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elaludwig.pixnet.net/blog/post/49479376
在不同性質的橋段採用不同的影像處理方式甚至是底片,是許多
導演喜歡使用的重要手法之一。但必須說不是每個導演都用得很好,
筆者最近看了一些電影後,突然想起那些傑出的作品是怎麼處理的;
而且可能因為這些手法都是對影像作概念正確的處理,因此往往大受
觀眾歡迎或是影展的常勝軍。當然,為了劇情或風格上的需要,也會
有一些例外的佳作。筆者在此謹將幾個想到的作品整理如下:
(1) 楚浮(Truffaut):
日以作夜(Day for Night;1973)
楚浮在影評上最偉大的成就就是帶著五百個問題去問希區考克(
Hitchcock),而這些問題被集結成冊成了訪談。在書中我們可以發現
兩人對默片的熱愛:因為在默片的年代,導演無法透過聲音或對白傳
遞自己想要給觀眾的訊息(默片時期對白是用字卡,會打斷劇情節奏
),因此只能完全靠著視覺意象來傳達表現。而他對默片的熱愛就化
作該片中的夢境場景(雖然還是有偷渡了腳步聲)。一個在拍片的導
演,做的夢竟然是黑白的......那麼他的夢到底想要暗示甚麼?
仔細觀察這個夢我們可以發現夢境場景出現了三次,而最後一次
我們才發現這個小男孩是要去偷Orson Welles的《大國民》(Citizen
Kane)的劇照,而這些劇照掉下來的角度和片中之前楚浮拆包裹把許
多導演的相關書籍拿出來丟在桌上的構圖非常相近。或許他是想要暗
示我們:導演雖然拍片拍到心力交瘁,在作為導演的生涯上他也受過
許多導演的啟發和砥礪,但他始終沒有忘記他的初衷:一個調皮而喜
歡電影的小孩,一個會趁電影院打烊時去偷劇照的調皮小孩(底下影
片為第三段)!
http://youtu.be/uT4TOdlQ0jU
(2) 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
記憶拼圖(Memento;2000)
網路上鄉民競相傳誦的經典之一,而諾蘭也是靠著這部作品跌破
片商眼鏡名利雙收成功闖進好萊塢。該片以正敘倒敘同時進行:假設
有五場戲在時間上發生依序為A, B, C, D, E,諾蘭在片中則將之剪接
為E, A, D, B, C;而為了避免混淆,諾蘭讓倒敘的部分為彩色,正敘
的部分則為黑白(而且第一段彩色為倒敘以暗示此一手法),而謎底
則在C揭曉......多麼明快的手法!可惜台灣一般市面上可以找到的都
是重組版,完全破壞了觀賞此片的趣味。喜歡諾蘭作品的朋友們千萬
不可錯過這部作品的原版,這可是他最具原創性的作品之一!
(3) 克勞德‧雷路許(Claude Lelouch):
男歡女愛(Un homme et une femme;1966)
窮則變變則通的典範。該片於拍攝時由於成本有限,而在當時由
於還有黑白膠捲且較便宜,因此導演決定黑白和彩色膠捲交互使用拍
攝;至於何時要使用黑白膠捲,何時要使用彩色膠捲?則依劇情的氣
氛情緒而定。此一簡單明快的變通方法讓他贏得了該年的坎城影展金
棕櫚獎。
http://youtu.be/l49gx5GzTq8
http://youtu.be/kr0J5LQ6LtY
(4) 大衛‧林區(David Lynch):
穆荷蘭大道(Mulholland Dr.;2001)
儘管大衛‧林區曾經提到一些在相關的線索,供觀眾作為思索這
部怪誕之作的依據;但其實他在畫面處理上已有其依據:夢境場景往
往是採柔焦拍攝。而這部和現實真假難辨的諷刺好萊塢生態之作也榮
獲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
[反例] 柯恩兄弟(The Coen Brothers):
巴頓芬克(Barton Fink; 1991)
坎城影展真不愧是最具藝術鑑賞力的影展。上述的例子彷彿讓人
覺得透過畫面區分一些概念不同的橋段是必要的;但藝術裡規則總是
等著被天才探索且進一步挑戰的,而柯恩兄弟的這部經典就是反其道
而行的範例。在片中最後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有違常理的橋段和現實並
行(例如並無交代火災場景之後主角是如何倖存的),而如此的真假
難辨也就更成功地帶出了好萊塢編劇這份工作的荒謬之處。該片真不
愧是黑色幽默的經典,當年坎城影展囊括金棕櫚、最佳導演以及最佳
男主角真是實至名歸,在此推薦給各位!
http://youtu.be/WK0WjWlVO9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