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K這部電影的確情節層層疊疊縝密相繫, 但就主旨來說大致上是直觀的,
換言之它很適合被支解,每一幕每一景都能被津津樂道反覆咀嚼,但卻沒有
去解析它的必要;再多的拆解分析都比不上小丑的一抹邪笑。
倒是想去談談雙面人這個角色從原作到電影之間的轉化過程。蝙蝠俠的源由
已經在Batman Begins中談得徹底了, 小丑則是眾說紛紜的一個謎。雙面人
就不同了,從Dent的崛起到殞落乃至於入魔,每一個階段都牽連到蝙蝠俠的
回應與掙扎、高譚市民的命運,以及小丑隱身在後的詭思狡計。
Nolan跟Bale都曾在訪談中承認,由Jeph Loeb跟Tim Sale合夥炮製出的漫畫
系列Batman: The Long Halloween是影響這兩部蝙蝠俠新作最鉅的原著。岔
題一下,其實我們本來是有計畫要趁電影上映的同時在台一齊推出The Long
Halloween系列三本Loeb & Sale的蝙蝠俠作品,一同列入計畫的還有接下來
下週接力上映的Wanted刺客聯盟漫畫原著,也都跟DC展開版權協商了,無奈
前置階段籌劃不及,加上成本太過高昂(369P全彩要賣到六七百元,比現在
博客來賣的原文版還貴,有可能嗎?),只能抱憾揮淚告別高譚。我都已經
把Wanted翻到一半了,實在只能叫屈喊冤(其漫畫原著實受Fight Club影響
甚鉅,值得一看,個人推薦)。
The Long Halloween創作於1996年前後,明眼人一看便可發現書中諸多場景
其實引渡了很多經典電影的符碼,包括沉默的羔羊、教父等;也因受教父影
響之故,在原書裡頭最大的反派敵手其實不是小丑、謎天大聖、貓女等怪胎
奇人,而是犯罪網絡深入檢警司法體系佈線的黑道惡徒。書中的蝙蝠俠更帶
有冷硬派偵探(Hard Boiled Detective)的味道, 在壓抑與贖罪間逼得自
己喘不過氣來,斷絕與世人的一切往來,只以虛偽的假面具示人,唯有追逐
在惡徒身後的時候他才能尋求到些許的救贖與解脫。
而The Long Halloween最最精彩之處不在蝙蝠俠、不在那誘人的自虐放逐之
冷硬偵探味道上, 而是作者描繪雕琢出Harvey Dent一角對尋求正義直至走
火入魔中間的過程是多麼的耐心鋪陳。
電影中的Harvey Dent被稱為白色騎士, 彷彿初生之犢不畏虎一般的橫衝直
撞,絲毫不恐懼與黑道作敵可能會招致何等的報復行徑,即使在法庭之上遭
證人行刺亦處變不驚;在漫畫裡頭的Dent要面對的則是全盤遭貪污觸角深入
墮落的高譚警方,身旁夥伴幾乎沒有一人可讓他完全信任,只有老好人Gordon
與蝙蝠俠勉強稱得上是能與他分憂解難的同道人士。Dent所有循正規途徑展
開的逮捕行動都落得徒勞無功,遭收押的黑道惡徒也一再被釋放,反而是外
界連環兇殺案所造成的屍體數目一再地累積下去。一切伸張正義的計畫都不
斷破滅,走投無路的Dent再加上被毀容的打擊,終於深陷入無止盡的絕望裡
頭,這才性格大變而跨過本被他視為涇渭分明的善惡界線,頭也不回地投身
於幽冥暗世之中,以槍硝來伸張他心中的正義,以鮮血洗清罪衍。
若兩相比較,原書中的雙面人其實與電影中的蝙蝠俠一般無異。他們都是面
對公權力的腐敗而痛心疾首之後,才決心挺身而出以一己之力對抗邪惡;只
是雙面人採取了更為極端、更加血腥的手法,比蝙蝠俠更加信奉以暴制暴的
理念。原書中的雙面人不是為了一己的恩怨而展開復仇行動,骨子裡他還是
原本的那個嫉惡如仇的檢察官,只是他的戰場從唇槍舌劍的法庭轉移到了喋
血街頭。而Dent從原本懷抱崇高理念,歷經絕望與挫折之後墮入魔道間,數
度的角色轉變才是The Long Halloween最最驚心動魄之處。
而雙面人到了Nolan的手裡, 僅僅在Gordon替市長飛身救駕後,驚鴻一瞥地
在以死相脅拷問犯人的場景短暫顯露出Dent在走投無路之下,為達到目的不
擇手段的性格轉變;然而即便是在Dent浴火焚身後大開殺戒的過程中,處決
黑道與貪污警探的戲碼也只是匆匆帶過,而多半將Dent化身為雙面人的背後
原因歸給了愛人之死,雙面人這麼一個精彩角色那信念的扭曲與轉折之處卻
沒有放下心力好好著墨,反而只拘泥在小情小愛上頭(美漫反派須知:想知
道怎麼命中超級英雄們的死穴?綁架他們女友就好啦,詳見蜘蛛人系列),
實是片中一大美中不足之處。
片中另一魔頭小丑又是這麼的搶戲、邪氣且奪人魂魄,也無怪雙面人在TDK
實在是稍嫌被邊緣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