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看完之後的感想是 最後比賽的部分太不合理了
: 我認為既然馬導最後選擇了去忠實呈現比賽樣貌 最後的不合理性就讓人有點出戲
: 我可以接受吳想投完比賽的精神 但是連丟了四個保送送分還不換投
: 這在甲子園的決賽 在還有投手的條件下 這樣的條件好像很難說服人是想贏球的
: 當然你可以說這是電影 需要適度的改編 但是既然用這種忠實呈現比賽
: 卻又讓人覺得不合理的內容 是我無法被感動到的原因
我找了一下實際的例子,去年春甲決勝戰浦和學園對濟美最後比數18:1
很誇張的比數,理由很簡單:濟美把主力投手換下場
因為跟吳一樣連續出賽,結果體力不支掉了9分,後援投手又爆了8分
有些情況不是教練不想換,而是換了下場可能更慘
日本也是一直宣導球隊能夠有第二位的先發,但是實際上做起來沒那麼容易
在說個實際的情況,2011年夏甲帝京對八幡商,到9局上帝京雖然以3分領先
但是面臨滿壘危機,而且打者還是對方中心打線,教練選擇讓先發繼續撐
結果滿貫全壘打,最後比數3:5,帝京被淘汰
也是一對鄉民在酸教練的調度和甲子園燃燒投手的問題
2天後,類似的情況發生在智辯学園和横濱的比賽
剛好橫濱也領先3分,來到9局上,教練選擇直接讓先發投手下場休息
第二任投手直接掉3分而還搞成滿壘,教練應該有上ptt,所以立刻又換上第三任投手
結果安打逆轉,最後第九局換了4任投手,總共掉8分,橫濱慘遭淘汰
所以換與不換坦白說很難有一個標準的答案
: 再者就是守備球員在吳接連保送後 大聲表示會用生命擋下每一球
: 這邊也是無法感動的地方 因為這本來就是野手的工作吧
: 在那個投手已經崩盤要無止盡失分的時候
: 喊出這樣自己本來就該做的事 這點真的沒有感動到
原po應該很少接觸棒球,或者是了解不夠深
大家一起喊出來是在給投手鼓勵,讓吳了解他不是一個人在孤軍奮鬥
他的背後還有很多隊友可以支援他,就算他已經撐不下去了
大家還是可以彌補他的失誤,這是一種團隊精神的表現
同時也是一種宣洩,試想在那種情況,一個失誤可能就會後悔一輩子
在球場上的每個人壓力都很大,大聲喊出來也有紓解壓力的效果
: 還有最大不會感動的原因就是 這片實在太長了 劇情很多地方我都好想跳過
: 很感謝馬導、魏導發掘了這麼美好的一個故事
: 也在還原歷史樣貌上的努力
: 但在說故事的技巧上 好像還是很有魏導拖延的風格
: 如果這故事能用兩小時說完 對電影本身會是比較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