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Ourmovies 看板]
作者: fansss (新天堂樂園) 看板: Ourmovies
標題: [專文] 金穗之前
時間: Wed Jul 23 14:42:13 2008
原文刊於「第三十屆金穗獎特刊」
http://blog.sina.com.tw/30gh/
金穗之前
文/王曉祥
任何一門藝術,從發展到成熟都需要經過不斷的創新與蛻變的嘗試與努力,集各類型
藝術於一身的電影藝術面臨的是更加嚴峻的考驗。迄今已有一百一十三年歷史的電影
,從一開始被視為雕蟲小技的街頭西洋鏡,演化到被普羅大眾普遍接受的休閒點綴。
在有聲片誕生之前,電影的產製大體上是操縱在資本家與技術人員的手中,唯一的目
的就是去滿足觀眾在現實生活中失落的夢想,電影這時距離藝術還有一大段距離。直
到二次大戰期間,眾多歐洲藝術工作者移民美洲新大陸之後,電影才從廉價的商品逐
漸蛻變為有個性、有品味的高級藝術商品。到了六○年代舉世動盪不安,革命浪潮風
起雲湧時,電影則又在一批有思想敢改革的「作者」型電影工作者手中,將電影藝術
進一步推進為溝通人類心靈的獨特視聽語言。
電影在中國算是進口商品,遲遲在大約1905年才開始在北平及上海面世。因為是洋玩
意,所以國產電影一直跟在西方尤其是美國貨的後頭去仿效。從事電影工作的有些是
時髦的文藝青年,也有留洋歸國的知識份子。外加一批照相館或書局的技術人員。電
影一時成了流行的活動文明戲,是大眾美而廉的精神食糧。二戰之後,從五○年代開
始,中國電影命脈的延續與改革重任又落在港台兩地的影人手中。受到了六○與七○
年代歐美電影新思潮的影響,香港在七○年代末期、台灣在八○年代初期分別出現了
新電影的浪潮與運動,電影從形式到內容有了嶄新的面貌,電影的地位也隨著藝術元
素的加入而大幅提高,兩地的作品頻頻在國際影展受到肯定與獎勵。
實驗電影的興起
六○年代末期,筆者有幸在美國研習影視藝術,並伺機大量觀賞了歐美巨匠大師們的
作品。在學期間因參與了校內的電影社而結識了不少熱愛電影的發燒友。電影社因定
期舉辦電影欣賞活動而與片商及博物館等機構有良性的互動。其中以紐約現代藝術館
的電影部門協助最大,提供了該館自1937年開始蒐藏的珍貴「實驗電影」(experimental
film)。這些影片都是過去只在書本上讀過但無緣一睹的佳作,作品的範疇從第一階
段被稱為「前衛電影」(avant-garde)開始,領略了二○年代大師布紐爾、考克多、
克萊爾、維托夫及普多夫金等人超現實及電影眼的理論與實踐。這一階段的作品深深
影響了美國新一代的影人,因此在第二階段,也就是四○年代期間美國出現了像瑪雅
黛倫這樣特立獨行的女性主義實驗電影奉行者。同時期還有安格、海靈頓及馬克普魯
斯等人,他們都是依賴8mm或16mm輕便的攝影器材來完成其實驗的作品。至於從五○年
代末跨入六○年代,個人風格益趨成熟的人物有米卡斯兄弟、安?沃荷、史坦畢柯基、
范德比及賈克史密斯。他們的作品深深地影響了六○年代的美國獨立製片界。到了六
○年代末期醞釀中的第四階段是將電腦圖像與電視錄影的技術融入映像的創作上。代
表人物傑克伯與康賴德等人將科技與藝術理念牢牢結合在一起,成就了所謂的「變體
電影」(expanded cinema)。筆者除了飽覽以上令人炫目,驚歎的實驗作品外,電影
社也與友校社團交換學生在校作品或論文影片。綜合當年在美三載的求學與拍片工作
經驗,深深感到若干美國電影作品素質提昇的幕後動力其實就是實驗電影所代表的那
股不斷勇於創新,敢於嚐試與大膽突破的精神。上述的諸多創作者有一小部份闖入好
萊塢的主流地盤,並企圖進行理念與實踐的改造工程。但是也有大多數人寧願佇留在
非主流的獨立製作圈子裡,享受較全面的創作自由。後來八○年代由影星勞勃瑞福所
倡導的獨立製片「日舞影展」(Sundance Film Festival),給予原來屬於小眾或分
眾觀賞的藝術片有了與大眾見面的管道與生機。
