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威尼斯的愛麗絲 Alex of Venice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15-07-14 14:48:03
每一個世代的影壇都有不同的女神,我特別偏好與我同一世代的,可以讓我血氣方剛時看著她揮灑青春、在我面對事業與家庭時看著她一起面對(或是等我中老年看著她一起面對中老年焦慮?這以後再說)。
十年前在好萊塢以尖叫女王路線發跡的 Mary Elizabeth Winstead,演了十年的青春玉女、火爆辣妹、或是英雄的女兒,不知不覺也邁入了三十大關。繼三年前演了青春尾巴瘋狂酗酒的 Smashed《醉生夢醒》後,這回以 Alex of Venice 《婚姻危機》正式挑戰中產家庭的三十歲青年生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0_JydvJ9-I
威尼斯的愛麗絲,新女性的老家庭課題
Alex of Venice 這片故事很簡單,宇宙很小,就是 Mary Elizabeth 飾演的環保律師與她的家庭成員們,面對各自的理想與共同的家庭現實,各自努力也一起努力找到出路。故事主軸當然從女主角 Alex 的視角展開,她年紀輕輕生了孩子、完成學業、考上律師投身環保,家有相妻教子的好老公,有年老仍帶著理想奮力一搏的演員老爸,還有個青春憂鬱的兒子。這和幾十年來美國男性中產階級菁英的郊區家庭電影,多麼神似?只是男女顛倒過來而已。
開場沒多久,由導演 Chris Messina擔綱的老公就向一家之主攤牌了:「我受夠了,我為了顧家犧牲了那麼多,我要離家尋找自我。」每一句都似曾相識地赤裸裸血淋淋,彷若 35 年前的《克拉瑪對克拉瑪》重現,只是這回男女對調而已,短短一段就充分表現這位導演在每一段日常戲碼中的平凡張力。然後先生離家,一家之主 Alex 事業家務兩頭燒,飯煮不好孩子照顧不好家事管理不好,連事業都連帶出現一點危機。
一個人罷工,全家每個人都亂了,尤其家有一子要照顧,一定要犧牲大家的一部分事業抽身陪伴,當週日也埋首案卷的 Alex 與需要專心排戲的爸爸都開始焦頭爛額時,願意犧牲一下事業的妹妹 Lily(由本片編劇 Katie Nehra 演出)及時回到老家救火,讓兒子在親情缺口中有個自由奔放的阿姨陪伴。每一段兒子 Dakota 與 Lily 阿姨出去玩的陽光與雀躍,攝影都相當迷人,是屬於本片這家人「陰霾中的希望」。
而屬於女主角 Alex 的鏡頭,除了她與家人和同事的相處外,她一個人的獨角戲都是「迷惘」的移動,不論是開車、是走路、是下班、是散步、是田野踏勘,鏡頭都有點殘忍地拉長時間,讓 Alex 不論在都市、街道、鄰里、樹林中的走動,都像是在迷霧中徬徨地不知所措,臉上有些許衝突的思考,卻更多挺直腰桿的壓抑。
Mary Elizabeth 演這種單鏡頭長時間移動的身段,很厲害地自然豐富卻又低調壓抑,她走的戲路不是戲劇化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或抿嘴糾結,而像你我許多人一樣二話不說就把責任扛下並體認責任,一肩扛下的完美外表下可能有點不知所措、可能有點認命、可能有點不平、也可能甘之如飴,並沒有很明顯偏於哪一邊,而是多種情緒複雜地輪番上心頭。
迷惘什麼呢? Alex 和很多傳統美國一家之主都一樣,和你我許多打拼事業的年輕知識分子也很像,從小我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專長努力一步步向上爬走上成功之路,但主外的學業事業之成功,未必能拿來主內,因此 Alex 身上匯集了多種課題,包括工作狂與顧家、知性硬身段與感性軟身段、壁壘分明與圓融、完美主義與妥協,都要在這次丈夫出走家庭崩塌之際,給她重新思索一次。
支線,隱喻家庭處境
本片的支線有三條,一大兩小,大支線是 Alex 自己投身的環保官司,要對抗度假村建設對溼地的破壞,經典金句是「一個物種毀滅時,就是下一個物種毀滅的前兆,是所有物種一起維繫了這生態」。這完全就是她自家的寫照:是全家每個人一起維繫了這個家,有演員老爸帶著兒子讀書作功課、有家庭煮夫打點大小家務、有回家救火的妹妹給孩子帶來新活力、由 Alex 自己當律師賺錢養一家大小... 任何一個人倒了,其他人都一個個要瀕臨崩潰,需要找到生態的新平衡。
這條支線甚至還加了個段外遇,讓獨守空閨的 Alex 陰錯陽差與法庭上的敵人 - 起造度假村的企業家來個一夜情,首先發現壁壘分明之外還有看見別人的機會,這度假村企業家雖然正在破壞百年生態,但他看見的是十年的就業榮景、讓當地許多窮苦孩子有機會成家立業。當然這種企業家身段是夢幻了點,他是不是真的這麼善心倒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給 Alex 驚訝的啟發,並學習現實的妥協。
這段一夜情的金句則是 Alex 自嘲「我這輩子只上過一個男人」企業家神回「那你現在的第二次探索,一定很新鮮有趣,不像我們都已經玩膩了」。 Alex 人到 30 歲才發現自己只有事業這一半成功,另一半家庭與親情簡直從沒訓練成長,不過就算是現在才開始,何嘗不能是段充滿驚喜的冒險旅程?
