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曼哈頓》(MANHATAN):解構WOODY ALLEN

作者: cafelight (意志作為一種抵抗 )   2013-02-18 02:16:43
http://wp.me/p3bBy2-1y
筆者一直這麼認為,伍迪艾倫的電影,非常適合自認為是文藝
青年,具有非凡歐洲品味與哲學思考 (滿嘴討人厭的「主義」、
「論述」,左引梵谷,右鑑馬勒)的都會專業人士所欣賞,因為
Woody Allen嘲諷的便是這類知識階級(intelligentsia)的虛偽
表裡,他們以話語掩飾自己的社交拙劣,把知識趣味作為隱/
顯身都市的最佳顏色保護。
早期伍迪艾倫的電影公式是:無窮的話語迴圈,向他者說,在他
者面前「表述」且證明自己的存在,否則主體將被話語間的靜默所
吞噬。《曼哈頓》(Manhattan,1979)這部導演認為最不滿意的
電影,卻被咸認為影史傑作,大抵也是因為它正酷準地嘲諷了觀影
的人們,寓居城市的文明品味人士。也許可以這麼說,會被該部電
影娛樂的人,會笑那些很難笑的點的人,享受的便是這種變態的S
M暢爽,因為它諷喻的正是在笑的你/妳/ㄋ一ˇ(中文第三性的
ㄋ一ˇ打不出來)。
序曲,當然你一聽就知道是蓋希文的《藍色狂想曲》,甚至你能
聽出是祖賓梅塔指揮紐愛的版本,並以其專門知識大樂(甚至你有
這張黑膠!)。之後,伍迪艾倫的三論曼哈頓敘事法,你也知道他
在玩什麼把戲,援引的是E. B. White的三個紐約(The three New
Yorks from “Here is New York”,1948)經典敘述。當黛安基頓
笑伍迪艾倫所飾的作家一角「老牛吃嫩草」,你知道為什麼她提到
納布可夫,因而樂不可止。《曼哈頓》就像是精心包裝的陷阱,請
君入甕,你笑了,只因你在那秒間洞穿自己,與這城市(竟能)容
忍的文藝虛無:
「生命有什麼好活的? 這真是一個好問題。嗯…有些什麼事讓我覺
得生命值得活下去的。嗯…像是…好…嗯…對我而言…嗯…我會說
有Groucho Marx,隨便說一個…嗯…還有Wille Mays…《朱比特交
響曲》的第二樂章…路易斯.阿姆斯壯,他錄了《洋芋頭藍調》
…瑞典電影(按:他指的是柏格曼的電影),這是當然的事…嗯…
..福樓拜的《情感教育》…馬龍白蘭度,法蘭克辛納屈…賽尚那些
驚人的蘋果和梨子…」
—伍迪艾倫在《曼哈頓》的最後錄音自白
進入城市,你可以接受曼哈頓的現代性之美,但別讓定型化的城
市品味、雅痞的裝飾符碼與集體意識,定義你而後消滅了你的存在。
復刻膠捲紀事/INSTANT LIGHT
http://wales55.wordpress.com/
作者: gn02174082 (正偎翠倚紅 應記浮生若夢)   2013-02-18 12:18:00
這種被戳中又很愛的斗M心理真的很爽,愛Woody!愛這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