而是拿來挨打
的,「重要的不是能一拳打死對方,而是能挨上一萬拳」。中國的歷史何
嘗不是這樣走來?即使遭受歐洲列強侵略卻仍能自強不息,且即使受到最
不公平的待遇也不放棄仁善之心。這不是懦弱,而是大勇。不管是個人還
是國家,當然會有遇到不公平待遇的時候,但這時候是否就有放棄的權利
?還是說在不公平中也要堅持自己的原則?
霍元甲說:「人不能決定自己如何出世,但一定要有勇氣走完最後一
步。」所以他明知中毒後可能只有挨打的份還是要上擂,這是一種以心中
的真理對抗外在不公平的勇氣。片中也少有為了抬高自己而貶低他人武術
的現象,至少,當田中看到堅持繼續比賽的霍元甲而說出「我仍會全力以
赴」時也是很讓人感動的,對於可敬的敵人全力以赴才是真正的武術家尊
嚴。
身中劇毒的霍元甲給田中的最後一拳原本足以使其斃命,但他收勁了
。雖然拳法是相同的,但是此時這股力量是內斂的而非外放的,這種內斂
的力量不僅存在於中國的武術精華中,也體現在整個中華文化中。
「霍元甲」的可貴之處不在於高潮迭起的劇情或是任何玄妙超然的意
境與隱喻,它只是樸實的敘述了一種精神,這種精神由來已久也常被提起
,大家並沒有忘記,可惜卻在老生常談中淪為教條。電影只是喚起了深植
在每一位中國人心中的優良傳統,以及對這種傳統的驕傲與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