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嚴苛的控訴─評《囧男孩》

作者: reke (當不成孩子王)   2008-09-07 00:53:42
網誌版:http://rekegiga.blogspot.com/2008/09/blog-post.html
本 文 有 雷
跟大多數以兒童為主角的電影差不多,楊雅喆導演透過《囧男孩》來追憶、懷念甚至
是悼祭童年。不切實際的幻想、急切期待長大的心願、面對大人誤解的無力,或者是對玩
具的渴望,諸多兒童成長電影熟悉的元素放在電影裡重新雜燴一次,帶有些甜蜜、有些苦
澀的懷舊滋味就這樣傾洩而出。同時,《囧男孩》採用了台灣電影慣有的故事節奏:緩慢
而藝術化的鏡頭、大量的空景,文藝式的旁白,還有一點點後設味道的演出。在這些手法
的限定之下,發展為快節奏童年記趣式電影(如同預告片剪接的節奏)的可能性完全消失,
變成了純粹讓成年人陷溺於童年憶往情緒的故事。
過度強調藝術性的敘事方式,其實讓電影中的童年有失了真的疑慮。但是從另一個方
面來看,《囧男孩》故事中所反映的童年,本來也並不純粹。固然,由於這部電影的創作
者在台灣成長,其所見、所聞、所經歷的都與台灣觀眾處於同一個大環境之下,所以故事
中所取用的元素會讓觀眾很親切,大多數的人都能從其中找到那個記憶中熟悉的身影,但
是電影中濃烈的童年氣味,卻不完全是靠著這些令人熟悉的素材在烘托。實際上,在《囧
男孩》中真正用來標記童年的,反而是成人的世界。更精確地說,電影是透過和成人世界
之間的對立、反抗和控訴,將成人世界完全化為「他者」,才讓童年找到自我的定位。
在台詞上,楊雅喆毫無保留地讓兩個小孩對成人世界充滿敵意。像是美麗女孩林艾莉
的父親,只因為牽手的動作,就被「二號」(潘親御飾)故意曲解成是她的男朋友,將其身
影置放到「一號」(李冠毅飾)情敵的位置上;又或者像是透過旁白將成人倒垃圾的例行公
事與魔笛的故事連結,讓每個大人都變成了被催眠的老鼠;再不然,就是更大喇喇地讓玩
具店老闆舉起槍,來了一場直截了當、以大欺小的武力恫嚇。這些外在的、白話的控訴無
所不在,然而這還不是《囧男孩》故事中最尖酸刻薄的部分。
最令我感到諷刺的地方,還是莫過於兩位囧男孩的夢想,是多麼地商業化,而充滿成
人世界經濟規則運作的痕跡。「一號」對於異次元念茲在茲的,居然是湊足了多少存款才
能跑去水上樂園做一次旅行;而「二號」迷戀的機器人「卡達天王」,就算沒有黑心玩具
店老闆的作梗,也終於還是成人掌控的玩具廠商製作的整套削錢陰謀。兩個人童年的純真
幻想與渴望都這麼深深被成人綁架而不自知,也難怪這兩條線到了最後會引發如此嚴重的
衝突,讓一段純真的友情樂章奏得調不成調。當「一號」將千元大鈔砸向「二號」的一幕
出現時,其中的酸味兒著實讓我癱軟在電影院的座位上,暗自心驚。
我不免想起那意味深長(雖然可能有點格格不入)的故事──「快樂王子」。當燕子將
快樂王子的寶石眼珠丟進賣火迆的女孩口裡時,我一度感到困惑。因為寶石可以換飯吃,
卻不能當飯吃,放進小女孩的嘴裡,不但於事無補,還更可能弄巧成拙。後來回想起來,
才發現快樂王子這樣的救濟多麼廉價而噁心。賣火柴的小女孩死於幻夢的消失,而快樂王
子試圖用金錢的規則來替代那些火柴點燃的美好,這樣緣木求魚的工作,也無怪乎最終要
以心碎的失敗告終。
楊雅喆將其對於成人世界的憤恨一骨腦兒渲洩在文本之中,讓人看了怵目驚心。我對
於這些控訴雖然感到不安,然而並不憤怒。畢竟成人世界的勾心鬥角、弱肉強食,讓人毫
無辯駁的餘地。然而,電影對於此一部分的傾力刻劃太過強烈時,卻也削弱了一些對於童
