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記者與政治,選戰風雲

作者: Nysel (  以後, )   2015-05-26 00:22:36
圖文並茂網誌版:http://www.shandixme.com/2012/02/ides-of-march.html
記者與政治,
有時是魚幫水,水幫魚,
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George Clooney是好萊塢眾所皆知的政治狂熱者,甚至已到了哪天突然代表民主黨參
選也不令人意外的程度。不過,與其像阿諾一樣淌了政治的渾水搞得一身腥,Clooney
更巧妙而聰明地,將他熱愛的兩個領域──政治與電影結合,不僅名利雙收又能實現
當個政治家的心願,可說一石二鳥之計,何樂而不為。
由George Clooney執導的The Ides Of March(譯:選戰風雲)改編自同名舞台劇,或
許正是此故,本片劇本工整,符合了三幕劇的原則,起承轉合攤開來看清清楚楚,甚
至可以拿我最愛使用的四個字來歸類此片:成長電影。是的,人生就是在什麼雞毛蒜
皮的小事上都可得到領悟,遑論政治這種治國之道。整部電影的主軸,正是年輕政客
的養成,如何從一個天真有理想更有才幹的青年,變成不擇手段、奸巧用計的政治人
物。
為將一開始的天真到最後的世故做出精巧對比,Ryan Gosling表現不俗。2011年簡直
是他的大運之年,除了各方影展評價極高的Drive(譯:落日車神)外,更有娛樂性與
品質兼具的小品Crazy Stupid Love(譯:熟男行不行)。雖早在2007年就以Half
Nelson(譯:我的左派老師)入圍過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但當時名氣不大的他,在名
氣指標大於演技的影視學院協會票選中不免吃下敗仗。就他的明星氣質和演技,再累
積一些名氣與人氣,三五年內奧斯卡入手是指日可待。
雖然本片實力派演員雲集,如飾演競選團代表Paul的Philip Seymour Hoffman、飾演
打對台的敵手Paul Giamatti等都恰如其分。唯獨飾演記者Ida的Marisa Tomei真正讓
人驚艷不已。這個戲份不算吃重的角色卻是每每出場皆是關鍵。
Ida首登場的酒館三人對手戲相當精采,成功形塑了Ida作為記者對獨家情報的企圖、
Paul作為競選團當家,深諳對付媒體的世故手腕,以及Stephen那深信自家候選人能改
變國家的天真理想。年輕的Stephen相信自己正為理念奮鬥,卻被Ida狠狠澆了冷水,
殘酷道出事實上不論是誰當選,老百姓們上班的照上班,吃飯的照吃飯,世界終究不
會因為哪一方敗選而崩毀。反觀Paul,雖看似對Ida閃爍其詞有所保留,卻懂得在人後
對她略施小惠,如此一來Ida獨家入手,Paul也可享有媒體資源,兩全其美,正是魚幫
水,水幫魚。
對照兩場Stephen與Ida單獨對談的戲更是有趣。先是既是對質也是求證的橋段,被暗捅
一刀的Stephen被逼急了不惜套起關係,說著妳不是我朋友嗎?我給了妳這麼多消息線
報,妳怎麼會如此對我?Ida冷漠回答你給我獨家我替你在報紙上美言幾句,你對我好
不也是因為我是記者嗎?比起天真無邪的Stephen,老練的Ida深知何謂逢場作戲,各取
所需。換到下場對手戲時,Stephen已經歷風風雨雨,不再是當時那個理想青年,當Ida
又彷若雲淡風輕,笑咪咪的說,別這樣,難道我們不再是朋友了嗎?只見Stephen面無
表情冷酷的回答:妳是我最好的朋友。雖然嘴上說著是朋友,卻畫清媒體所能觸及的
界線。
Clooney僅用三場戲,便成功塑造了記者與政客間的微妙關係。儘管與Clooney早先同樣
以政治為題材的作品Good Night, and Good Luck相比,本片格局相對較小,卻也透過
人與人間的利益鬥爭,顯露了政治和媒體間不同的關係面向。
作者: BGrap (hㄒㄈ工程師)   2015-05-26 02:46:00
這部讚,原來也是克魯尼導的。Ryan Gosling 電影中最愛這部
作者: be11eaya (台中狂派李奧納多皮卡丘)   2015-05-26 10:30:00
這部好看
作者: jpopgirl (落下 一吻 嘆息)   2015-05-26 12:27:00
好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