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好讀版:http://blog.roodo.com/hideforever/archives/27420576.html
沒有人可以一夕之間從小卒仔變成萬人注目的大英雄,
真實的人生不是童話世界,尤其當你面對來自內在與外
在的煎熬和打擊;但是,相對的,這也會是非常巨大的
轉機,馬修麥康納(Matthew Mcconaughey)在「藥命
俱樂部」(Dallas Buyers Club)飾演的朗伍羅夫面對
的就是這樣的人生,而這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
故事發生在1980年代中,愛滋病才剛開始蔓延,被大眾
所關注。朗伍羅夫原本是個放縱於毒品和濫交的男人,
覺得愛滋病是同性戀才會得的,他就像許多身旁美國中
西部的牛仔一樣,覺得自己是「正港男子漢」,哪可能
得到那種被貼上標籤的疾病。在一次入院治療,伍羅夫
被告知得了愛滋,僅存三十天的壽命,而他也被原本的
生活圈踢出於外,那裡多的是像他這種想法的純爺們。
就如片中不停出現的小丑意象,這就是他面對僅存人生
哭笑不得的心情,看來來多彩的笑臉卻是深層的悲哀,
他想過自殺,但他更想繼續活下去,但那些剛研發出來
的藥品仍讓美國藥檢局拒之門外,為了他的生命,他選
擇了非法途徑。
本片沒有讓我們看到一個因為得到愛滋病,一夕之間就
從墮落糜爛的人生變成生命鬥士的英雄傳說,因為那實
在過分矯作唐突,即使得的是無可救藥的疾病,而更難
改變的是一個人的本性,電影相當成功的是大部分都在
舖述他其中的轉變,如何從恐同到認同他們的存在,如
何在接受奉獻犧牲到學習奉獻犧牲,當他最後真的為了
良心和公益奮鬥,與政府機構纏訟多年,這段歷史反而
只是一筆帶過,儘管他敗訴了,但奮鬥過程和人生意義
的改變都不言可喻。
主角伍羅夫從原本吐液保護自己的毛蟲,到後來蛻變為
漫天飛舞的蛾蝶,從「花神咖啡館」中就可以看到導演
尚馬克瓦利(Jean-Marc Vallée)很喜歡這樣的隱喻
意象,「藥命俱樂部」顯然更寫實,但也不乏這樣的隱
喻,尤其是片頭和片尾兩段騎牛賽場的鏡頭,更明顯揭
示了主角的轉變,以及將本片獻與他的敬意。片頭沒有
用任何言語,就告訴了觀眾主角是個怎樣的人,他在賽
場陰暗的角落玩3P,他注視著外頭的騎牛士,做愛的韻
律擺動雖像騎在狂躁公牛上的牛仔,但他一點都沒有陶
醉在賽事上,騎牛大賽只是他生財的工具,他是投機者
,在場外開賭盤當莊家,輸錢了就捲款落跑。
同樣的,他開始營運「藥命俱樂部」也不是為了行善,
對抗藥檢局,而是如他原本的投機心態,他想從中牟利
,飛來飛去四處奔走,不是個維權鬥士,只是個跨國商
人,但是同時他的組織越來越多同伴都是主流社會之外
的邊緣人:愛滋患者、同性戀、跨性別者、黑人,甚至
是懷著理想的女醫師,他不再堅持牟利是唯一目標,甚
至為了籌錢開始變賣私產,他真的開始與生命和政府體
制對抗,不再是一旁觀看的小丑,也不是戴著誇張牛仔
帽虛有其表的牛仔,而是片尾那個躍上牛背,親身下場
,試著馴服胯下那批猛獸的勇敢鬥士。
兩位男演員的付出當然是本片動人精彩之處。馬修麥康
納的演技蛻變有目共睹,從「胖尼殺很大」(Bernie,
2011)開始扭轉了我心目中對他既存的奶油小生印象,
但仍覺有些裝腔作勢,斧鑿太深,而這次他收斂許多,
我喜歡他內斂自省的時刻勝過外放的悲傷憤怒情緒,他
引領觀眾探觸角色內心最沉痛的悲傷和恐懼。加爾德勒
托(Jared Leto)在戲中的演出無疑是最柔性的,最惹
人憐惜的,他比珍妮佛嘉納(Jennifer Garner)還溫
柔,畢竟後者是個必須在職場上展現專業的幹練醫生,
勒托不像主角伍羅夫那樣必須堅強起自己,戴上一層面
具,他為自己戴上的是女裝,或應該說是上帝錯將他裝
進一副男性軀殼,他豪不介意在鏡頭前流露恐懼與軟弱
,這是主角越到後半段越少直接暴露在觀眾面前的,但
這正是他為何凝視著小丑不發一語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