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fyq (推銷員)
2014-03-01 12:29:49在想電影中為何會不斷使用到"木瓜"這件事情。
在日本時代,台灣有一位以當時"國語"(也就是日文)創作的作家,龍宗瑛
在1937年以一篇處女作"papayanoaru街"
(植有木瓜樹的小鎮,抱歉,我的日文打出來會變成?,所已只好用羅馬拼音)
得到日本文藝雜誌"改造"的佳作賞,
進而拓展了台灣的殖民地文學。
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
不過其中木瓜的意像在我的記憶中是晦暗、悶熱、不流動的,
就如同他裡面所形容的漢人般的一攤燥熱的死水。
場景地點沒有記錯的話,也就是在嘉義。
電影中這麼強調木瓜,
是不是也是在藉由洗清當時龍宗瑛所創造出來的南國木瓜印像,
達到另外一種比較欣欣向榮的台灣精神高度呢?
總之,真的非常好看。
我覺得果子電影一直不斷的在一些時刻使用特效是一件好事。
從海角七號開始道賽德克巴萊特校很糟糕,
到現在KANO進步了很多,就是要不停的做才會進步。
另外,如果說電影就是要說一個精采引人入勝的故事的話,
馬志翔的這部KANO絕對是超標了。非常好看。
(很好奇當初魏德聖是用什麼語言去寫劇本的啊? 因為裡面的日文都很道地耶
如果真的要挑錯誤的話,當年的我的說法不是watashi而是watakushi這一類的等等
但是如果要迎合日本市場,全部都用當年的日文來講應該在日本也沒什麼人聽得下去吧)
作者: lpbrother (趴趴153豆瓣LP哥) 2014-03-01 12:40:00
木瓜好吃
作者:
fyq (推銷員)
2014-03-01 12:57:00是通用沒錯,但那個時代平常是後者,現在平常則是前者為主。
作者:
fyq (推銷員)
2014-03-01 13:01:00我會覺得道地是,很多句子的語感和思考邏輯都很日文。
作者:
fyq (推銷員)
2014-03-01 13:08:00嗚哇,樓上謝謝你!!!
作者:
mineko (RAI)
2014-03-01 13:15:00我都用おれ啊 (默
作者:
lupins (〈仙黛逸蹤‧八式問劍〉)
2014-03-01 13:19:00覺得兩者意涵不同。
作者: atgaryoh (二點五次元控) 2014-03-01 13:34:00
西日本腔超道地XD
作者:
h90257 (替天行道)
2014-03-01 16:56:00魏導說是和農業局的人訪談時聽他們說的木瓜是最有趣就採用了
作者:
enohs (街拍人生)
2014-03-01 17:12:00龍瑛宗吧,把人家名字寫錯了
海角七號+賽德克+kano裡的船好像都用同一套動畫的感覺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