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台灣很多負面能量,要來點正面能量
新聞網址:
http://blog.udn.com/tomb/12718148 《KANO》 傳達一個時代的夢
http://ppt.cc/qEW~ 效法KANO 三和國中射箭隊摘2金
http://blog.udn.com/tomb/12718148
《KANO》 傳達一個時代的夢
我們叫棒球,日本人叫野球。我們叫電影,日本人叫映畫。
嘉義農校呢?我們叫他嘉農,日本人也叫他嘉農。
當1931年嘉農在甲子園冠軍戰敗北時,全場喊出了「天下嘉農」。
很多朋友應該與我一樣,看過許多日本的棒球漫畫,如《巨人之星》、
《TOUCH》等等。他販賣的要素無他,就是青春、熱血,
或許還有「我要帶你去甲子園」的愛情故事。內容如:
揮汗如雨地練習、魔鬼教練的溫柔、
敵我的惺惺相惜、敗戰後的淚水等等,都是讓我非常懷念的橋段。
魏德聖編劇的《KANO》,把那些青春熱血的元素翻了一番,
並且加入了其他元素,呈現不同於日本漫畫的青春棒球夢。
而且,這個造夢者是我們台灣人,他用本土的題材拍出了一部高質感的電影。
我們的棒球夢與電影夢相結合,魏德聖創造了屬於台灣人自己的感動。
《KANO》成功創造了話題、票房與感動。感動人心的要素來自於奮戰不懈的意志。
這個故事有一個天真的設定:「三族共和」。
也許在生活的場域中,日 本人是統治者,不過,電影中的球隊,可是無分族群的。
導演透過日本教練的發言,道出了運動場上是不分族群的。
我想,這是魏導想訴求的一個主軸。試想:一支 從未贏過的高校棒球隊,
脫胎換骨成為甲子園的勁旅;而且,他是真的故事,這本身就是傳奇。
電影雖然加了許多非戲劇中必須要的元素,但大抵上,
嘉義農校在 1930年代的傳奇應該被記憶、
被傳頌、被賦予新的意義。這部電影中,我們看見了製作團隊的努力。
KANO 三和國中射箭隊摘2金
新北市三重區三和國中射箭隊成立十八年,
過去男生組從未在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擠進前八強,
今年新到任的教練吳英男成功帶領一批沒沒無聞的射箭選手,
征服心目中遙不可及的夢想,
在本屆全中運一舉摘下國男組射箭團體組與混雙組二面金牌,
交出漂亮的成績單,宛如電影《KANO》翻版,熱血十足。
三和國中射箭隊教練吳英男指出,射箭隊成立於民國八十五年,
目前成員十五名,以前男生組從沒在全中運進入前八強,
女生組最好成績僅第八名,本屆一口氣勇奪雙金,
對於從來不曾拿過獎牌的選手來說,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也是夢寐以求的目標。
吳英男表示,平常除晨操與放學後的例行性練習外,
為讓選手適應比賽期間風速、風向等環境變化,
遠赴三峽區明德國中實施移地訓練,賽前每天至少練習六小時,
平均每人每天射出五百支箭,並加強準確率與姿勢,
他說「要用頭腦射箭,而非蠻力」。
為加強選手的自信心與團隊合作氣氛,教練賽前特地帶學生一起觀賞電影《KANO》,
大家看完熱淚盈眶,激起信心,
電影經典對白「不要只想著贏,要想著不能輸」,也成為選手互相鼓舞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