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發了篇普雷文,但總覺得講得不夠清楚,再補充一下一些想法。
"白日夢冒險王" 就是一部標準的聖誕檔feel-good movie (看完後感覺良好的溫情勵志片)
它試圖陳述一種打破主流框架的人生態度,一種超脫世俗的夢想力量,
透過北歐與中亞山區的開闊怡人景致,加上空靈又激勵人心的北歐與美國indie音樂,
看完之後好像給了人一些力量和希望,以及和想出走的動力
班史提勒作為一位導演,對視覺的掌握是敏銳的,整部片攝影、視效的表現無可置喙。
但它的故事和人物鋪陳,真的沒有太多新意,
這裡我必須提及feel-good movie中最經典、也是許多美國人聖誕佳節必看的作品,
那就是Frank Capra在1946年推出的"風雲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
節錄一下開眼與維基上的劇情大綱:
"喬治貝里從小生活在貝福鎮(Bedford),他一直希望能離開這土生土長的地方,
去看看外面新奇的世界並闖出一番事業。但每次當他打算離開時,小鎮總是會發
生一些意外的危機,使得他無法抽身,不得不留下來。
喬治貝里扛下父親的遺志,經營借貸事業,一生困在小鎮幫助窮苦大眾,在小鎮中
喬治貝里廣受歡迎,幫助無數鎮民度過生活難關,他將他的一生都給予了這個小鎮。
在一次聖誕夜的意外災難中,他多年的奮鬥一夕化為烏有,這個好人終於崩潰了,
在這一年的聖誕夜,他決定放棄他的人生……然而,天使卻下凡重建他對生命的信
心,生命仍是如此美好。
上帝悲憫喬治的遭遇,向天使長顯示喬治的一生,命天使長幫助他,天使長派遣天
使克拉倫斯下凡。克拉倫斯開導喬治,讓喬治看到他從小到大幫助了多少人,他的
存在對多少人具有重大的意義......。"
不知大家是否覺得上述劇情有些似曾相識?
(這樣裡頭同樣有著迫害小人物的跋扈企業家反派,以及主角矢志挽回的甜美女主角)
幾年前我看完這部片後,心情是備感振奮的,
尤其覺得以近七十年前相對落後的電影技術水平,能拍出這樣的作品很令人佩服。
相較下"白日夢冒險王"不能說拍不好或是令人完全無感,
班史提勒處理某些橋段時其實頗有神采(例如跳上直升機時看見女主角的魔幻情景)
但在很多層面來上,它並未超越六十多年前的"風雲人物",
核心裡還是複製同一套東西 ("如果我的人生有所不同,我會不會活得更有意義?"),
到了二十一世紀,在大量華麗視覺效果修飾下,
它相形下反而顯得平板,近似理想化的卡通或商業廣告。
沒錯,導演有鋪陳主角華特的家庭背景、成長故事、性格...,
我也從來不質疑華特踏上這趟旅程的初始動機,
(儘管這趟旅程在細節鋪陳上,許多時刻的合理性是令人存疑的,
以致於頗有超現實或突兀刻意之感。)
我甚至也相信在電影的世界中,如果編導鋪陳得夠好,
主角是可以在短短兩小時中超脫平凡自我,去成就偉大不凡,
而本片真正讓我感到難以接受的,是主角內心轉折、外在挑戰上的平鋪直敘與缺乏層次,
在這個追夢之旅中,主角的轉變就像是投幣販賣機或電動玩具般,
丟下一枚銅板,按了個按鈕,就瞬間變成了另一個威能十足的神人背包客,
他之前對人生的恐懼、質疑、怯弱...一夕間就這麼輕易地化解掉了。
沒錯,這趟旅程不是一下就順利找到攝影師,然後上字卡the end,
中間有驚濤怒海、襲人鯊魚、火山爆發、阿富汗軍閥、喜瑪拉雅山...,
編劇還煞有其事地鋪了很多線索,融合解謎推理元素,要觀眾動動腦筋,
主角更得很帥地在開闊的平原上飆滑板,趕路去追上即將搭機離去的攝影師Sean,
經歷這麼多戲劇感強烈的危機,怎能還說主角的旅程無往不利、沒有曲折呢?
