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有詳細劇情討論*****
彩色圖文網誌版
http://mandutw.blogspot.com/2014/11/fury.html
【劇情簡介】
1945年4月,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之際,剛從前場戰役生還的怒火特攻隊
指揮官"戰爸"(布萊德彼特 飾)和他的隊員"聖經" (西亞李畢福 飾)、葛雷迪
(強柏恩瑟 飾)和戈多(麥可佩納 飾)被指派與另外四輛坦克前往進行下一次
任務,但是由於隊中原本的坦克副駕身亡,只好由文書兵(洛根勒曼 飾)替補
上陣。一位受訓僅8個星期,從未實際接觸過坦克的菜鳥,親眼目睹了戰爭的
殘酷...
【觀後感】
這應該是近兩三年來,我看過對於戰爭描述最細膩寫實的一部作品。
原本對於這部片不是非常有熱忱,因為近期看的戰爭片(海豹神兵、凌晨密令、
紅翼行動等)大概都是差不多的調性(喜愛這些片的朋友先說聲抱歉)。身為沒當
過兵、歷史又很差的小女子一名,我對於展現美軍尖端武器及宣揚海豹部隊任
務的電影向來不是很有共鳴,所以一開始看到海報上一群軍人,片名又取個"特
攻隊"好像一付準備衝鋒陷陣橫掃大軍的感覺,預告和劇情簡介看都沒看。無奈
友人是個軍事控,加上周末閒來無事,也就跟著看了這部片。
但是.......我錯了,對不起.......
[關於歷史背景]
進了電影院才知道原來是部二戰片,跟上述幾部電影完全是不同的時空背景,且
上述皆為真實行動改編,而『怒火特攻隊』則是根據二戰的背景虛構出來的腳本
。雖然如此,導演兼編劇在片中許多場景和內容都是依據真實歷史背景資料架構
而成的,有興趣的可以看看這些真實的二戰照片(內容可能令人不適,慎入):
http://tinyurl.com/lmof3cp,看過『怒火特攻隊』過後再看到這些照片,就會
知道導演對場景的刻劃十分寫實。
再者,當時德軍節節敗退之際,女人小孩都被徵召入伍的事實在片中也有呈現。
此外,特攻隊員們在兩位德國女性家中用餐時提到的弒馬事件,也是參考1944年
美軍在追討逃出法國的德軍之時,殺害了許多動物的真實事件寫成的(導演自述)。
[關於戰爭]
縱使在場景和劇情上相當考究,但這畢竟是個虛構的故事,因為導演本就無意拍
攝一部戰爭史。比起單純將歷史課本上的戰爭過程用另一種媒體形式表現出來,
就我看來導演更重視的是呈現戰爭的『當下』。
從第一幕被戰爸數刀戳死的德軍臉部特寫,到一卡車一卡車的屍體、遭坦克攆過
濺血的屍體、活生生被轟飛小腿的軍人、直接被狙擊手爆頭的老先生等等一幕又
一幕的血腥畫面,導演自始至終都毫不避諱地讓觀眾看見戰爭『當下』的殘酷,
讓我在觀片的同時多次懷疑這竟然不是限制級?
其中一幕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菜鳥第一次進入怒火號裡面,看見副駕座位
四濺的血跡,然後再瞥見已故副駕的臉皮,終於受不了而嘔吐的畫面,透過菜鳥的
視角,導演一步步將觀眾拉進戰爭殘酷的現實中。或許一般人很容易把四濺的血液
和戰爭聯想在一起,但當鏡頭移向那張殘餘的臉皮時,已經大大超越一般人能想像
的限度了(因為商業片很少會表現到這種程度),光是視覺上的接觸就不知道已經激
起觀眾腦中多少不堪的想像了,更何況軍人在當下的感受,不只是視覺上,在嗅覺
、聽覺、觸覺上都面臨了極大的刺激。
(不知道這部片有沒有4DX,如果有,而且在這一幕釋放出腐臭味,說不定真有觀眾
會在電影院裡吐出來...)
