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網誌版(歌喉讚2):http://goo.gl/49lnKw
圖文網誌版(歌喉讚):http://goo.gl/Cj8N8v
自2006年上映的《舞力全開》,開啟了一系列街舞浪潮,並喚起熱血的追夢初衷;同年迪
士尼也推出相當成功的原創電影《歌舞青春》,音樂、舞蹈與戲劇三元素的黃金比例,創
造出典型的青春歌舞喜劇,在青春洋溢的校園中,無所畏懼挑戰自己的人生,追尋目標與
生活體驗,無非成其招牌。後續也出現不少相似類型的電影,直到2012年上映的《歌喉讚
》,儘管與過往作品精神相仿,透過音樂找到自信與熱情,但已不再只是呈現一般的歡聲
合唱,而是改採別具特色的阿卡貝拉(A Cappella)與電影相結合,形成票房與口碑雙贏
的革新風潮。
打響名號之餘,配合續集風的鼓舞,《歌喉讚2》的推出早是計畫中之事,要讓觀眾聽見
美聲,要讓電影延續感動,主打純人聲的音樂形式,在女力正式宣告:We’re back
pitches.《歌喉讚2》便再次展開那些豐富、具娛樂性的特質了。
延攬原班人馬,《歌喉讚2》進一步開展「美麗女聲」的故事,離開巴頓大學的舒適圈,
前往丹麥哥本哈根比賽,卻遇上前所未見的強勁對手。自首集開始,美麗女聲以招牌美聲
和風格出道後,成為第一個獲得全國冠軍的純女子團體;但之後走光事件爆發,美麗女聲
不幸遭到禁演,三度蟬聯全國冠軍的美麗女聲,可能再也唱不出和諧美妙好聲音;力挽狂
瀾的最後機會,就是贏得阿卡貝拉世界錦標賽。
在就學的最後一年,面對各路高手帶來的極大壓力,除了要找回屬於自己的聲音,也要在
畢業紛飛之際,留下甜美的璀璨記憶。從首集描繪大學新鮮人對於未來的茫然,以及尋覓
愛情與友情的踏實感等,到續集女力昇華的姊妹情誼,女聲的維護與傳承等,《歌喉讚2
》依舊感性爆表,清晰可見女孩們最美的一面,也印證其熱鬧非凡、獨具特色的無可取代
性。
與首集相較下,《歌喉讚2》仍然依循基本的校園喜劇公式前進,同樣搭配大量精彩的阿
卡貝拉演出,製作預算增加下,格局自是放大,首集欣賞角色摸索表演的方向,展現出來
的表演等級,不脫學校舞台範疇;然而,續集則讓女力們成為全國焦點,甚至加入國際競
賽,競爭對手的設定,自然而然也從校園裡的社團競爭,轉變成國與國的阿卡貝拉對抗。
打鐵趁熱的續集作,多半傾向將場面做大,以滿足觀眾胃口,《歌喉讚2》看似也是如此
,但顯得珍貴的是,電影後段愈唱愈樸實,愈唱愈回歸本質,尤以最後捨棄口水歌的老調
重彈,擁入原創歌曲的懷抱甚是典範,即便為呼應畢業橋段和歌手Jessie J主題曲宣傳之
意,仍不失為一種態度宣言,更是自我人生道路的期許,與女孩們互為情感的支撐;形同
片頭演出,表現稍嫌過頭,搞了太多譁眾取寵的雜耍戲碼,卻以為猛藥下得不夠;殊不知
,其實最需要的是化繁為簡,才能重新找回真實的自己。
首集初試啼聲就大放異彩,醉人的音樂、經典的對白,以及無數的肖話,無疑讓當時這部
票房黑馬擄獲觀眾的心,一躍成為流行文化指標,也成就出美麗女聲這個大家庭。首集以
一群超搞笑的小女生震懾全場,均質分配了男女生出場戲份;到了眾所矚目的第二集,一
樣全員到齊,更由女導演伊莉莎白班克斯(Elizabeth Banks)執導演筒,毫不客氣地將
戲份幾近全數給了女孩們(更加入承先啟後的新成員),女力終能盡情釋放,首集的男孩
「痞子幫」,在續集裡頭從競爭對手化身成最佳後盾,明顯可見一斑。
也由於女性主權在手,犀利的反諷意味,亦不時流露其中;開頭意外裸露下體,荒唐淪為
新聞媒體的冷嘲熱諷,批評女生(聲)的生理與社會觀感等,非戰之罪的劣勢,無異於時
下女性的殘酷窘況;一句「全世界都討厭美國」的對白,團員卻是來自世界各地,形同聯
合國般有志一同,自傲中不免滿滿自嘲;最值得稱道的是,片末女聲新舊團員共襄盛舉大
合唱,道盡女孩團結力量大的無限可能,更傳遞出一脈相傳的可貴,使樂(影)迷笑聽(
看)樂章,《歌喉讚2》實為簡單卻又不簡單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