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負雷]《我的名字是...》,早熟女孩逃家之旅。

作者: a122239 (Sharp)   2014-10-27 16:48:37
部落格版:http://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208729177
這部電影滿無趣的,題材不錯,但可惜是導演功力不足,或者,是導演讓觀眾抓不到重點
。整場兩個小時的片長,播到後來實在讓人昏昏欲睡,坐在老子隔壁的女生還真的在打瞌
睡,呵呵。
瑟琳是一個才11歲的女孩,這個年紀本該無憂無慮、自在的玩耍,但因為父親長期失業、
母親為了賺錢去餐廳當服務生整個晚上幾乎看不到她,加上有兩個年紀小的弟妹要照顧,
家庭的關係讓瑟琳被迫長大。
當失業在家的父親達尼向瑟琳說:「瑟琳,跟我到樓上去。」,接著觀眾就看到一個畫面
,意味著達尼奪走了自己未成年的女兒的處女之身,我不曉得這是第一次,亦或是發生好
幾次了?我只知道瑟琳內心一定有某些地方改變了。
瑟琳失蹤時,達尼一口咬定的認為瑟琳是逃家,什麼原因,達尼一定最清楚,當妻子問他
時,也只是一直顫抖,他知道自己做錯了,但是情不自禁,長期累積的壓力彷彿只能靠如
此才能宣洩,他害怕這樣的自己,也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慚愧。
母親艾絲黛應該是這個家庭的經濟來源,她在餐廳賺錢,還試圖去兼差,看她打工時穿的
絲襪都破掉了卻捨不得換,反而幫瑟琳買校外教學的新衣服,可見她是非常愛自己的小孩
的。只是瑟琳卻不這麼認為,當母親要送她出門,對她說:「妳是我的小天使。」,瑟琳
卻默默的心想:「為什麼她要叫我小天使?」,似乎覺得自己母親並不是如她所見的這麼
愛自己。
故事前面讓我們看見瑟琳演裡,破碎、讓她不舒服的家庭,「總有一天我要離開。」就像
一個小小誓言,在她心裡逐漸被放大。而當瑟琳在校外教學的海邊看見一台停在一旁的卡
車,想都沒想就爬了上去,跑到車廂裡睡覺,而當司機回來也沒查覺就這樣開走,開始了
兩個人,一大一小的詭異之旅。
瑟琳與喪妻喪子的彼德,一個法國人,一個蘇格蘭人,語言不同,卻在彼此相處的這些天
裡慢慢熟悉,陌生卻又熟悉,彼德照顧瑟琳就像照顧自己的孩子,瑟琳則是感受到自己父
親不曾給的細心照護,與未曾看過的人、事、景色。
一路上兩人偶爾上路偶爾停下,到了很多地方,遇見很多人,一個在旅行的老人安東尼歐
、一對詭異的舞者、一對游手好閒的兄弟、還有一個怪人華安。
當他們聚在一起堆木柴、升火取暖,安東尼歐說:「要先懂愛,才能去給予愛。」,我想
躺在一旁的瑟琳是有聽見這句話的。
當然這故事最後因為他們兩人的疏忽讓他們被警方抓到,當兩人分別接受不同人問話時,
彼此都沉默不語,都在回想這些日子來的片段,最後彼德自殺了,而瑟琳回到了家中,父
親也向他保證在也不掃擾她了,電影末,是長大的瑟琳背景,彷彿在回想年幼的這些生活
,這段奇異的卡車之旅,她偶爾會懷念起彼德,她最後也沒有揭發父親的惡行,就讓11歲
那年發生的種種深埋在心中。
身為導演第一次的執導長片,真的是要給她拍拍手,但還是要說,我認為這部電影有太多
缺失,摸不著頭緒的地方,做為一部這樣議題的電影,導演還有很多功課要做。
有幾個地方是讓我頗有微詞的:
當警察上門告知艾絲黛與達尼自己女兒失蹤時,達尼的驚恐觀眾知道,但是艾絲黛太過冷
靜了,不像一般母親該有的反應,反而只是很平淡的問警察事情,之後的日子也沒有以淚
洗面,這樣的冷靜超乎觀眾想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我只能直覺認為,艾絲黛口口
聲聲愛自己小孩,但因為長期勞累,丈夫不理睬,我想也是讓艾絲黛對這個「家」漸漸感
到無所謂了。
而彼德在最後始終選擇沉默不語,當警察認為是彼德奪走了瑟琳的處女身,明明可能會被
判重刑,卻還是選擇不為自己辯護,他是知道達尼做了什麼事的,只是一直在回想他跟瑟
琳的回憶,說出來可以替他脫罪,但會造成瑟琳的家庭破碎,也許不說是彼德認為對瑟琳
最好的選擇,他已經失去自己的家庭了,他不想這個他心愛的小女孩在這麼小就承擔這樣
子的結果,更可能是想讓瑟琳自己選擇勇敢說出來,這個疑問,我想是一輩子不會有解答
的。
整個電影最大的問題,也是最讓人想睡的,而且不必要的,莫過於,有許多畫面時而模糊
、時而清晰,大屏幕偶爾變窄,還有很多突然停格的畫面,看到最後我才明白,這些畫面
是導演用另一個鏡頭去呈現「某個人」的視角或者內心,可能是彼德的,可能是瑟琳的,
可能是達尼的,可能是路人甲的,但說真的,毫無必要,就一直看各種參差不齊的畫面接
在一起,讓我感到非常大的困惑,過於強調某人的視點跟內心,過於突兀且讓整段過程卡
卡的,看的很不舒服。
大概整部電影台詞不多,畫面的呈現手法又是如此,配上會讓人緊張的配樂,讓人搞不清
楚在幹嘛的瑟琳等角色的演出與對白,完全沒有任何高潮,一路平到底,真的是讓我昏昏
欲睡,讓隔壁女子打瞌睡的主因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