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新竹人、七年級生、職報球迷必看九降風,
那麼我想,台灣人更應該要看海角七號。
從九降風再看到海角七號,這兩週內我感覺到,
台灣電影在糟糕的體質底下,其實還充斥著澎湃的血液,
讓我看見如此的希望而難忘。
我們不僅僅有了關於風城的故事,
現在還多了一個講述國境之南恆春的海角七號,
相對於九降風明確刻劃出某個特定世代與青春的圖像,
海角七號聚焦的是所有揉雜在那塊土地上、
因歷史因素和不可抗力而共存的各個族群,如何碰撞、矛盾、融合,
那是導演眼中的恆春,透過鏡頭說出來的模樣仍保存的如此真實。
魏德聖在《賽德克巴萊》試拍片中開了一扇門,
隱約透露著門後美好風景令人嚮往,最終卻無法如願,
而我以為那門早已隨著《賽德克巴萊》的夭折緊緊關上了。
幸好,他選擇了一封查無此人的情書再度出發,
用60年前一段遺憾的感情與60年後的恆春故事交錯,
我想,魏德聖這次擺在門後的,是一個以愛為名的族群融合的美景,
不論是種族、國籍或以年齡為分野。
你會看見,居住在南國恆春的有閩南人、原住民、客家人,
有自異地歸鄉的,有離鄉背井而來的,
臨時成軍的搖滾樂團更橫越老中青三個世代,
他們全都聚集在國境之南,一個內在保留農村傳統之舊、
外在能帶來觀光潮流的地域,
恆春的山海將他們圈成一個群體,在群體中試圖磨合、尋求共處模式。
我私心闡釋著,恆春是對台灣島嶼的隱喻,電影裡的人們是整個島嶼居民的縮影,
小小的土地孕育著多元本土色彩和異質性,甚至包容著遠渡重洋而來的異鄉人,
至於歷史情仇、種族分野都只是被刻意操弄的手段,
回到小人物的真實生活中,可能不比喜宴的電子花車精不精彩來的重要。
海角七號運用著「舊」和「新」兩個元素製造對比:
60年前深藏在衣櫃中寄不出的信件,裡頭承載著一段在大時代中難以成全的愛情,
以及長存在兩人心中的缺憾和誤解,
歉意就像海角七號的地址早已佚失,無處投遞,
本該退回的郵包在被開封之後,
和60年後兩個年輕人之間感情故事產生了連結,
像是老者以人生經驗對少年做出的無聲提點:
60年前的愛情是遺憾的,並且毫無選擇,
60年後的他們還來得及選擇更完美的結局。
相隔了半世紀的時空才寄出的信,
雖然已經來不及挽回往北國開去的船,和離愛人遠去的人,
能彌補的只有,
當時親眼看見愛情離港的友子,從那一刻起就已經遺落了一輩子的缺口,
以及讓送信的人第一次如此奮力飾演郵差,彷彿是遞送著自己的愛情。
阿嘉和茂伯兩個新舊郵差,更是明顯的對比和互動著,
一個是電吉他的尖銳,一個是月琴的悠揚,
從敵對、摩擦的開始,直到發現私藏信件的秘密後,
轉而為相同目標努力(樂團、送信),
新人在過程中懂得尊重舊人的智慧和堅持的信念,
舊人也不再視新人為敵手,轉化為和諧的關係。
在電影中導演刻意安排了許多令人發笑的角色和情境,
大部分都是成功的贏取觀眾笑聲,
尤其是茂伯這個鄉土人物是塑造最成功的角色,
只要一出場就令人期待會有什麼驚人作為。
范逸臣飾演的阿嘉在扮相和詮釋能力上令我驚豔,
一開場就怒砸吉他,騎著野狼從台北飆回恆春,
作為一個不得志的搖滾樂手,落寞返鄉之後充當郵差,
范逸臣從肢體和表情貼切表達出那種孤寂無奈,跳脫出我對一個偶像歌手的印象。
馬如龍就是一個你也許叫不出名字,
但看到他的臉、聽見他的聲音,你就聽見「戲」的硬底演員,
他演一個權利足以掌控恆春鎮上大小事的會長,
成天把鎮上青年外流,不願留在家鄉工作的情形掛在嘴上憂心,
爭取中孝介眼唱會的暖場團時,手法介於黑道和鄉土味角色之間,
有種「林北就是跟你車拼」的喜感。
夾子小應客串的是一個機車行黑手,瘋狂暗戀著老闆娘,
為了討好老闆娘,還得不時的幫忙照顧三個小鬼頭,
身為鎮上唯一的鼓手,上台表演前一天特地染了頭紅髮,
雖然被茂伯說成「灌籃高手已經不流行了」還是很天真那樣。
馬拉桑是馬念先演出的,一個無時無刻都在推銷小米酒的業務,
總是以過大的音量大喊「馬拉桑」,
那種不屈不撓的野草性格,應是台灣人面對工作的執著的反映吧。
林曉培飾演的大大媽媽的角色顯得薄弱,似乎還有未交代的情節,
何以會說流利的日文卻只能當個客房清潔工,
終日帶著抑鬱寡歡的表情,單親的身份只能隱約猜出曾被日本人傷過心,
和年邁友子之間發生了誤會,也只用一段日文台詞簡單帶過,卻不足以說服我。
而友子和阿嘉之間從敵對到愛慕的心境轉換,
只透過一個夜晚一場床戲,這是我對劇本唯一的挑剔之處,
但屏除這些缺點,海角七號還是瑕不掩瑜。
電影節首映的海角七號,音軌出了點狀況,
導演也說目前還在對特效場面做修正,
期望八月上院線的時候能看到更完整的故事。
雖然我擔心著,比起九降風,海角七號的行銷宣傳是比較難做的,
相對於前者成功聚焦在學生族群,平面宣傳成功引起進戲院的動機,
海角七號尤其是在屏東連一線電影院都消失之後,
可能沒有九降風之於新竹的基本票房(苦笑),
但我還是祈禱著海角七號會成功,
因為我看見的電影裡的恆春,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