小支線一,是兒子 Dakota 的學校生活,很苦悶壓抑,恐怕和在家裡見不到事業狂媽媽、爸爸又崩潰離去脫不了關係;媽媽接手了,行禮如儀按表操課卻打不進兒子心裡;直到阿姨 Lily 接手帶他偷偷蹺點課才打開心防,不過媽媽 Alex 能不能接受蹺課並看見這出口,則是她的完美主義之考驗。
搭配上 Alex 的環保官司支線,也有金句「我們要為下一代留下什麼?一個漂亮旅館、還是一塊豐富的溼地?」搭配上孩子孤獨一人走過沙灘的身影,事業狂媽媽能為家庭留下的是什麼?是好的物質收入、還是日常的幸福親情?兩者不可兼得嗎?
小支線二,是演員爸爸排的契柯夫劇作《櫻桃園》,櫻桃樹就是那美好,但在這無情的社會變遷中,櫻桃園大宅裡的主人們頻遇挫折力不從心,一不作二不休變賣家產砍倒櫻桃樹一走了之,只剩演員爸爸飾演的老管家留下來繼續守護。
當然 Alex 一家的故事並不像《櫻桃園》這樣走向分崩離析的悲慘結局,但 19 世紀中俄羅斯貴族和 21 世紀初洛杉磯威尼斯中產家庭面對的問題,如此似曾相識,都在庸碌的物質上考驗家庭成員調整自己面對困難的恆心與信心,在這一家 Alex 熬了過來留了下來,丈夫終究離家而去,不是什麼兩人走了一遭成長後重新攜手的圓滿結局,卻更添三分寫實,畢竟破裂的家庭還是要打起信心走下去。
模糊的結局、缺席的結局
談到結局,本片一路在平凡中扣人心弦整整八十分鐘後,才赫然讓我們發現就到結局了!結局就收在演員爸爸演出《櫻桃園》謝幕,並由初嘗戲劇的兒子若有所思地點破「過去的人和現在的人都面對一樣的問題」,就這樣結束了,許多線似乎都有點草草了事,包括我們可能一直期待丈夫出走回來後的大和解也沒有(或算是有,但和解完照分不誤),與 Alex 一夜情的開發商那線也戛然而止,這場環保對開發的官司也沒得到什麼圓滿結局,兩人間互相傾聽的不同價值也沒得到什麼昇華。
是呀,整片什麼昇華都沒有,儘管從一開始本片就像個「追尋之旅」一般的勵志電影,但勵志到最後什麼好結果都沒有,一開始的壞徵兆到最後幾乎都變成壞結果了。唯一的昇華,可能就是 Alex 牽著兒子的手走在威尼斯街頭繼續過生活,和電影一開始 Alex 突然扛下家務重擔牽著兒子上學去,看來並沒有什麼不同。
當然還是有不同,成長的只是 Alex 面對生活挑戰的態度,這挑戰一點也沒減,也沒因為她的成長就得到什麼天降下來的美好突破,而只是讓她認清現實做好心理建設繼續走下去而已。這是個有點模糊、帶點希望、卻又令人有點意猶未盡搔不到癢處的結局,看著片尾字幕跑起來真令人有點悵然若失...
不過這也讓我回頭想想我對「結局」的既有期待,彷彿片頭一定要有挑戰、片中一定要有成長、片尾一定要克服挑戰達致圓滿。不過本片就不是這樣,只把故事切在一個段落,就讓我們帶著未知期待 Alex 一家人繼續走下去,對同樣 30 歲的我們每個家庭,都是同樣的長程挑戰,不會在短期內看見結果或結論。
整體而言,這部電影讓我很驚艷地自然而流暢,看的時候知道它的主題,卻不會感受到一個明顯的起承轉合之故事結構,就只是一幕幕都跟著很入戲,然後不知不覺八十幾分鐘就過了;也看得出來那幾條環保官司與契柯夫舞台劇的支線一定是要隱喻什麼家庭處境,但又看不出來一對一比較的明顯痕跡,甚至硬要比喻都不那麼容易直接比喻出什麼哲理來。與其說是隱喻,還不如說 Alex 與演員爸爸在認真的事業生活中心有所感,不自禁地投射回他們的家庭生活。
最後,就女主角 Alex 的表現而言,我想這部很容易拿來和 Julia Roberts勇奪奧斯卡的舊片《永不妥協》比較,同樣是環保律師,同樣是忙於工作疏於家庭,同樣有求去的老公與咬牙承擔,只是《永》片偏重環保律師事業而《威》片偏重家庭而已。要比起 Julia Roberts能拿奧斯卡的高調戲劇化精采演技, Mary Elizabeth 走截然不同的低調寫實演技,更多壓抑與承擔、更加自然而多面、也更多複雜思緒衝突共存,完全是獨立電影的路數。
翻一翻 Mary Elizabeth 這幾年主演的片單,的確已經漸漸轉向獨立電影,而且評價一部比一部好!看來可以期待下一個十年繼續看她表現我們的各種青年到中年課題。
http://i.imgur.com/nYPRk45.jpg
作者: KasmirLo (科科科~)   2015-07-14 20:38:00
感覺不錯 有點想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