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愛‧幕、花神咖啡館劇情雷)
在寫心得之前,我要先說愛‧慕真的是一部很棒的電影,
我很喜歡它,但不知道該怎麼寫會比較好,所以我又去看了第二次、第三次。
第一次如果說是看劇情的話,我被那幾乎是鬼片的劇情嚇得腦袋空白,
甚至還有點不懂這個故事在說什麼,可是看了第二次、第三次,
心裡會有一種:"天啊,這部片未免也太好了吧"的感受,
事實上在奧斯卡獎記那段時間我也說過好幾次這部片超棒,
只是怕自己把這部片寫爛了,所以不敢推薦。
然而,我還是要趁國賓長春還有放映愛‧慕的時候推薦大家去看。
簡單來說這是一部你不會失望的電影。
雖然它不是一部喜劇片,所以想開心看片的人可能不推薦,
但如果想看紮實演技、製作精煉、劇本精彩的人,
那這部真的一定要列入是你的必備清單裡。
沒有看一定會後悔,就算是去接觸不同於好萊塢的拍片手法也沒關係,
因為這部片的風格、美學、故事性真的跟所有好萊塢的片相差甚大。
當然好萊塢一定也有相同片型的電影,是說主題差不多的片那幾乎是一籮筐的多啊,
但Haneke用如此冷靜、沉著到冷酷的手法講了這個故事,
很悲傷、很心碎、到了最後的結尾卻給我一種溫暖的反差。
事實上我覺得Haneke在這部片下了很大的賭注,
因為這是一部只要沒演技就撐不起來的片,幸好他找了這兩位法國知名演員。
一位是飾演女主角Anne的Emmanuelle Riva。
我認為Anne是整部戲裡最難詮釋的角色,除了受限於疾病不能靈活伸展四肢,
因而整部戲她只有前後10分鐘站著演,中間100分鐘不是坐著就是躺著,
一開始還能說話時說得臺詞每一句都充滿愛意,即便Anne從沒對Georges說愛,
但觀眾還是可以從她溫柔的眼神、柔軟的聲調感知她跟Georges的感情。
"你像一頭溫柔的野獸。"這是Anne對Georges說的,最接近告白的一句話,
這時他們還不知到風暴將至。
你以為Riva的能力就到這邊嗎,沒有,演到後來她病入膏肓,
沒辦法說話,什麼武器都沒有了,Riva就靠面部表情跟眼神演,
那演技之好之犀利、精準到位得讓人數度起了雞皮疙瘩。
明證就是那場肅然起敬、把情緒推到最高、電影最高潮的巴掌戲。
就是沒有音樂、只靠兩人的對話跟節奏,還是讓我忍不住哭了(都已經看到第三次了)。
另外Anne在生病後的心理狀態也很難表現。
一開始我看得時候一直沒辦法理解她為何一直把關心她的人拒於門外,
就像一顆繭一樣,她從一開始就豎起重重防備,即便對女兒、對學生都是。
我看了兩次後才發現她的敵意、孤傲即是源自她對人生態度的自尊心。
原本對人生有著優雅品味、高度鑑賞的Anne而言,健康的她像是站在山頂上,
她暢快人生、悠遊自在;中風後的她,沒了自由,沒了生活,甚至連基本需求都辦不到,
到後來還會尿床,站到山頂上的她就像瞬間墜落谷底,從山頂到山谷,
這之間的反差對她而言是多麼可悲的諷刺。
我們不是Anne,所以無法體會她的想法,但Emmanuelle Riva用相當內斂的演技將之呈現,
到後來就是她的呻吟、苦痛都讓人覺得無法忍受。
Riva把一個這樣病弱的婦人演得相當實在而且確實。
如果說Emmanuelle Riva的演技精彩,
那麼跟她對戲的Jean-Louis Trintignant也是針鋒相對,
明明兩個人加起來都快要200歲,
然那演戲的力度、情緒的掌控卻不輸給今年在頒獎季大放異彩的DDL,
尤其到後來,Georges的戲都是獨角戲,
像是上述那場巴掌戲就是有聲與無聲的對抗,他跟強勢的ER相比根本不輸啊。
