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五月一號》青春的缺憾與回憶的美好

作者: forcaizhi (Caizhi)   2015-05-03 23:14:48
看到板上許多普雷,誠然我覺得這部電影像MV、像文學、像藝術作品,
要交代的事太多,要刻畫的角色太多,
以至於只能用零碎的片段或是畫面呈現,甚至給人故事並未說完的感覺。
但我本為了片中較年長的演員而進場,也看到了我覺得很到位的詮釋與演出,
雖然給好雷難免是因為主觀喜好,
但5月1日看過一次後,能大概了解劇情大致的脈絡與走向,
今天5月3日再看過一次,則著重在細節與場景的觀賞上,
兩次觀影帶給我不一樣的感受,
我想我有時間還會再去看幾次,相信我應該還會看到不一樣的感動......
---------------防雷-----------------
第一次看,能大概了解劇情是中年林克銘回想他的17歲,種種的記憶片段被勾起,
而這些80年代關鍵的場景又能與現代中年大叔的生活做巧妙的對比:
曾經意氣風發的少年,兩小無猜、情竇初開的愛戀,
而今卻到了以為永遠不會來到的年紀,
已成了意志消沉的中年,對婚姻卻步、無疾而終的感情。
而不管對哪一個世代的人來說,
80年代含蓄的情感交流,或是現代直接的情慾探索,
愛,都是那麼難以說出口。
但如果透過文字的表達與傳情,不管是從過去實體信紙到現在網路E-mail,
一字一句,訴說內心真實的感受,
愛,或許就會在那字裡行間流動,讓接收到的人深深地感動。
第二次看,更能感受青春是首歌,是一曲觸動靈魂深處的音樂,
是偶然回想起的片段,是此生難以忘懷的畫面。
而在109分鐘的電影中,
對別人來說很可能是一閃即逝甚至不曾留意的,接近尾聲、中年大叔的幾個場景,
但卻在我的心版留下深刻印象,
還因為這幾場大叔的內心戲,而成了喜歡整部電影的原因,
為何就是喜歡?
我想這答案就是在茫茫人海、時間長流裡總會跟某個人對上了眼,
而有了不解之緣,此後日夜思慕、心心念念的就只有他了......
醫院裡白白要林克銘跟她母親王蕾說說話,
也許是久別重逢,也許是不知道該說什麼,也許是記憶裡的她永遠十七歲,
於是林克銘只有深情的凝望,只有欲言又止而起伏的喉頭,只有縮回想撫摸對方的手。
無聲的兩人空間裡,時間依舊靜謐的流淌,回憶好像就在那裡,想摸也摸不著。
當白白和林克銘重回校園後,那一句「妳媽一定會醒過來的」,
或許給了白白重新面對現實的力量,而病床上的王蕾或許也能感知有個人在想念她。
而當大叔與小妹看似年齡差距甚大的交談,「你好幼稚喔」,「妳好成熟喔」,
好像年紀的隔闔已然泯滅,兩個不同世代、同樣寂寞的人展開了對話,
甚至最後那句「我等你回信」,
曾經17歲的林克銘對17歲的王蕾說的,而今17歲的白白竟對47歲的林克銘這麼說。
在那一刻,映在林克銘的眼裡的是曾經那個不肯回頭的少女已轉身回應他了,
這使他原本黯淡無光的眼中有了流動的神采,意識到自己不再是孤獨一個人,
也開始有勇氣能誠實面對自己的感情,拆封了那張被退回的《First of May》唱片,
才會發覺原本以為只是一廂情願的遞出夾帶著信紙的唱片,
其實是兩人交換信物般永恆的眷戀。
由於依然想念,當鏡頭轉到病床上的王蕾快要睜開雙眼,
或許她也會為了心裡一直思念的人醒過來吧......
那麼結局很可能是林克銘與王蕾再續前緣,
或是更大膽的臆想林克銘與白白透過回信交流而發展「忘年戀」,
甚至是林克銘意識到前女友的重要性再度追回,
也可能是再有相知相愛的另一個人住進了心底。
不管是哪一種結局,都留給觀眾無限的想像,
而唯一可以確知的是,當青春的一頁缺憾被填滿了,
就能帶著回憶裡的美好,開展人生的下一頁......
作者: powerbug (RaDiOhEaD)   2015-05-03 23:52:00
對於中年大叔來說、任賢齊的演技及神情十分到位尤其白白從捷運站走出來那畫面,青春回憶湧心頭阿!!!!!
作者: a26513323 (NicePlay極耀)   2015-05-04 00:41:00
這片感覺就是要有那個意境的心情去看才有趣沒那個心情看的話可能會像嚼蠟吧(?
作者: randylee (小東東)   2015-05-04 03:05:00
感覺讓5,6年級看會對林克銘角色比較有感
作者: ShanPan (神秘人)   2015-05-04 09:43:00
其實這部真的要25歲後去看會才有更深的感觸
作者: KhaZixOP (勝賢)   2015-05-05 01:41:00
樓上 我十八歲去看還是感動到差點哭 幸好是白天看
作者: bluepoo (海苔肉鬆麵包)   2015-05-05 14:39:00
第一次看稍微有感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