這就是導演想要呈現的,如同聖經一角說的:『 你等著看,人們會對彼此做些什麼
?』,一個人在戰爭中為了生存會做到什麼程度,在面對超越人類精神極限的狀態
下,人性會扭曲到什麼地步,你永遠探不到它的底線,因為在戰爭中,沒有最糟,
只有更糟。
這就是戰爭的現實,在戰爭中只有現在,只有當下,沒有時間哀悼過去,更負擔不
起未來。活著就是最重要的事!。
所以導演沒有花太多篇幅敘述每個角色的過往,也不見主角們對已故戰友漫長的哀
思,在極度的精神壓力下,強暴和吸煙一樣稀鬆平常。而在菜鳥和德國女孩Emma激
情過後,立馬用幾顆炸彈把他們對未來的美好想像炸個粉碎,他甚至刻意淡化二戰
發生的因果,因為一旦你上了戰場,不論你的理由聽來正當與否,只有聽命行事然
後出於生物本能的殺敵和努力存活,其他的在冷酷的戰爭中都是理想和奢望。這是
導演試圖告訴沒有親身經歷過戰場的觀眾的,也是戰爸急於讓菜鳥面對的現實,就
像他片中所說:『 那(怒火號)就是你家,聽命行事,別跟任何人太親近。(That's
home. Dowhat you're told. And don't get too close to no one.)』
[關於良知]
諾曼剛進部隊的時候,不斷強調自己的良知,他不煙不酒不姦,無法對手無寸鐵的
敵人下手,他覺得這些人都瘋了,這一切都瘋了,他想保有自己的良知,直到炸彈
炸碎了他剛萌芽的愛情,他崩潰了。
這部片雖然以布萊德彼特為號召,但實際上故事線是跟著菜鳥諾曼發展的,他從一
個謹守道德界限的菜鳥新兵,到最後跟著衝鋒殺敵,成為了隊友口中的"機器"(雖然
當下情境是在誇讚他是個喝酒機器,但觀眾應能明顯感覺到這也是暗示他已從純真
菜鳥變成了殺人機器)。
諾曼這個角色的重要性在於,除了扮演觀眾在戰場上的雙眼(因為諾曼說穿了就是個
沒有經驗一般民眾,而他的所見所聞和反應正是一般人會有的),導演也藉著他在戲
中的轉變過程概括的解釋了戰場上的軍人們為何會產生今日的心理狀態。當然每個
人背後的故事不盡相同,造成的結果也有所差異,但是戰爭中道德淪喪的普遍現象,
多數是因為每個人在某個時間點,因為某種衝擊逾越了道德的臨界點。片中沒有時間
一一敘述軍人們的故事,因為這不是本片的主軸,甚至可能稀釋導演想要傳達的意象
,因此以諾曼的故事(它甚至是個簡單的故事)做為一個概括性的解釋。
但是,縱然身陷戰場極大化了人類良知和生存本能之間的矛盾,這些軍人們也並不是
完全泯滅人性的。戰爸痛恨納粹、殺敵無數,卻相對善待德國小鎮中兩位女性,在片
中對諾曼和隊員們的同袍情感顯而易見,雖然眼前殘酷的現實讓聖經對上帝的救贖感
到疑惑,但他仍然努力抓著與祂脆弱的連繫並且為過世的戰友祝禱,戈多對菜鳥的安
慰和最後的自我犧牲,就連團隊中看似道德感最薄弱的葛雷迪,本身其實也很清楚自
己的行為有違道德,甚至在德國境內的ㄧ處臨時醫療站裡,和諾曼坦誠並道歉,更別
說本片最後那名德軍在發現了躲在坦克底下的諾曼後,都奇蹟似的放過這名殘存的敵
人。
不難想見,導演最後讓菜鳥諾曼而不是任何更有經驗的戰友生還,明顯是亮出了反戰
的旗幟。他想表達的不是靠精良的部隊終究能夠戰勝,也不是宣揚哪個文化的在戰爭
中的正當性,而是人類必須秉持著根本的良知,從一開始就避免戰爭,才能夠得到真
正的救贖。
[關於用餐橋段]
在兩位德國女性家中用餐一幕,當屬我在片中最喜愛的一個橋段,個人在這場文戲裡
感受到的張力毫不亞於其他作戰橋段。當憤怒的對象從勢鈞力敵的軍人換成無反抗能
力的婦女和每日併肩作戰的隊友時,滿腔的不平情緒由於無法透過殺戮得到宣洩而積
鬱內心,反而將對峙拉到了最高點。
心理感到極度不平衡的葛雷迪、聖經和戈多三人一邊壓抑著怒火,一邊敘述和戰爸一
同經歷的黑暗過去,試圖把他拉回己方,而戰爸在戰亂中好不容易覓得了短暫平靜,
也因面臨隊友的破壞升至了爆發的臨界點,處於弱勢的諾曼及兩位女性的坐立不安和
內心驚懼,著實透過雙方的言語、眼神交流和壓抑的暴行(例如葛雷迪故意弄髒Emma的
食物)演出了一場十分精湛的心理戰。
[關於兄弟情誼]
除了對於戰爭場面細膩的刻劃,本片中五位隊員間的兄弟情誼無庸置疑的是另一大亮
點。戰場上的同袍情誼與殘酷的現實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在你不殺了對方,下一秒就
是對方殺你的身心靈壓力下,與同志的革命情感就顯得更加重要。二戰時期由於武器
進步帶來相對的人力節省,使得小組編列的運用頻繁,小隊成員彼此間的相互支持,
成為心靈上的唯一但又短暫的寄託,畢竟下一秒你的同伴可能就身首異處,而你甚至
連為他哀悼的時間都沒有。
然而,在每次共同突破重圍,鏟平敵軍之後放下心中大石的瞬間,只要看見周圍弟兄
都還在身邊,對於戰場上的軍人們來說,就是最大的心理慰藉。縱使這和平的時光可
能稍縱即逝,但在面對生死存亡之際,有如同家人一般的兄弟陪伴,對當下的他們來
說就是:『世上最好的工作!(Best job I ever had.)』
導演在選角上可說是非常成功,這幾位演員各個演技成熟,個性鮮明,充分表現出了
同袍間的緊密連結,而眼神中也再再透露出身處戰場不得不為之的無奈和心理的掙扎
,讓觀眾很容易感受到他們的情緒並產生共鳴,本片的成功,這些主角們著實功不可
沒。寫實的刻劃加上出色的演技,讓本片成為了本年度震撼人心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