七○年代初筆者自美學成返國後加入了電視台的新聞部門工作,負責的是紀錄片策劃
與專題報導攝製。工餘之暇則與同好及學生們創辦了一本電影評論雜誌「影響」。這
本雜誌延續了六○年代「劇場」雜誌的批判精神,旨在透過引介國外電影的新思維來
激化與改造國內電影的素質。同一時期約在1973年前後,筆者應台北美國新聞處之委
託策劃了一系列的美國電影藝術環島巡迴講座,當時規劃的主題就是美國的實驗電影
。美新處透過設在泰國曼谷的電影資料庫,由筆者分類挑選了數十部長短不一的實驗
電影,巡迴講座所到之學府廣受歡迎,大禮堂座無虛席,觀後還舉行小型的座談討論
會。這些創意十足的影片對當時閉塞的台灣是一個讓人驚喜的經驗。學生們觀後普遍
的反應是原來電影也可以如此去拍,自由、飛揚、新穎與暢快的感受讓人們領受到了
電影語言的新境界。為了延續這股熱情,筆者乃利用當時在電視台開闢的一個每週半
小時「新聞集錦」節目,再接再厲地去介紹國際馳名的實驗電影佳作。在長達一個月
馬拉松式的介紹中,觀眾反應最熱烈的是加拿大國家電影局出品的實驗短片與實驗動
畫片。
優良實驗電影金穗獎之設立
1975年前後筆者應羅學濂前輩的邀聘在世新學院教授電影製作課程。因驚見學生均無
拍片經驗,乃力促校方添購多部8mm攝影器材與大批底片。當年兩班聯合上課共有學生
近二百人,乃規定每四人一組分工,每學期拍攝二部實驗電影(五至十分鐘,有聲無
聲不拘)。結果一學期下來作品近百部,集中在校內小劇場公開放映,討論熱烈。學
生們首度嘗試拍片的艱辛與樂趣,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令人難忘。至此,學生拍片逐
漸蔚為風氣,惟遺憾的是缺少一個可以發表及競爭的平台。於是主管電影業務的新聞
局在廣徵各界意見後,委請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於1978年3月舉辦了首屆優良
實驗電影金穗獎活動,旨在鼓勵創意,促進電影藝術的進步。筆者有幸擔任首屆的評
審之一,記憶中當年參展的人數與作品均不多,16mm類因成本較高,參展的大多數是
機關學校的作品,8mm類則以學生作品為主力。嚴格來說,作品能符合實驗電影精神與
技法的實在不多,絕大部份參展作品屬於簡報片、宣導片、旅遊片或新聞片,這令主
辦單位頗感失望。評審結果獲得16mm劇情長片首獎的是來自廣告界的王菊金,他的作
品《風車》以獨特風格與冷冽基調獲得肯定。王導演在金穗獎揚名後不久就加入電影
工作行列,首作《六朝怪談》叫好叫座還參加了不少國際性的影展。
金穗獎第二屆以後筆者因負笈海外工作而一直未再參加評審的工作,不過從歷屆獲獎
的名單看來,國片有許多一線導演是由金穗獎中淬鍊出來的。他們是李安、蔡明亮、
萬仁、曾壯祥、黃玉珊、吳乙峰、葉鴻偉、黃木村及杜可風等。
記憶中另一樁事是為改善第二屆金穗獎的素質,主辦單位向筆者及電影學者劉藝、饒
曉明及曾連榮四人約稿以論文方式深入淺出闡釋實驗電影的精神、形式與技法等面向
,藉以擴大宣導,達到溝通的宗旨。
電影業振興之期待
1998年筆者曾受邀列席第二十屆的金穗獎頒獎盛會。記得當時曾建言電資館應設法與
公視合作將歷屆金穗獎得獎作品有計劃地在頻道中播出,並廣邀創作者共同參與討論
,俾讓廣大的閱聽人充分領會金穗獎多年來的努力與意義。否則一年一度的頒獎典禮
很快就會淪為行禮如儀的公式化活動,獲獎者固然寂寞,電影界也因缺乏認識而失去
拔擢人才的機會。
金穗獎如今一晃已屆三十,而環顧國內電影業仍舊欲振乏力,市場急速萎縮,資金乏
人投資,使一度輝煌的台灣出品榮景不再;一線的編導,演員及技術人員大量外流,
使台灣的電影工業縮小為迷你的手工業。當務之急是政府應在拼經濟之外提出一套明
確可行的文化政策,釐清一個主管電影事業的專責單位,讓我們的電影事業在活化的
制度下再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