是啊,主角遇到鯊魚時,剛好身上帶了超級堅固的手提箱防身,
遇上腳踏車壞掉,正巧用身上的橡膠玩具換到他擅長的滑板,方便之後耍帥順便把妹,
遇上火山爆發,熱心冰島大叔立刻開車前來相救 (之前怎沒想到請他開車載他去追Sean?)
遇上阿富汗軍閥,有媽媽的愛心蛋糕可以輕易將對方收買,
遇上喜瑪拉雅山,有一群面目純樸但毫無聲音與血肉的友善異國居民帶路,
茫茫高山怎麼找攝影師? 沒關係,走著走著,他剛好就蹲在路邊,
藏了關鍵底片的皮夾不小心被丟掉了! (話說其實我不太懂他為啥要丟皮夾...)
放心,愛你的老媽早就貼心幫你收妥,還順便賣掉你之前念念在茲的老爸鋼琴遺物,
用來cover你環遊世界的昂貴旅費,
回國被航警扣押!免驚,素昧平生的網站客服會來保釋你,還順便帶你去吃名牌肉桂捲。
(肉桂捲和eHarmony網站都是被外國影評和網友罵到不行的超明顯置入性行銷,)
請問上述危機哪一件是真的憑主角華特自己的力量去解決,
讓觀眾看見到他遭遇多大的挫折,付出多大的努力,經歷多少的內心掙扎,
才換得甜美的夢想成真果實,以及自身的心靈成長與體悟?
更甚者,十七歲開始打工養家,犧牲夢想而作著沉悶工作十餘年的華特,
為了一張底片,瞬間就拋開現實所有考量與責任,
且過程中幾乎沒有半點猶疑退縮,或試圖另尋出路,就這麼循線索一關關直線前進,
凡事兵來將擋、水來土淹,一夕成了浪跡天涯且超級勇敢的夢想家,
捫心自問,這樣的追夢之旅難道不過於童話?
於是有人說了:這部片就是個寓言,是個童話,
電影本來就不用斤斤計較太多寫實細節,
對我而言,最大的問題就在這裡,
這部電影的主旨就是要刻劃 白日夢 vs. 現實冒險之間的差異,
指出白日夢是主角可悲的短暫逃避,而他只有夢卻而沒有實現的勇氣,
主角要走出框架、踏入現實,才能理解人生的本質 (quintessence of life)。
然而,若現實中的冒險僅被簡化為令人讚嘆的壯闊美景和癒療人心的音樂,
其餘部份卻虛幻失真、斧鑿痕跡明顯,宛同他之前的白日夢一般順遂如意,
那麼這趟冒險的意義又何在? 這就是編導想說的"生命本質"?
於是又有網友回應,這樣的安排就是要告訴觀眾說:
現實可以跟電影一樣超現實,甚至超越電影,
只要你有踏出去的勇氣,現實中很多的際遇反而會超乎你想像的神奇,
是啊,但現實不該是只有神奇美好的那一面,
夢想也不是你願意踏出去就可以必然保證成功,或是可以一簇可及,
內心的恐懼、心碎、不安、挫折...才是讓一個故事得以動人的關鍵元素,
換句話說,我不是否定夢想成真的可能,而是質疑影片對現實略嫌扁平的刻劃。
推薦大家去"紐約哈哈哈"這部片,裡面的女主角同樣活在白日夢裡,
以為自己能成為知名舞蹈家,過著恣意不羈的苦哈哈文青生活,遲遲不願和現實妥協,
但編導讓我們看見她的荒謬與性格缺陷,以及她週遭現實的困境,
以致於我們能理解並認同這個可愛又有點笨拙的角色,接受她的一切不完美與失敗,
相較之下,華特的的壯遊歷險與英雄式勝利,停留在溫馨勵志的美好表面,
形同正向思考書籍中的奇妙人生小故事,或加長版的唯美旅遊廣告,
對我而言,卻少了說服力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