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2008美國‧選情告急‧台北市2014

作者: IrwinC (Estoniyar)   2014-10-29 00:40:56
2014年市長選舉如火如荼地展開。
但是毫不意外的,最受人矚目的是台北市的選情。
除了因為台北是全國最大城市之外
這次台北選情那麼讓人熱議也跟它兩個最有希望的候選:柯文哲、連勝文有關。
柯與連帶給人完全不同的感覺,誰好誰壞,畢竟這裡不是政治版我就不做評論。
但兩人都沒有當過任何政府官員倒是公認的事實。
這和2008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好像有那麼一點相似。
今天我想討論的電影就是建立在08年美國總統大選的《選情告急Game Change》。
(以下為故事劇情,與現實狀況可能有所出入)
08年,布希的共和黨搞得美國民怨四起、民主黨推出了黑旋風歐巴馬
並在全國、甚至全世界造成轟動。
面對如此嚴峻的選情,共和黨候選人,麥肯以及他的團隊
必須選出一個受大家歡迎、令全國瘋狂的人當他的副手,才有希望贏得選戰。
於是他們選了充滿舞台魅力的阿拉斯加州州長,莎拉裴林。
宣布副總統候選人後,裴林的確造成了全國的轟動。
她年輕、說話風趣、又是個充滿故事的人,就像大明星一般廣受歡迎。
可是身為一個副總統候選人,也就是總統如果不再能勝任這個職位,她必須統理整個國家
。她不能夠只是受歡迎,她也要有足夠的能力應付內政與外交事務。
然而,裴林能夠應付這些國家大事嗎?
宣布裴林成為副總統候選人之後,競選團隊發現裴林連南北韓都分不清楚,甚至不知道英
國的政府是由誰領導。
他們努力為裴林補習,希望她能夠在媒體面前表現得體。
只可惜在媒體的窮追猛打之下,裴林的無知還是被攤在陽光下。
面對競選團隊的補習,以及媒體的壓力之下。裴林幾乎崩潰了,她無法再吸收更多的政
治知識,或者說常識。
於是競選團隊不再期待能把她”補習”成適當的副總統候選人。
她只要在媒體面前表現得像個合格的候選人即可。
因此競選團隊給了她講稿,以及一些面對媒體的指南。
要求她如果被問問題,只要含糊帶過,並且以競選口號作為回應即可。
而選戰到最後,麥肯民調仍然落後。競選團隊只好用抹黑對手、起底他的過往來希望為自
己爭取勝算。
但競選團隊的手段是否奏效,看看最後選舉結果,這裡就不必討論了。
故事一開始,麥肯以口號「國家至上(Country First)」做為宣傳。
麥肯想要告訴選民,自己雖然和歐巴馬比起來不是政治明星,可是卻是比起歐巴馬更有參政經驗的政治家,比
歐巴馬更適合治理美國。
但是對內,競選團隊為裴林消除她無知的形象,拱她成為政治明星;
對外,他們又抹黑歐巴馬。這真的是國家至上嗎?
這不是麥肯想要的選舉。
但是贏不了選舉就無法治理國家,再那樣困難的選戰之下
其實麥肯以及他的競選團隊沒有其他選擇,只能讓選戰變得下流。
也許故事與現實有所出入,甚至出入甚大。
但是卻把一般民眾對政治的想像描繪得有聲有色。
民選政務官,必要受人們歡迎。
競選團隊究竟是為人民利益著想找個適合當官的人
還是只是為了選戰,找個受歡迎卻無能的草包?
這次的台北市長選舉,兩個候選人都像歐巴馬與莎拉裴林一樣,都沒有許多參政經驗。
我聽了許多台北人覺得柯文哲口無遮攔,對於政治完全無法掌握;
也有人覺得連勝文提出了許多政見根本是胡說八道,沒資格當台北市長。
更有人認為兩者皆沒有能力統理台北市。
雖然歐巴馬與裴林都沒有參政經驗,但只要他/她在媒體面前能表現出有能力治理國家的
樣子,他/她就能贏得選舉。
但是對於候選人的資訊,我們也只能從媒體得知。
這次的市長選舉
究竟是歐巴馬對上歐巴馬、歐巴馬對上莎拉裴林,還是莎拉裴林對上莎拉裴林?
其實我們也無法完全清楚,歐巴馬可以被抹黑成裴林,裴林也可以包裝成歐巴馬。
只希望這次選舉,能選出真正對台北帶來幫助的人。
天佑台北。
附註:以上提到的”歐巴馬”與”裴林”指的是他們在電影中呈現的形象。並不代表真正
的他們。
雖然莎拉裴林與麥肯本人嚴正否認書中的闡述。
但許多電影當場角色的現實人物卻表示,這部電影把那次的選舉的精神描繪的完全到位。
by Estoniyar
作者: kizuki0315 (C.諾斯)   2014-10-29 02:24:00
大影后來演這角色有點大才小用
作者: feoteng2003 (Night for day)   2014-10-29 10:07:00
本人跟影后長這麼像 不演更可惜
作者: ldsyang (放揚)   2014-10-29 13:39:00
推一個 很喜歡這部描述政治角力的氛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