年本質的探索,使得童年世界失了真,變成厭惡成人世界的一個桃花源而已。這可能是讓
我覺得《囧男孩》最至為可惜的部分。其實在「一號」、「二號」、林艾莉與十隻電風扇
共譜的舞蹈裡,有那麼稍稍地抓住了一絲童年的神韻,只不過接下來的電影,就在與大人
的對抗,和囧男孩們自己對童年的背叛中度過。這部分的自省固然可貴,卻也不免顯得太
搶眼了。
我不否認《囧男孩》其中的懷舊元素,仍然可以輕易地讓許多成人們湧出回憶,但是
千萬別步上了電影的後塵,別只用對童年美好的懷念,來作為對現實生活失意的抗議。找
回而非憑弔失落的「赤子之心」,這或許是離開了戲院之後,觀眾可以用自己的生命,替
電影補完的部分。
作者: Aqoo (未定之天)   2008-01-29 19:35:00
我對這類充滿抽象字眼的評論,實在招架不住,容易曖昧不清呀
作者: demonfinger (慢慢的但永遠向前)   2008-09-07 01:04:00
幸好我用年輕的心去看這電影,真的很懷念,我小時候
作者: skywingmac   2008-09-07 01:15:00
今天看完之後 對著前面一堆帶孩子來看的家長
作者: skywingmac   2008-09-07 01:16:00
總覺得他們好像對囧男孩這部片有點小誤會...XD
作者: DTapir (大提琴的優雅dancing)   2008-09-07 01:25:00
可是我們小時候真的都是這樣啊 情敵 存錢抽獎買ㄤ仔標你在台灣長大的嗎?
作者: g3344117   2008-09-07 01:26:00
我小時候也是那樣,難道現在時代變了,小孩都不那樣了?
作者: reke (當不成孩子王)   2008-09-07 01:26:00
....我有說這裡面有很多懷舊元素啊 可是童年時的氛圍不是那樣
作者: reke (當不成孩子王)   2008-09-07 01:27:00
他用的東西是對的 是手法失真 就像拍糊掉的照片 景是原來的景
作者: reke (當不成孩子王)   2008-09-07 01:28:00
但是影像是有點糊的 (不知道這樣比喻有沒有清楚點)
作者: DTapir (大提琴的優雅dancing)   2008-09-07 01:30:00
不是啊 你這樣說他商業化好奇怪 我們小時候都這樣 = =
作者: reke (當不成孩子王)   2008-09-07 01:31:00
喔喔 那我知道了
作者: csclj   2008-09-07 01:47:00
是我太壞心嗎...我原本還認為裡面根本不會有限量卡達的籤...
作者: csclj   2008-09-07 01:48:00
因為以前國小園遊會擺攤做過類似的事情....別打我= =+
作者: mikejr (人事音書漫寂寥)   2008-09-07 09:52:00
不需要去切割掉童年中成人的部分 那本來就有
作者: mikejr (人事音書漫寂寥)   2008-09-07 09:53:00
刻意想擺脫成人世界的部分才奇怪呢 科科
作者: pooper   2008-09-07 11:13:00
我覺得冏男孩是導演對成人社會的控訴 跟所謂的夢想
作者: pooper   2008-09-07 11:14:00
也沒有太大的關連
作者: mikejr (人事音書漫寂寥)   2008-09-07 11:59:00
你還是不要用太多抽象字眼 整篇會很曖昧
作者: beyonf (mos)   2008-09-10 16:37:00
評得不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