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rekegiga.blogspot.com/2009/11/2012.html
《2012》試圖建構一幅近迫的、未來的末世景象,不過卻引用了遙遠的、古老的洪水
神話。基督教神話中的方舟成為末世的救贖,這粗淺象徵想必能讓不少觀眾會心。電影裡
的方舟拜高科技之賜,幾乎可說是無堅可摧:擦撞、撞山都未損及主結構一分一毫。但你
能想像,這艘方舟若是以積木堆出來的,還能如此堅固嗎?
這個問題並不是要諷刺新版諾亞方舟的不合理性,而是在比況整部《2012》的窘境。
就一部災難片來說,《2012》裡展現的苦心擘畫並不算少。視效上,地裂、火山爆發、海
嘯都氣勢磅礡、規模浩大;劇情上,在主角展現英雄事蹟之餘,也有不少的篇幅交代小人
物的情感;節奏上,在緊迫的逃難過程裡,也穿插了感人的親情告白與小小的詼諧。單就
這樣的敘述來看,《2012》的表現應該是可圈可點才對。只可惜集編、導、製作大權於一
身的羅蘭‧艾默瑞奇(Roland Emmerich) 依舊不改2004年《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2008年《史前一萬年》(10000 B.C)的毛病,堆砌各種元素之餘卻疏於找出一
個一以貫之的思想。於是,電影也只能呈現情感上強烈的疏離而已。
從劇情裡透露出的矛盾思維上來批判《2012》的散漫是容易的,但是鑑於多數觀眾從
來不會把災難特效片的劇情放在心上,因此我打算將細節的矛盾統統一筆勾銷。這裡我只
處理一個關於電影總綱的問題,來初步顯示羅蘭堆積木的習性。
從電影上映前鋪天蓋地的宣傳,對於《2012》的命名原因應該絕大多數的觀眾都多少
有些明瞭:諸多出土的馬雅古曆法只推到2012年12月21日為止,因此這個日子被認為是馬
雅文明預言的世界末日。姑且不討論這樣的解釋是否來自對馬雅曆法與時間概念的誤解,
至少這整部電影是預設在馬雅傳說的背景之上。然而,這個神祕的古文明對電影的加分程
度是零。沒有成為推測災難時程的助力、沒有與科學預測的準確程度做一對決,甚至後半
段再也看不見這則預言的現身。若要把這部電影對末世的推測改成來自恆河古文明、洛書
河圖,甚至是架空歷史中的幻想教派,受影響的也只有其中幾句台詞而已。
《2012》吸引人的特色之一,就在於它對末世的預言時間點距上映時間相當緊迫,頗
能引起諸多杞人憂天式的討論。但電影沒有對馬雅預言予以更多以假亂真的證據,甚至中
後段連預言都甚少再提,於是所有的災難場景徒然成為大場面的賣弄,而失去讓觀眾憂心
的情感撩撥能力了。反觀羅蘭的舊作《明天過後》,至少「溫室效應」與災難成因緊緊相
叩,同時片尾也有對環境汙染的反思,主軸是明確且能引人投入的。《2012》未能在前作
累積的經驗上更上層樓,反而跌入深淵。再回想上個世紀末,那個主題明確、人物雖然刻
板但也可愛的《ID4:星際終結者》(Independence Day), 羅蘭的每下遇況不言可喻。
回過頭來看特效的部分。對好萊塢的電影工業來說,特效其實是最難讓觀眾敗興的一
環,因為只要大筆的資金投入,龐大的特效團隊就能以各種不可思議的技術變出畫面來。
對於《2012》的特效,技術上也沒有什麼可以挑剔之處。震毀南加洲、轟炸黃石公園、燒
熔夏威夷、淹沒華府、沖垮西藏高原……每項都是令人嘆為觀止之作。然而敗就敗在這嘆
為觀止實在太多,初期還有「地面出現裂縫」或是開車衝近大樓這類特寫至中景鏡頭的運
用,後來的特效就只剩下大全景可看。這樣的鏡頭運用會使災難對角色的壓迫感消失,也
讓觀眾變成上帝一樣的旁觀者,缺少感同身受的機會,情感上自然比較疏離。而大場面的
一再重覆出現,更因為視覺疲乏而索然無味。
羅蘭把近景鏡頭與大遠景分得一清二楚,近的拿來拍情感交流的文戲、遠的拿來拍規
模宏大的災難。這樣的分法是應用每種鏡頭之所長,本來無可厚非。但若是執行到壁壘分
明,就顯出拼湊與斧鑿的痕跡。對於近景鏡頭中特效的疏於經營,不只影響到視覺的震撼
性,也同樣拖累了電影的節奏。因為相較於特寫鏡頭中任何動作都會一閃即逝,大遠景就
需要較長的時間來完成,鏡頭的切換就會顯得遲滯。為了彌補這樣的缺點,導演只好一而
再、再而三地玩起倒數計時的把戲。例如地表的裂痕永遠追著主角一行人的後面跑──這
樣的橋段偶一為之則可,從頭到尾只會這招就變成黔驢之技了。畢竟全世界都知道正常的
好萊塢電影裡,主角都不會在結局之前死亡的。若不能在鏡位與剪接上製造足夠的心理效
果,災難對於主角的追逐根本毫無緊迫性可言。
事實上,比起推砌大場面更惡名昭彰的麥可貝 (Michael Bay),羅蘭還算自知電影需
要調劑這樣的道理。但是他缺乏麥可貝對特效場面駕馭的能力,讓文戲與特效鏡頭格格不
入,好像在水中摻了無法溶化的糖,既不能調味、更破壞水的純淨。看看《2012》中為了
美國總統、地質學家的父親與其搭檔、俄國拳擊手與女伴、西藏喇嘛等小角色花了多少時
間在刻劃,催淚程度卻遠遠不如《鐵達尼號》(Titanic) 在〈NEARER MY GOD TO THEE〉
樂聲中的幾個無對白的鏡頭剪接。如果實在學不成詹姆士‧卡麥隆(James Cameron) 或史
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我想,還是祈禱羅蘭拍下一部電影時,乖乖地依循傳統
好萊塢的英雄主義編寫故事,好好地設計精彩的特效場面,給觀眾一部可以在戲院投入、
走出影廳後就忘掉的娛樂大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