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都從imdb的250開始,自從發現這個拍出「善惡醜」或
「西部往事/狂沙十萬里」這樣在影迷們之間評價極高的類型作品,這個
義大利籍導演Sergio Leone從此在我腦海的檔案櫃留了個空間給他。
上禮拜到唱片行購買顏尼歐˙莫利克奈(Ennio Morricone)「電影精選
全紀錄」,太喜愛裡面的旋律,尤其看到簡介提到這對導演/配樂組合的
化學反應,絕對都是電影史上配音為影像錦上添花的例子。例如這片收錄
的海上鋼琴師、善惡醜、新天堂樂園或是教會,都是在推薦配樂文章中的
常客。旋律不斷地透過耳機對我說:「去找影片來看吧、去找影片來看吧!
」
於是當考試報告告一段落,我就跑到社團辦公室翻箱倒櫃,企圖從上百
片VHS當中找出Sergio Leone的作品。終於被我發現了這片A Fistful of
Dollars(荒野大鏢客)。
雖然配樂不是顏尼歐˙莫利克奈所處理的,但是片頭出現的口哨聲,搭
配槍聲、鐘聲以及吆喝聲實在過於經典,大概也同跟卡爾歐夫的布蘭詩歌:
「大家都聽過,但就是講不出名字和出處。」
故事大綱為一個陌生人來到美國與墨西哥邊界的小鎮,這是個被兩個幫
派所控制的小鎮:一邊是走私酒的貪污警察;另一邊是走私槍械且槍法高強
的兄弟幫。除了棺材行外,沒有任何生意做得下去。
本來看似只為了錢,在兩個幫派之間煽風點火,趁機賺一筆錢的陌生人
(正如標題所下:Fist of Dollars),似乎跟棺材行的老闆一樣,只是為了
在惡劣的環境下生存。但是他為何自願留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之下呢?一開始
只是為了回報酒吧老闆的善意。在一次幫派交換人質事件當中目睹了被拆散
的小夫妻,因而拔槍相助,並將從幫派那邊敲詐來的錢送給這對夫妻當跑路
費。
到底是英雄創時勢亦或是時勢創英雄,這個雞生蛋生雞的答案已經不再
那麼重要,但我們確實可以指出在特定的時代當中,故事的聽眾/觀眾的確
需要英雄。不但反映出這個邊界小鎮需要英雄,也反映了螢幕彼岸二十世紀
中葉的人們對英雄的需求。若是從經濟學最基本的供需來思考,為什麼這些
人們會對英雄有所需求?或者是我們可以反過來問:他們害怕的是什麼?
冒著被「過度詮釋」炮火抨擊的可能性,我還是試著提出自己的解釋:
這會不會是對於冷戰時代的恐懼呢?然而,在那樣的強權架構之下,又怎麼
能孕育出第三勢力的英雄呢?對於現實的絕望,只好轉移意識投射到螢幕上
以聊慰藉。
記得荒野大鏢客是翻拍自日本名導演黒澤明作品「用心棒」,在找VH
S時發現社辦剛好也有這片,於是就一鼓作氣把兩部連著看。
荒野大鏢客當中呈現的是美墨邊界的小鎮,是空間的過渡地帶;而用心
棒當中則是德川家康政權成立後,許多失去主子的浪人武士的故事,強調的
則是時間的過渡。兩部作品都瀰漫著秩序瓦解,新秩序尚未成形的混沌狀態
。
比較起荒野大鏢客,黑澤明的作品當中更多對惡劣環境的描寫,不論是
「七武士」當中被山賊欺壓的農村,或者是「羅生門」外那塊荒塚。
基本的事件、衝突點沒有什麼改變,最大的差異應該就在於三船敏郎飾
演的浪人保鑣以及克林伊威斯特飾演的陌生人的處世態度的差別。比較起克
林伊威斯特的角色,三船敏郎飾演的椿三十郎,更不願涉世,對於兩邊都保
持相當的距離。
說到這,不能不提的是改編電影的討論。近年來最受(華語世界)爭議
的非馬丁史考西斯的the Departed莫屬。許多觀眾認為改編失去原作許多精
神,剩下的只是曲折離奇、劇情的衝突爆點以及人物關係。如果看過荒野大
鏢客以及用心棒的觀眾,應該也會有類似的評價吧。當然,看過馬丁史考西
斯的三神作的人們不會認為他是這麼一個膚淺的導演(不能不承認的是the
Departed跟另外三部作品相比,重點似乎只放在跑劇情。)
反過來說,其實西方對於這種曲折離奇類型的敘事評價都相當的高,像
是柯恩兄弟的電影、或者是昆丁塔倫提諾的落水狗,或是蓋瑞奇的兩根槍管
、偷拐搶騙之所以評價那麼高,我想觀眾對於這種敘事的喜愛絕對在個現象
當中有發揮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