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安東妮亞之家:輕盈魔幻的陰性烏托邦

作者: lavieboheme (消失在迴轉的路口)   2009-05-06 05:28:07
安東妮亞之家 Antonia:輕盈魔幻的陰性烏托邦
圖文並茂網誌版:
http://blog.roodo.com/hostsonaten/archives/8877997.html
導演:Marleen Gorris
出品:荷蘭 / 1995
本片獲1996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由知名荷蘭女導演Marleen Gorris執導,
故事充滿了豐沛的女性意識,全片敘事由將死的年老Antonia倒敘回憶展開,
輔以曾孫女的第三人稱旁白述之,象徵了女性意識的世代傳承。
劇情描述二戰後Antonia帶著女兒回到故鄉後,為封閉的傳統小農村帶來巨大
的衝擊並在與村中人物互動中,建立女性主導的獨立社群,其挑釁了宗教/父
權體制,與之周旋以求生,並且在這個自給自足的女性烏托邦中渡過完滿的
一生。
Antonia之家流轉了五代女性血脈的生生死死,她的母親是個為精神疾病所苦
的垂死瘋婦,和所有傳統女性一樣,其生命總為一個不可擺脫的男性陰影所
籠罩,面對母親的死亡,Antonia有著超乎常人的豁然與平靜,超脫地看著被
父權踐踏的女性悲劇,為之感到不值且一笑置之。
許多經典名作都描寫了不凡的女性在父權社會生存的血淚史,但Antonia的故
事少了悲情與受難情結,說明偉大的女人並不一定要傷痕累累,一生受制於
虧待她的男性陰影,她以微笑釋然取代了血淚控訴,展開綿密的陰性敘事,
最終以對時間流轉、生命遞嬗的詠嘆超越死亡。
全片在平穩敘事基調中,點綴了幽默的魔幻寫實,攝影構圖與柔和光線更將
田園風光描寫地美不勝收,若硬要挑剔的話,這個女性烏托邦稍嫌過度理想
化,凡事對Antonia一家都太輕鬆如意了,她們很容易地就將村人從父權/宗
教桎梏中解放,並拯救了受苦女性(Dee Dee),在兩性關係中輕鬆地掌握主
導權,找到真愛與終身伴侶,並與週遭女性結盟,完全瀝去現實中的苦澀。
Antonia一家可以輕易拋開婚姻與母職的社會壓力,對流言蜚語、暴力相脅視
為無物,甚至將求愛的男人視為"炮友"與生殖工具,喊出了相當激進、顛覆
的女「性」主張,而片中一場將多段床戲的精彩交叉剪輯,更將大女人的情
欲訴求說得淋漓痛快。Antonia之女Danielle與同性女教師的戀愛也是天作之
合,就連借種生來的小孩Therese都是個天才兒童,並且有青梅竹馬的戀人隨
侍一旁。
而這個女性社群外在除了宗教/男性霸權,無須面臨其餘現實壓力,內在也從
未出現理念的衝突矛盾或階級差異,完全是個自給自足的女性連續體(self-
sufficient & female-based continuum),而父權壓迫被壓縮成僅有「宗教
」與「性暴力」兩個極端面向,並透過被鞭撻的母牛,稍稍象徵了女性的家
務勞力剝削,而多段人物故事雖有走馬看花的趣味,卻也分散了敘事焦點,
使人物稍嫌理想、刻板化,未能進一步經營出直擊人心的情感深度。
片中名為Crooked Finger的老哲學家一角的反覆出現,將片中思想帶至另一
層高度,Antonia之家雖然逃脫了父權體制,但流轉不輟的時光、死亡的陰影
一直浸蝕著這座莊園與她們的快樂餐聚,其引用叔本華與尼采的德國悲觀哲
學,否定宗教與來生的救贖,這場人生是我們唯一能跳的一支舞。
臨終前可說是兒孫滿堂、死而無憾,傳統家庭型態雖被陰性敘事解構,卻片
中另類的家庭樣貌,反而展現出更真摯溫暖的親情,片末以曾孫女Sarah的純
真之眼,凝視重疊、交錯的時空,回顧了Antonia之家中活過的女性群像。(
令人想起費里尼半自傳電影《八又二分之一》中那個驚奇魔幻、又感人至深的
收尾)。
《安東妮亞之家》的故事開始並結束於大家長Antonia死亡的那一天,而片中
那飽滿的女性情誼,與她們堅韌又柔軟的活存痕跡,肯定她們的性歡愉與自
主權利,印記了這場陰性家族史詩的恢宏,與女性生命本質的不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