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owbiz.chinatimes.com/showbiz/110511/112014061500011.html
2014-06-15 中國時報 膝關節
能夠以古希臘戲劇「三一律」條件創作的電影並不多見,畢竟需要在同一組人物、時、地
內完成,徹底考驗編導對於題材刻畫的厚度與張力。南韓作品《恐怖攻擊直播》遵循了這
道節奏結構,分秒必爭的快節奏,呈現新聞倫理與庶民追求公平正義的高壓戲劇能量。
故事以一位新聞主播尹榮華(河正宇飾)因深陷醜聞而被降職,高層將他發放邊疆,主
持Call in廣播節目。百般不情願上班的他,這時接到匿名電話,表示若不回答問題或掛
掉電話,就會炸掉電台附近的一座大橋。原本主播以為只是惡作劇而已,沒想到居然引發
接二連三的恐怖攻擊。
獨家新聞 挑戰媒體道德
對於新聞人來說,能遇到與恐怖攻擊幕後操作者直接對話,是一種既危險又刺激的獨家
春藥。因為這種天上掉下來的獨家,完全考驗媒體人把持的新聞道德倫理。而媒體在這種
誘因下,多半選擇蒙眼失守,寧可先賺到收視率,也不可能放掉機會。
於是,能否為了即刻收視/聽率,無法查證消息正確,甚是不顧民眾安全?《恐》片裡
的主播就因為想藉機炒作自己掌握獨家新聞契機,讓他能夠因為連線直播從廣播節目重返
他原有的電視台主播位置。
轉換視角 道德重整之旅
本片編導金秉祐示範了如何在狹窄空間內做足張力,從廣播節目的Call in聲線與音頻
先製造觀眾的觀影焦慮,接下來讓主播為了試探Call in者目的,展開一場爾虞我詐的心
機攻防。透過電視攝影機鏡位切換,加上外景現場連線所拉扯出來的真實感,儘管畫面有
限,但透過來回鏡位調度,使觀眾在有限場景內,隨著河正宇飾演的主播視角,經歷一場
道德重整之旅。
《恐怖攻擊直播》設計觀眾先鄙視河正宇的主播對於名利的貪婪嘴臉,而河正宇更是精
彩地詮釋這位失格新聞人如何覺悟,中後段的價值觀轉換是非常有說服力的。緊抓觀眾對
他的同情心,轉化成認同他與恐怖分子交涉的角度。
透過電影 討論社會爭議
此外,本片提到韓國當代政府為求發展,不惜踐踏市井小民的生存尊嚴,更用一層又一
層的謊言剝削真相,片中政府如何對待人民的粗暴行徑,這種金權至上的政經思維,簡直
就是台灣當代政府的複製分身。不免令人嘆息,感傷這種無解習題,居然可能會成為你我
預言,真是毛骨悚然。
片尾的殘酷結局,擺明了不想討好觀眾,這是對草菅人命政府的無情控訴。政府的傲慢
心態拉著新聞倫理一起陪葬,既沉重又無奈,看來韓國已經幫大家設好未來類似情況發生
的停損點了。
關於社會種種爭論議題,南韓透過許多電影討論這些面相。如討論性侵的《鎔爐》、北
韓逃脫政府控管的流亡人權議題《北逃》。更別提改編自真實社會案件的《殺人回憶》等
片,相較之下,台灣在這類作品的著墨始終有限。明明這麼多導演都對社會有著如此多的
撻伐,卻鮮少能夠精準地從「以虛代實」著手,這或許是我們距離韓國電影工業的無情距
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