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棍特工(Inglourious Basterds),昆汀用爽片告訴你他的正義》
Ch1.昆汀的變與不變
無論喜不喜歡昆汀充滿強烈個人風格的電影,恐怕都無法否認,昆
汀塔倫提諾大概是當代最傳奇的電影導演了;他靠當錄影帶出租店
店員時自學電影,熱愛香港功夫片和各種B級電影,向好萊塢毛遂
自薦劇本和擔任導演,第二部作品黑色追緝令就奪得坎城金棕櫚,
奠定大師地位。而電影作品除了可受客觀評價的藝術成就之外,另
外還有主觀的喜愛與否這層感覺問題,自己的蜜糖可能正是別人的
毒藥,而昆汀的電影尤其如此,常引發好惡兩極意見。
如同學術論文一樣,電影也可分為「小題大作」、「大題小作」,橫行
霸道、黑色追緝令或是追殺比爾,都沒什麼太過巨觀的議題或背景,
追殺比爾的起源甚至只是昆汀某次和演員間的哈拉閒聊,大家對女
性復仇電影的看法東拼西湊談個幾句,昆汀就決定拍部只有女性復
仇這個元素的電影,完成了追殺比爾一、二集。無論是黑道還是復
仇,其實早算是相當老梗的電影元素,這樣的材料卻可以屢屢被昆
汀發揮到令人驚嘆的地步,實在不能不說昆汀小題大作的功力之
強,但惡棍特工卻挑選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這樣的大時代作為電
影的背景與發展,兩小時半的劇情全聚焦在維琪法國,顯然昆汀決
定來場不一樣的大題小作,這是昆汀的改變,昆汀當然也有他的不
變:章節、絮絮叨叨卻建構個性的長篇對話、黑色幽默、暴力以及
惡搞。
Ch2.除了爽之外
相當美式的用球棒轟爆德軍人頭、看到第三帝國宣傳部長帶著風騷
翻譯馬上聯想到的不倫畫面、由Austin Power (Mike Myers)飾演
英國軍情局將官、畫面上突兀出現的誇大POP字體、用手槍讓蓋世
太保的蛋蛋開花,乃至割頭皮、把手指戳進傷口逼供等暴力、惡搞
畫面,想必相當滿足喜愛昆汀口味的粉絲,又是爽片一部;但在二
戰那樣的大時代,除了爽之外,昆汀這次還有點別的。
劇中黨衛軍藍達上校在第一章宣揚了納粹一貫歧視猶太的言論後,
屠殺了一家法籍猶太裔酪農,唯一倖存逃出的猶太小女孩蘇珊娜,
長大後在巴黎經營一家電影院。而劇中納粹又高談闊論到「美國就
是靠那些黑奴代表美國人參加奧運才能獲得獎牌」,將種族歧視明白
的從猶太含括到有色人種,導演昆汀透過納粹之間的對話,間接提
醒觀眾當時是1940年代,是尚未經歷1960年代美國民權運動的那
個對有色人種強烈歧視的時空(即便是現在,歐洲的種族歧視問題
仍比美國嚴重),除了猶太人受到納粹迫害,黑人也遭受嚴重的歧視
與不平等對待,但美麗的戲院老闆蘇珊娜,她的愛人竟是她的員工
黑人放映師,蘇珊娜的美麗容貌,暗示觀眾瞭解她應該選擇很多、
不乏追求,而這禁忌的黑白戀,突顯了遭受族群迫害的被害者蘇珊
娜在思想上的平等與解放,她不願再將其他的種族歧視與迫害加諸
他人,甚至可以愛上有色人種。當時,納粹德國認為雅利安種族(白
種人)優越於猶太人(白種人)而進行種族迫害,但若論白種人對
有色人種的歧視,因雅利安、猶太兩者同屬於白種人,實際上是同
屬於對有色人種加諸歧視的一邊;昆汀透過蘇珊娜,讓我們思考,
自己是否可以掙脫這一環扣一環的種族歧視,這是昆汀對族群的正
義觀。
Ch3.歷史不一定真實
劇中,第三帝國宣傳部所拍攝的「祖國的榮耀」電影,目的就是為
了激勵正節節敗退、戰事不利的德軍士氣,而身為黨衛軍的高層,
藍達當然能突破電影宣傳的迷思,知道德軍已經來到了崩毀邊緣,
因此適時務的對美軍主動投降。當藍達在與盟軍高層談判投降條件
時,藍達要求盟軍戰後發佈他是刺殺希特勒的實際行動者,而且還
是主動計畫刺殺行動的謀劃者,藍達對盟軍高層說「只要你們這麼
說,歷史就會這樣被認定」。其實不是嗎?歷史往往就是權力者的書
寫,如果盟軍真這麼發佈,世界自然將這麼認定:是藍達義士為了
和平,結束二戰。昆汀讓我們先思考了一下,歷史不一定是真實,
接著就開始惡搞,讓惡棍特工在法國巴黎的戲院終結了希特勒。歷
史不一定是真實,我們知道的歷史也可能只是一份杜撰出的文本,
所以昆汀安排了希特勒被惡棍特工殺死,反正誰知道希特勒究竟是
怎麼死的,昆汀這樣安排其實也是一種可能啊。
Ch4.不信轉型正義
追殺比爾開頭,即引用克林貢人諺語「Revenge is a dish best served
cold」,復仇最好是冷酷無情的,相信復仇即正義(應報學說)的導
演,大概是不太能認同什麼「轉型正義」,不過,能否認同是一回事,
但知不知道轉型正義,則是另一回事。昆汀透過惡棍特工的角色對
