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版~ http://www.moviemovie.com.tw/forum/hot/55/viewthread-978.html
早期師從香港知名導演陳嘉上,林超賢算的上繼承了90年代港片原味的導演之一,從
08年的《證人》開始,幾乎以一年一到兩部的速度在產片,有趣的是,每部片也幾乎都是
兩個字命名,從《線人》、《火龍》、《逆戰》,一路到這兩年的《激戰》、《魔警》。
而不只產量高,林超賢電影的質量也都維持堅挺,雖稱不上部部精良,但在這短短幾年,
林超賢也算的上建立起了一套屬於自己的獨特港產片。
我不算是林超賢的影迷,但算的上是多年來養出來的忠實觀眾,他的電影我不是每部
都愛,但也幾乎都不會錯過。也所以,這一次的《破風》也順理成章的成為我待看的電影
之一。
然而令人難過的是,在《破風》中,我看到了彭于晏的賣力衝刺、車鍊與雙輪的激情
磨擦以及場外觀眾的熱血高亢,但我卻沒有看到身為導演的林超賢表現出該有的成熟穩重
,導致《破風》看似情緒激昂,但整部電影有如一發貧乏的煙火,碰!的一聲,好似熱鬧
,但其實沒給觀眾留下太多東西,過眼即逝。
運動勵志電影算的上是電影的長青題材,既然長青,就代表其套路已成,難出新意。
而林超賢兩年前的《激戰》雖然沒有跳脫太多框架,但主演表現出色、角色描寫打動人心
,仍舊將這部可預性很高的電影拉高到值得給予掌聲的程度。原本也很期待在《破風》裡
,可以在一次看到林超賢對於運動勵志片的精準掌握。
誰知結果一出,可惜啊可惜。
《破風》讓我最反感的就是"虛張聲勢"。影片的節奏就如片中的各路車手一樣,從
電影一開始就一股腦的往前衝。整部電影就是一場接著一場的自行車大賽串接在一起,這
在預料之內,朗霍華的《決戰終點線》也是遵循這樣的套路,競速電影要看的本就是一場
場扣人心弦的速度與激情。但在《破風》裡,林超賢似乎不願意放棄太多的大場面的畫面
素材,一場場的比賽戲安排的密集程度之高,多到令人難以喘氣,除了造成視覺疲勞,本
該重要的劇中人物描寫也因此壯烈犧牲。
觀眾在乎的,不是車手的比賽,而是車手為了什麼而比賽。
在《破風》裡,自始至終都缺少了令人投身於戲裡的動力,我看不到每個角色的到底
為何而戰,為了贏嗎?那又是為何而贏?雖然彭于晏所飾演的仇銘在海灘上向他的母親表明
:"我做的要讓你後悔!"看得出是編導想多深刻描寫仇銘與母親的矛盾,甚至進而講述
仇銘的動機,表明仇銘其實只是想向母親証明自己的能力,但此時影片也演了個大半,早
已回天乏術。
《破風》中為觀眾展示了非常多的漂亮空拍鏡頭,橫跨多國,其中也包括了令人熟悉
的台灣。林超賢就像的拿到新玩具的小孩,使用空拍攝影機用的樂此不彼。雖然鏡頭美景
令人屏息,但僅此而已,少了該有的情緒投入,美景也就停留在眼上,沒有深入心坎。更
過火的是,林超賢在每個大場面的時候,都佐以史詩般的人聲詠唱作為配樂,乍聽之下氣
勢很是逼人。但就是在視覺與聽覺都如此大火快炒的情況下,反而更突顯了林超賢對於小
細節的疏忽。
與其說蕩氣迴腸,倒更像是虛張聲勢,《破風》作為一部以熱血單車競速為號召的電
影來說,這莫過於是最可惜的狀況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林超賢的上一部《魔警》太黑暗,這次風格極其陽光的《破風》反
而讓他水土不服,林超賢似乎迷失在車陣中一般,《破風》裡的每一場戲都有些搖晃不定
,令人難以入戲,而電影名稱取做"破風"想必也是企圖在現實比賽中的"衝破風障"以
及角色的"突破極限"上做出呼應。但在最後,劇中的仇銘破風了、邱田破風了、鄭知元
也破風了,唯獨導演林超賢,依舊困在這陣陣大風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