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hiuma (小兩)
2014-10-28 00:16:38關於《控制》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聽到所有看過的人的評價大都是「結了婚的人不要看」、「婚
姻好恐怖」、「好可怕」…等等,導致我們要看的時候還在思考要不要一起進戲院看,事
實證明多慮了,因為首先,我不認為這是部講述婚姻哲學的電影,應該說,如果它是,那
麼我覺得不是很成功;另外,原文片名是"Gone Girl",《控制》算是台灣自己翻譯的片
名,而觀眾也自然而然被導引到這個方向去。不過,對於懸疑片重口味的老公來說,這部
片歸類為懸疑片也讓人不夠過癮,所以,看完後我們不斷討論這部片到底真正想要闡述什
麼?
這部片有很好的故事題材,可是在幾條重要的線上,結果都讓人覺得處理得不夠
細緻。首先,Amy在身上的錢被搶了之後,被迫向前男友Desi求救,這邊,感覺劇情有刻
意想要刻劃Desi也是個控制欲很強的男人,譬如:他的豪宅四處都有攝影機、他幫Amy買
好所有衣物讓Amy成為「他認為Amy應該成為的樣子」,這裡,原本讓我對Desi這個角色有
所期待,因為感覺上,Desi就像是另一個Amy,企圖讓另一半變成自己心目中完美的模樣
。我認為如果這條線的後續變成Desi真的控制了Amy,Amy成為另一個Amy的傀儡,或許會
更有趣,然而結果是Desi被Amy所殺,變成一個無辜的死人,這個角色的結局可惜了些。
再者,Amy回到Nick身邊之後,Nick看清了一切卻選擇繼續跟Amy演完美夫妻下去,感覺他
應該可以有一些心機可以發揮,卻在得知Amy用試管受精的方式懷了孕之後,放不下這個
孩子而選擇不揭穿Amy的真面目,繼續被Amy「控制」下去。這個部份我個人覺得稍嫌粗糙
,或者說無法說服我。Nick在自白的時候不斷說明自己想要孩子、如果去年和Amy就有了
孩子婚姻就不會完蛋、是Amy不想要孩子…等等,然而最後卻是用一個非自願的方式得到
了一個孩子,並且因為這個非自願而來的孩子要繼續這個變調的婚姻,這個部分的理由敘
述得不夠完整,也因此很難被說服。最後,Amy的"Fake Diary"裡面多少為真、多少為假
?是Nick因為各種現實因素而「變成」讓Amy感到陌生的人,還是Nick本來就是這個樣子
,只是Amy逐漸控制不了他?這兩種可能都非常有趣而且都很可以發展,然而劇情卻沒有
發展,而是著重在假謀殺案上面。Amy漏財的方式我個人也覺得稍嫌粗糙,感覺是必須讓
Amy走投無路而刻意發生的事件,太刻意了,Amy在避風頭時說了一些滿有線索的話包括「
她才不會為了這樣的男人而死」,很讓人好奇那她接下來會出什麼招,結果卻在一個很誇
張的失誤下被發現錢財而走投無路。
演員的部分我覺得很中規中矩,警官一進門就很明顯感覺到了什麼,所以一開始
就讓人知道Nick會被懷疑是殺人犯;班艾佛列克演得很直接,也讓人馬上就認為他會是無
辜的;Rosamund Pike也演得很有心機,完全不覺得她會是被丈夫殺死的。所以,演員的
表現可以說是很成功,也可以說表演的方式讓人一開始就知道故事想發展的樣子,是好是
壞取決於觀眾囉。
幾個值得討論的地方(雖然未必是劇本想討論的),Amy的人生劇本從小就被父母
「寫」好了,她在父母心中永遠是那個神奇的Amy,事實上這也是許多父母教育上會出現
的現象。媒體的力量,可以控制群眾的聲浪。完美無瑕的案件,死刑的判定,都有可能會
有沒有看見的地方。婚姻的妥協、現實的考驗,選擇婚姻還是選擇自我?我覺得這部片開
啟了很多值得討論的話題,可惜的是我沒有感覺到任何一個話題被深入討論。討論婚姻,
我覺得太粗糙,夫妻倆方內心的掙扎沒有被刻劃;討論媒體,我覺得還是落於表面;死刑
的話我想這完全不是這部片要討論的,但是卻是第一個迸出我腦袋的。
總結來說,對我來說「控制」的部分有種隔靴搔癢的感覺,好像挑起了一個值得
討論的東西,卻默默的快速地結束了這回合。是讓人感覺到驚悚,但也讓我覺得驚悚得很
「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