白與設定,表達他對德國電影的深入瞭解、考據以及致敬,如此用
功蒐集德國資料的昆汀,很難不看到關於那時的轉型正義資料,藍
達上校不就在對美方陣營討價還價時,說「我戰後不想被送到猶太
法庭審判」,而所謂戰後的猶太法庭審判,實際上很難和艾西曼(納
粹對猶太集中營進行屠殺的負責執行高層)脫勾,這就是轉型正義
理論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退萬步言,就算昆汀不看書(資料),也
會看電影。「為愛朗讀」背景是從二戰結束後的德國開始,表達的差
不多是漢娜鄂蘭認為的「平庸的惡」,體現的正是轉型正義,而時空
設定在東德瓦解時的「竊聽風暴」也是轉型正義感動人心的經典之
作,這些試圖談論德國極權(不管是法西斯或是共產)所造成的不
正義,都透過轉型正義的愛來引導和消解,昆汀一定知道,但是,
他根本不想鳥。惡棍特工艾多前後對兩個不同的納粹軍人,說了同
樣的話:「穿著納粹軍服,大家都知道你是納粹,但你不可能永遠穿
著軍服,一旦你脫下了納粹軍服,就沒有人知道你是納粹了」,兩次
語畢,艾多都動用私行,用匕首刻下倒卍字形在納粹的額頭作為永
久無法抹去的記號。轉型正義的目的不是為了復仇和毀滅,而是希
冀能透過挖掘、發現真相後,讓大眾知道真相,以及對當時的被害
者進行回復名譽和補償,進而跨越仇恨、不正義,弭平過去的創口,
但轉型正義能否落實的最大問題,就是真相太容易被湮滅,時間太
容易帶走證據,當真相不能被挖掘與發現,自然就沒有原諒與和解
的可能(連兇手都不知道,如何原諒?),轉型正義自然也就不存在
了。「穿著納粹軍服,大家都知道你是納粹,但你不可能永遠穿著軍
服,一旦你脫下了納粹軍服,就沒有人知道你是納粹了」,這句話就
是這麼回事,艾多不相信轉型正義,認為這些惡人都有逃過制裁與
審判的可能,所以艾多要在這些納粹身上留下清楚、鮮明、永久的
記號,讓真相不致被湮滅,讓納粹的黨羽無所遁形。也正因為昆汀
不鳥轉型正義,喜歡這樣的痛快,相信復仇的力量,所以昆汀讓希
特勒被惡棍特工了結,有著第二個理由:「希特勒這種人自殺真是太
便宜他了,林北一定要在電影裡讓他慘死,這就是林北的正義!」
Ch5.改變才可以前進
村上春樹1979年就寫了聽風的歌,到了1987年挪威的森林賣破了
400萬本,達到了被日本民眾喜愛的高峰。但無論民眾再怎麼喜愛,
文壇就是不怎麼肯定村上,幾個重要的文學賞總是沒有村上的份,
所以村上一邊寫著唐古利烏鴉的短篇,諷刺不懂欣賞他文學的都是
文壇的守舊派,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作品總被批評「只有個人、太
過輕盈、與社會和國家沒有連結,更不見關懷」,確實是得到文壇認
可的致命傷,於是開始花時間和心力,寫了諸如地下鐵事件(沙林
毒氣事件)、神的孩子都在跳舞(日本神戶大地震)等作品,或許真
是因為如此的改變,把關注的焦點從個人移到群體,村上得到了卡
夫卡獎,近幾年更號稱是諾貝爾文學獎的大熱門。昆汀塔倫提諾,
或許不為了什麼,也正在從純爽片走向更deep的爽片,昆汀正在改
變。
搖滾樂可以改變世界嗎?當然可以,否則張鐵志怎麼出版聲音與憤
怒,否則宇宙塑膠人怎麼改變了捷克的政權,搖滾樂可以,電影當
然也可以。如果藝術沒有力量,威權、極權國家就不需要對藝術(音
樂、文字、電影等)進行審查,禁唱、禁播,擔心人民受到改變。
但我們看到,台灣可能還不太能接受進行這樣的變,所以凡事都希
望去公共事務化,什麼都擔心和政治相關,因為台灣對公共事務的
理解就是:那是政治的,而政治是骯髒的,只要自己不談論不碰,
還偶爾噓一下政治文,自己就不至於和骯髒(公共事務、政治)連
結。所以台灣一樣播映了「竊聽風暴」、「為愛朗讀」,但卻缺乏要求
解密過去檔案的聲音,觀眾也不曾去思考「其實過去迫害人民的特
務和黨幹部,都還棲身在公務體系,至今沒有人知道這群人的身份
和要求離開」、「我們的司法體系根本沒改變過,過去那些在司法體
系內附從威權、秘密加入政黨的人權迫害者,現在仍然繼續擔任法
官、檢察官,只為顏色工作,司法的公平性和品質一直有根本性的
嚴重問題」這些問題。
我們看完惡棍特工,是否心情愉快,為昆汀帶給我們的娛樂哈哈大
笑,卻忘記了我們身處的社會,其實有很多過去威權體系的侍從,
成功的脫下了軍服,隱藏了過去。當然,我們不需要當布萊德彼特,
在別人額頭上刻字,但正因為我們習慣於遺忘,不在乎真相,所以
過去總是沒有結束,因而無法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