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址:http://hypesphere.com/?p=42076
[新聞] 馬修范恩:因為觀眾分不出膠卷的美麗,我理所當然的將向數位靠攏
膠卷與數位的對抗,近來因為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昆丁塔倫提諾(
Quentin Tarantino)以及馬丁史考西斯(Martin Scorsese)針對柯達膠卷的存亡而展
開「膠卷復興運動」而再次被許多創作人拿出來討論,尤其諾蘭與昆丁更是使用了IMAX
攝影機以及70釐米膠卷拍攝新作,以實體行動支持;不過整個好萊塢、甚至全球電影產
業都已經數位化是不爭的事實,Collider網站訪問了《X戰警:第一戰》(X-Men :
First Class)以及《金牌特務》(Kingsman : The Secret Service)導演馬修范恩(
Matthre Vaughn)談及到了這個熱門話題,馬修解釋:
「我認為數位很棒,因為你能感受到它更加快速,你也能有效掌控攝影師,畢竟以前你
多數的時候都不知道他在拍什麼(笑);我同意底片有股魔力,大概比數位拍攝所呈現
出的畫面美出10~15%,但是用數位拍攝所獲得的利益更勝過那10%的魔法力量,然後再
看看這世界上充斥著許多爛到不行的投射技術,以及家庭娛樂的設備越來越先進,你也
只能覺得算了啦!那僅僅10%的魔幻美麗效果,已經被多數人的觀影經驗摧毀殆盡,
所以我想我不會再用底片拍攝了。」
確實,底片雖然能夠呈現出最高的畫質、最好的色彩,但透過各式各樣的投射方式,身
為觀眾的我們能夠區分嗎?如果無法,那創作者又何必花費更多的時間、金錢去使用膠
卷拍攝呢?這段時間我們花了很多時間探討這個問題,不單單只是膠卷、數位的抉擇,
從馬修的談話中更能發現電影播映的改變與轉移,未來觀眾將不僅僅在電影院觀賞電影
,隨著科技的進步、設備的更新,將來將會有更多的媒材讓我們選擇,屆時勢必將重新
定義「電影」的藝術性與娛樂性,只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須持續關注。
作者:
likeshit (大便般的存在)
2014-12-21 15:48:00就點出現實面
作者:
poca777 (波卡不是樂事)
2014-12-21 15:55:00所以裡面也是有在酸是觀眾造成的。
作者:
Davidgood (我叫Jason不叫David)
2014-12-21 16:02:00觀眾看不出來,看得出來的唯一機會是高級戲院螢幕但很多戲院設備不好,電視 電腦 平板 手機 根本分不出
作者:
sinon8866 (Frobenius)
2014-12-21 16:05:00我最愛的導演之一
作者:
fatotaku (æ»è‚¥å®…)
2014-12-21 16:23:00電影量看得多的其實還是看得出來,不過就算用膠卷拍最後還是用數位放映,實在是很可惜原po星際效應看數位版,篇幅被裁切這麼多不覺得可惜嗎
作者:
Wonderwalk (Noel Gallagher)
2014-12-21 16:31:00臺灣電影院也放不出來
作者:
widec (☑30cm)
2014-12-21 16:37:00就好像當年螢幕從CRT改朝換代成LCD一樣CRT明顯表現較好 但是大部份人看不出差異我換成LCD一開始有發覺CRT的優秀 久而久之就忘了有多優秀..
作者:
bluemei (我是白目國中生)
2014-12-21 16:46:00很中肯啊 就像大家都知道黑膠好但是還是聽MP3
CRT優秀??? 你是活在十幾年前嗎= =?除非特殊作業需求 以現在的家電視聽CRT被狂電吧= =
CRT的黑色 還是只有電漿能做到接近不過體積跟輻射差異 是CRT必然的淘汰
解析度是CRT永遠的痛 也是人眼最了了容易分辨的 色彩這種東西太難察覺了
作者:
Purekim (噗金)
2014-12-21 17:11:00麥可貝: 我理所當然的將向錢靠攏
作者:
papercutt (papercutt)
2014-12-21 18:31:00^麥可貝:只有少數人看的懂劇情好壞 所以我
作者:
joe2 (狗翰)
2014-12-21 19:33:00麥靠杯你去跟爆炸跟旋轉靠攏吧
作者:
pauljet (噴射機)
2014-12-21 22:29:00英國麥可貝
作者: linitin 2014-12-22 21:33:00
但是身為導演就是需要向觀眾展現標準,而不是“ok 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