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超連結圖文版:http://tinyurl.com/y5gska
冰島女歌手碧玉(Bjork)那個有才氣的美國老公馬修巴尼(Matthew Barney)於
2005年自編自導自演的作品《掙脫9(Drawing Restraint 9)》除了由他們這對夫
妻自己跳下去演出以外,背景還設在日本的「捕鯨船」上。這艘名叫「日新丸(に
っしんまる)」的捕鯨船,據說是當今世上僅存附設鯨肉加工廠的捕鯨船,還成為
海洋生態保育者抗爭的頭號目標。
電影以一個看不到臉的人在「感謝麥克阿瑟將軍開放獵捕鯨魚」的歌聲陪襯下包裝
一份禮物的全程畫面作開頭。日本人送禮,大至黃金、鑽石、小到蟲蟻跳蚤,統統
都講究「層層包裝」。還不是隨便包裹一下再草草紮纏就能了事,一定都要一層接
一層包得服服貼貼整齊美觀,最後再加上一個考究的封緘,好讓收禮的人能在拆開
一層層封包的過程中提高期待、同時感受送禮者的誠意───管它裡面裝的究竟是
金鋼鑽還是鼻屎───在本片的開頭,受到包裝紙層層關愛的則是塊貝殼的化石。
這裡比較獨特之處在於那個最後貼上去的封緘。這個形狀在之後捕鯨船甲板上又會
再以超巨大的規模尺寸出現───就是那坨像豆花一樣的東西。這東西看上去像個
橢圓的膠囊、膠囊的腰間又被一個長條槓給橫亙過去。
看過馬修巴尼《懸絲(Cremaster)》系列的朋友們應該對這玩意不陌生。這個象
徵「場域(The Field)」的標誌算得上是馬修巴尼電影裡的「常客」,除了《懸
絲》系列,它在《掙脫8(Drawing Restraint 8)》裡也登場過。上下兩端的膠囊
算是「軀幹(body)」,攔腰橫亙的長條則是「束縛(restraint)」。主體的「
軀幹」結合了「束縛」,就構成他所謂的「場域」。「場域」所代表的意義在於
「創作主體」在生理上強加「約束」與自我設限的「阻力」,藉此激發創作力
───就好像運動員在「阻力」的條件限制下進行體能訓練,反而能刺激肌肉成長
壯大與結實。這樣的哲思算是貫串了他的《懸絲》系列作品。到了《掙脫8》則有
了些改變,把象徵「束縛」的那條橫槓拿掉,則身體在無拘無束的狀態就會轉而將
能量釋放到「性衝動」上頭,自此主體「軀幹」的創作能量不僅停止累積,還會開
始萎縮。「束縛乃確保主體持續成長的必要條件;一旦失去束縛,主體便也開始萎
縮」就是它的中心思想。
《掙脫9》不僅在攝影和畫面結構方面保留了馬修巴尼式的華麗詭異風格,還添加
了日本神道教信仰的東方文化背景,以及他老婆碧玉的配樂。包裝完那塊貝殼化石
,接著就是捕鯨船出航前的一些慶典儀式。技師們各就各位,所有器材也都齊備,
於是船就航向鯨魚出沒的海洋。除了捕鯨船,還交互穿插「珍珠」的採集過程。
接著就是兩段同時發生的故事在交互穿插剪接。其一是船員們在甲板上組裝「場域
」的模具,灌入大量加熱過的液態凡士林製作一個巨型的「場域」模型;其二則是
一男一女兩名先後抵達捕鯨船的異鄉人在船上相遇、進行一場神道教儀式性濃厚的
「古禮」,然後兩人在生理上「突變」的經過。
幾名船員從海裡撈起一大坨珍貴的龍涎香。龍涎香乃是鯨魚的嘔吐物。鯨魚吞下大
量魚蝦後,會在體內自動把蝦殼與所有無法消化的殼狀物「隔離」出來,然後用膽
囊的分泌物把這些東西包住、再嘔吐出去,這嘔吐物就成為人類愛用的「龍涎香」
。由鯨魚的「消化系統」逆流(順流的話變成『屎』)嘔吐出來,進入人類的「消
費系統」,成為炙手可熱的高級香水素材。
巨型的「場域」在捕鯨船的甲板上象徵鯨魚。隨著溫度下降,凡士林冷凝成像布丁
、豆花一類的狀態,船員再用起重機把象徵「束縛」的長條形區塊給移走,在空出
來的位置擺上剛撈起來的「龍涎香」,然後把「軀幹」外圍的模具撤掉,接著大量
豆花般的凡士林向外崩解。
船艙裡,兩名異鄉客沐浴、修面、換上誇張華麗的毛皮禮服,走進接待室由船主以
日式的茶道接待。只是他們喝的不是茶而是龍涎香。一邊品「茶」一邊聽船主介紹
這艘船的歷史。馬修巴尼用英語請船主介紹這艘船、船主卻嘰哩咕嚕像連珠砲一般
以日語講述這艘船的長、寬、排水量、出廠年份、命名典故、乃至受創記錄等資訊
。
船主離開接待室後,日新號遭遇雷電交加的風雨侵襲,左搖右晃間,男女異鄉客以
一種儀式般的緩慢(拖戲?!)步調開始擁抱親吻,這時甲板上崩散四溢的凡士林
流入接待室裡,一直到凡士林淹過他們的下半身,這兩人都還若無其事地繼續擁吻
。接著兩人各拿一枝切割鯨魚肉的刀,互相把對方腿上的肉一片片切下來,像吃「
生魚片」一樣吃掉這些剛刮下來的新鮮肉片。一直切到兩個人四條腿上的肉都沒了
,他們移下半身變化成鯨魚的尾巴,頸背長出鯨魚的呼吸孔,然後化身為兩條鯨魚
游出捕鯨船,遨遊南極海。
傳統日本神道教的儀式講求的是在肅穆莊嚴的慢動作當中配合「了了分明」的冥想
,以帶來狀態的轉變。經歷過不同的儀式,當事者會轉換到不同的狀態。以往比較
廣為人知的是狐狸在額頂貼一片樹葉、化身為人形。馬修巴尼在《掙脫9》裡則讓
這對老外變身為鯨魚。
背景音樂穿插了碧玉所唱的歌曲。最後兩名老外變成鯨魚,背景配樂則換成日式「
能劇」裡「よ~!よ~!」的嚎叫。要說這馬修巴尼深得日式冥思文化之三昧,或
許還頗有爭議。全片長達將近兩個半小時,幾乎都是在進行這種慢到令人看得會想
翻桌的動作。泡在一顆顆柳丁浸泡的浴缸裡沐浴、梳頭、剃毛、化妝、牙齒塗黑、
穿鞋,劇中男女主角彷彿一直維持在「α腦波」的冥思狀態裡,動作慢得像要睡著
一樣,面無表情,甚至連最後拿刀互相切肉的時候也是這個調調,沈浸在冥思狀態
裡的兩人彷彿完全不會感覺到疼痛一樣在木然的神情當中慢慢切肉吃肉。「儀式性
」縱貫全劇,使得「故事性」近乎模糊,這絕不是一部好懂的電影。
這是一部需要先做過「功課」才有可能看得懂的電影。本片只適合對馬修巴尼藝術
演化歷程有興趣的朋友觀賞。一般為尋求抒解與歡樂而上電影院的朋友若不慎選到
本片───在全程都沒睡著的前提下───看完後恐怕只會覺得「X的!什麼玩意
嘛!」
影展放映時間:11月15日星期三20:20;11月18日星期六19:50;11月22日星期三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