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松鼠自殺事件--島國台灣的虛構、死亡與 …

作者: EricEve ( 記 賬 魔 人)   2008-05-28 00:15:30
在我看來,《松鼠自殺事件》主要是一部探討著人的記憶與真實之間關連性
的電影。當然,這部許多人等了多年的劇情長片,就像吳米森過去實驗性較高的
短片作品一樣,對於真實世界存在與否的種種辯證,一直以來都是他所追求、所
探究,卻似乎永遠得不到答案的一大母題。
比起原本引頸期待這部長片出爐還要更多的人,在看過《松鼠自殺事件》之
後,是滿心疑惑,也滿腦問號。其實,與其他眾多值得一看的好電影無差,看完
一部電影懂或不懂實在不頂重要,身為觀眾的你怎樣去看、怎麼去想、有何評價
才是重點。說實在地,《松鼠自殺事件》在偏理性的男性觀眾看來,很可以藉由
把劇情裡刻意錯置的時間點和空間概念做一番解構、重組、合理化而得到趣味;
另一方面,對於較感性的女性觀眾而言,它可能是一部動人卻又有點不道德的偷
情愛情片;文青們看了或許會給予松鼠在各方面的藝術成就給予不錯評價;而假
文青們絕對也可以從本片乍看下的不知所云及難以理解來獲得優越感與滿足。XD
這樣說來,《松鼠自殺事件》好像成了頗具商業元素的電影,彷彿適合各種不同
偏好的觀影族群來品評呢~~
語言,同樣也是吳米森始終很感興趣很愛操弄的東西。《梵谷的左耳》頗具
實驗性質地玩起人聲跟日常生活中各種聲響相互對應的模仿遊戲;《後樂園》更
是狠狠擺了不懂日語的觀眾一道,據說中文字幕跟片中實際上聽到的日語根本毫
不相干!他總愛討論語言對我們人類溝通的意義,以及語言無論需不需要經過翻
譯,它在人際交流之間免不了的侷限性。有時即使操著同國語言也不一定能適切
溝通,好好理解彼此,而有時反而透過聲音、表情或肢體動作(例如片尾大島在
車上誠實的下半身>////<),比較不能以謊言遮掩或過分修飾。既然如此,我們
又何必太過在意一部電影裡頭主角所用的語言,或者他們講的語言從頭到尾是否
一致!電影裡呈現的許多人情事理或哲學思考,都是無國界的。當我們提到拍攝
地點、幕後製作等幾乎都是台灣土產,而且還拿到國片輔導金的《松鼠自殺事件》
,卻由於動用太多國外演員,還有片子講的中文實在太少,而被金馬獎完全忽視
的時候,不免會覺得有點可笑了。
究竟松鼠為何要自殺?我猜大概是松鼠(或其他動物,也包括人類)對於自身
所在的那片土地,深感絕望吧!
  導演吳米森說他這部片最主要說的,其實是台灣這塊地方的許多虛假,新聞
媒體的主流價值強烈宰制下所造成的不真實。問說到台灣哪個角落取景而能夠拍
出這麼不像台灣的場景,倒不如問問:我們何以對台灣地景有如此刻板印象,而
覺得電影裡太不像在台灣?當大島疑惑地說:「我們搞不好根本沒離開台灣!」
你是否有被點醒一下而想到上述問題?經由一些技巧或避掉不該拍到的東西,拍
攝台灣的某個地方,然後打上標註就說是在南美某處沙漠,電影的虛構性輕易地
讓你信以為真,卻同時也挑起我們的思考,台灣的真實面貌到底是怎麼樣的?或
"該"是怎樣的?台灣這座島嶼在吳米森看來,他太絕望了!他形容為「好像這島
正在有意志地走向死亡....」松鼠為什麼要自殺?因為他所賴以生存的那片土地
正逐漸遭沙漠覆蓋侵蝕,那乾脆自殺算了!
  這樣說來,絕望的松鼠之所以要自殺似乎可以稍稍被理解。但我不禁想問:
每每喜歡在電影作品裡探討真實、思考存在的導演吳米森,何必非得由死亡,而
且是有意志地自尋死路,來證實你所謂的「存在」呢? 
     
老實說我在當初看過《起毛球了》之後,由於覺得那部短片實在太色太A啦!
看得我這電影宅男心裡很不是滋味,因此不是很喜歡吳米森的作品。而今晚在台
科大的這場《松鼠自殺事件》放映,卻讓我又重新認識吳米森,這位國內算是非
常特別且深具潛力,總是堅持獨特想法與批判角度的電影導演。雖然對於他總是
不斷操弄著真實虛假存在與否等等問題,有時感到厭煩,另外就像大島在片中來
來回回被誘騙而分不清真假一樣,身為觀眾的我會因覺得被耍而有點不太甘願。
不過,《松鼠自殺事件》看到最後我釋然了。當我邊看電影心底邊盤算著....映
後要拿「光年」是距離而非時間單位這個點來好好嗆他一番的時候,沒想到他已
經先自我解嘲一番了。這應該算是給總是愛耍文藝腔、愛引美麗傳說故事作文本
的那些電影,足足開了一個玩笑吧!呵呵~
作者: yuhung (MimiBao)   2008-05-28 00:17:00
這片有DVD嗎?一直想看~~可是找不到DVD @@
作者: unechatte (une chatte)   2008-05-28 00:36:00
我跟樓上一樣
作者: gochacha (開心就好)   2008-05-28 01:02:00
今天上電影文學課 就是吳導演來談這部片 真難懂的片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