我非常喜歡Georges所有的吃飯戲,還有到最後在房子內抓鴿子的段落。
我尤其喜歡第二次鴿子飛入房裡的橋段,還有從他拖著腳步環繞著室內,
一而再的丟披肩、撿披肩、到最後抓起披肩(實則鴿子)的橋段,
我覺得這段表現得非常美。
有很多板友對這段解讀都不一樣,但我喜歡其中一個板友說,鴿子是Anne的化身。
Georges一開始抓了她,不放手,到後來還是放她飛走,讓她自由。
這讓我想到愛情故事、電影裡最常提到的主題:"成全"。
像是去年金馬影展有部很棒的法國電影叫"花神咖啡館",
裡面前妻離婚的原因就是希望放手讓丈夫幸福,
雖然很難,但還是忍著痛分開了,因為希望愛的人幸福快樂,
所以也就無所謂自己遍體鱗傷,這就是成全。
Haneke用Georges放走鴿子詮釋了愛情電影裡最常出現的"成全",
即使多麼不捨、多麼不願,"原來抓住是那麼的簡單",
但他還是成全了鴿子的自由,也象徵著他讓Anne自由。
要很愛一個人才能做到的"成全",Georges用兩種不同的方式做到了,
所以我覺得這個段落非常美,雖然美得好傷心啊 QAQ
最後就是要佩服導演Haneke。
這部電影很長,長達127分鐘,可是取景相當簡單,從頭到尾就是那間房子而已,
但Haneke玩運鏡玩得相當精彩,幾乎沒有一個鏡頭是無用的、浪費的,
使得整部電影毫無冷場停頓(片段之間的留白不算)。
就像他的劇本,一字一句沒有廢話,每一個動作、每一記眼神饒富意義,
臺詞都已經很精簡了,所以Haneke鏡頭之下的Anne和Georges就是沒說話也都幕幕是戲。
我其中喜歡幾個前後相互輝映的諷刺段落,好比一開始中風躺在床上時,
Anne要Georges幫她拿一本在講奧籍指揮家的書(這段畫面始終都focus在Anne身上),
Georges怎麼找也找不到,找了一段後找到了,開心得拿來給Anne(這時Georges入鏡)。
Georges說:原來一開始我找不到是因為我把書放回書櫃裡了,
果然做事就是要井然有序才比較好。
這句話在兩人都還對未來還抱有光明希望的時候,是相當戲謔的,
然而到後來事情逐漸失控,每件事都慢慢不這麼井然有序的時候,
再來看這段劇情真的就顯得諷刺。
另外Haneke也用了許多場景來象徵兩人關係的失控,從希望步入絕望,
除了到後面像是幻燈片的展現每一幅畫作以外,我覺得吃飯戲也相當有趣。
從一開始充滿愛意、歡樂的早餐對談,到中期只剩下Georges一人隻身,
到最後Georges餵Anne,在在都顯得這段原本應該是悠閒愉快的時光逐漸變調,
也為後來那場因為吃飯而吵起來的巴掌戲做了相當完整的鋪墊。
這不是一部可以很輕鬆觀賞的片,因為Haneke用了相當隱晦的手法來拍攝,
雖然隱晦但也不全然難懂,就像愛‧慕裡有許多時空上的留白可供觀影者思考想像,
雖然片段片段的好像是一條被剪碎的彩帶,之中的空白要靠觀眾自行解釋,
但我覺得這樣的思考也是頗有趣味的,算是腦力激盪吧。
當然這部電影裡還有許多巧妙的象徵,有鑑於其他板友都已經說過,我就也不再提,
只能說這部真的是一部相當純粹、又充滿愛情的故事,
雖然悲傷,但只要想想很多偉大的愛情大多也是悲傷結尾,再加上,
愛‧慕的男女主角對彼此都是真真誠誠的愛,沒有虛假、沒有謊言,
除了扶持以外的信守承諾也讓人動容,所以往昔會說Haneke都拍厭世片的人,
如果去看這部電影,應該會訝異Haneke用如此純然而不曲折的方式在談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