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頌》,以劇情發展而言,並不是一部從頭到尾都稱得上好的電影,
但是有幾段還是相當地精彩。
快兩百年前的貝多芬在真實生活中到底是什麼樣子?
一雙耳朵都聽不到的人,又是怎麼指揮的?
第一個問題大家都非常好奇,雖然數以千計的貝多芬傳記已經說了很多。
第二個問題,歷史上則有很多不同的傳說。
其中之一種傳說就是,一般人認為,貝多芬雖然未婚,
但是他有親密的異性友人,幫助他整理他的樂譜(例如抄譜);
另外,一個聽不見的人,實在很難想像他要如何指揮(因為指揮的速度很可能會亂掉),
所以據傳說,在貝九(《快樂頌》)首演的時候,其實是有人在暗地裡幫耳聾的他打拍子。
《快樂頌》這部電影,就是從這兩個點出發。
貝多芬雖然是個浪漫的音樂家,但是他也有他孤僻性格的一面。
這樣的性格來自於他的父親,他的父親是個很平庸的樂師,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工作上的不滿足,因此他也是個脾氣暴燥的酒鬼,
每每在喝醉之餘,看哪個家人不順眼就動手打人。
但是他父親也很清楚貝多芬的音樂天賦,他要貝多芬勤練鋼琴,
成為另一個像莫札特那樣的音樂神童以博取名聲及金錢。
(想想,史上偉大的網球巨星阿格西也幾乎是一樣的成長過程。)
小小年紀的貝多芬如果不練琴、或練得不好,就被毒打一頓。
可想而知,童年的貝多芬是受盡虐待的,也因此貝多芬從小就特別孤僻。
至於貝多芬的耳朵,根據歷史文獻的記載,
貝多芬約是在1796~1802年之間,也就是他30歲前後,聽力開始變差,
除了專注地聽之外,也要開始辨認唇型。
到了1818~1822年,也就是48歲前後,他就已經完全聽不到了。
(1822,也是這部電影在開頭倒敘時的數字,暗示那時候的貝多芬已經是幾乎全聾。)
對普通人而言,耳朵聽不到,勉強可以安慰自己只是少了一種感官;
但是對音樂家而言,聽不到音準、無法藉由聲音來掌握節拍,是非常非常可怕的事情。
對作曲家而言,最根本的就是他不知道這個音的效果究竟是如何,
對指揮家而言,最根本的就是他無法掌握節拍,無法掌握節拍就無法指揮。
耳聾,幾乎是一種毀滅,比沒有辦法演奏樂器還要可怕。
一切都很糟糕。
因為耳朵聽不見,他更加地孤僻、防衛心很重。
在家庭方面,可能是希望有人繼承自己的衣缽,畢竟他沒有兒子,
所以他與弟媳打了好多年的官司,極力搶下姪子卡爾的監護權。
他的脾氣暴躁到不行。他的作品量減少,曾經有一度,幾乎沒有人要聽他的作品。
艾德哈里斯把在日常生活中孤僻、自大、暴躁又坦護溺愛卡爾的貝多芬演得非常地傳神,
包括貝多芬在生活上一些不拘小節的怪習慣也演了出來。
不過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在快樂頌首演的那一幕,
艾德哈里斯除了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樂迷對於貝多芬指揮的想像之外,
更令人驚豔的是他在指揮時所詮釋的表情....
除了陶醉於自己心中的音樂世界之外,在指到關鍵之處時,
對著安娜一次次露出那充滿了不確定、小心、緊張、望穿秋水般的眼神,
隨著鏡頭不斷地對貝多芬和安娜的切換,
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耳朵聽不到的人在指揮時,究竟有多依賴幫他打拍子的人!
那個緊張的眼神、嘴角....就足以讓人回味再三!
而另一個感人的鏡頭則是安娜在指揮時的對樂曲的投入、
以及她大力往下揮臂給出拍點讓合唱團精準地在第一時間唱出第一個樂句的同時,
真的比以往自己練習貝九或在台下看別人唱貝九還要震撼、還要感動!
這一段真的會讓人感動到想哭,真的是全戲的高潮!
而貝多芬指揮完後那個不能自己的表情、
以及安娜衝到他旁邊拉著他的衣角讓他轉身接受觀眾的致意並緩緩敬禮的那一刻,
這些鏡頭真的非常感人!
不過很可惜的地方是,
在這一幕高潮之後,接下來的劇情發展,
讓人有點抓不住整部電影的焦點是什麼,所以會覺得有點空虛;
安娜和貝多芬之間究竟還有多少彼此影響的部分,感覺並沒有被詮釋地很徹底。
不過,只要能從這部電影中看到貝多芬,能體驗到他的魅力,也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