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腦筋急轉彎

作者: mammonist ( )   2015-08-14 05:46:15
小時候哭著哭著就笑了,長大後卻笑著笑著就哭了
失控的正向思考,總是不經意的襲擊與主宰著我們的人生。
在最初登場人物介紹的時候,主角萊莉先是呵呵的笑了幾下之後,然後哭了起來,Joy和Sadness在這時登場了。但是這兩位小精靈的命運似乎不太相同,接下來的十年間,Joy似乎主宰了控制台,而Sadness責被冷落在一旁,幾乎(或者甚至全部)的事件都無從插手。
在Joy屢次向大家「炫耀」萊莉的記憶總是呈現黃色的時候,照出的整片記憶牆上,九成以上的記憶都是黃色的,然後點綴著紅色(生氣)紫色(恐懼)和綠色(厭惡),唯獨不見代表悲傷記憶的藍色,這時分不尋常。回想我們小時候,總是有想吃糖果吃不到的時候,想玩遊戲被叫去睡覺,或是跌倒的傷痛,或是輸球的低潮,但在Joy的強勢主導下,對應的情緒Sadness消失的無影無蹤。
這部份卻在Sadness安慰了Bing Bong(下文簡稱BB)後情勢有了轉變。BB那想要帶著萊莉飛上月球的火箭掉入了記憶廢墟當中時的失落感,不論Joy好說歹說都無法讓BB再度快樂起來,或者接受「已經不再有火箭」這個事實(在BB仍然期待自己能夠再度回到萊莉的記憶中的前提之下)。但Sadness卻成功的安慰了BB,讓我想到班雅明筆下,站在一個由「過去、當下和未來交疊」的廢墟中的新天使(歷史天使)。過去將被棄置,被遺忘,因為那些記憶不是光榮的,是由一連串壞情緒(Bad
emotion)所編織而成。但是壞情緒無法也難以被拋棄,他是鑲嵌在其他的記憶上的,往回倒帶的Joy恍然大悟,看見了由悲傷所帶出的快樂,快樂是建立在失落後,親情、友情、信任和玩樂(曲棍球)之上的,而非單獨憑空存在的。
而我們的人生未必不是如此,總是被要求快樂和向前的正向人生觀,總是會忽略那些先行於正向之前的倒退。在此倒退我選擇參照賓州大學英語系教授海澀愛在〈拒絕的政治〉中所給的參照,倒退可能意味著許多事情諸如:羞怯、矛盾、失敗、憂鬱、孤獨、退化、受害、心碎、反現代主義、不成熟、自恨、絕望和羞恥。夯步瑯當列出數十種「情感」,無非是希望重新回過頭檢討那個被我們斬斷的情感連結,並且誠實的面對這些倒退的情緒。
「當煩惱越來越多,玻璃彈珠越來越少,我知道我已慢慢的長大了。紅色的蜻蜓曾幾何時,也在我歲月慢慢不見了。
我們都已經長大,好多夢正在飛,就像童年看到的紅色的蜻蜓。
我們都已經長大,好多夢還要飛,就像現在心目中紅色的蜻蜓。」
如同玻璃彈珠的記憶球被摔入記憶廢墟時,我腦海中回檔起這首兒時的歌(這是在透露年齡?),而BB的出現和消逝,讓我再次陷入淚海當中,那躲藏在我們心中的BingBong,已經無法尋回,而我們還需向前走。
影片中,11歲的萊莉總共有五個核心記憶,對應到的是五座島:家庭、友情、信任(誠實)、搞笑(童稚)、曲棍球(玩樂)。而在崩潰之際,依序崩塌的順序為搞笑—曲棍球—友情—信任(誠實)—家庭(搖搖欲墜)。
當萊莉冷眼看著老爸與他共同創造的搞笑招式,卻無以回應的時候,搞笑島崩毀了。當熱情不再時,就連最愛的曲棍球也不再重要。當聽到兒時玩伴(其實他們分開也沒多久)跟他分享那些已經失去熱情的曲棍球故事時(其實我覺得這邊萊莉更像在吃醋),萊莉選擇結束通話,友情結束。而誠信,我相信這部份的描述,編劇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氣,畢竟那種心境上的轉變,和將自己所創造的角色推入深淵,需要多大的決心。最後那搖搖欲墜的家庭(親情),其實是靠著(母親)那不放棄的電話鈴聲所強拉住的,如果沒有手機,我相信家庭的島也會崩毀。
回到在廢墟的歷史天使,班雅明說,歷史天使面向過去,看著這一連串的大災難(single
catastrophe)。這場災難的殘骸堆積在天使的腳前。天使想停下來喚醒死者,並將破碎的世界修補完整。但從天堂吹來了一陣風暴,猛烈的吹著天使的翅膀,至使他再也無法收攏殘骸。這風暴無可抗拒的將天使吹向他所「背對」著的未來,而他面前的殘骸越疊越高直逼天際。而這場風暴,正是我們所謂的「進步」(班雅明,《歷史哲學論綱》)。大概這是我所能想到,最貼近Joy面對記憶廢墟中,那成千上萬他不願放棄(卻無法不放棄)的種種記憶的心態。而BingBong的消逝(我不願意用死亡,因為BB乃萊莉的幻想物,既沒有存在過,當然不會死亡),代表著無情的進步風
暴不斷的將我們的過去和現在截斷,你必須成長。但成長從來都不是忘記過去,忘記歷史,否則落入老馬所說的,「一切偉大的世界歷史事變和人物都出現兩次:第一次是作為悲劇出現,第二次是作為鬧劇出現。」。BingBong沒有被忘記,他被「存取」在Joy和Sadness的心中,即便萊莉再也無法想起BingBong,但BingBong的精神卻會被Joy和Sadness延續,但願。
所以我們要問,BingBong在長期記憶區做什麼?
我的解讀是,他在找尋任何他可能存在,或是出場的記憶。回想BingBong和萊莉的互動,他總是作為一個假想,回應和滿足萊莉一切的期待(縱使那個回應和滿足也是一種假想),但是當萊莉在成長過程中,逐漸有許多不同的角色「填補」了BingBong的位置,取代,或是代言了BingBong。我想到紀大偉〈膜〉中的默默和安迪,看似虛實真假難辨,卻也一切都是虛幻(爆雷?)。BingBong是虛幻的,也是真實的,作為被創造的他者需要被填補,透過Joy和Sandess再次與這個「他者」的相遇,重新反省、檢討那被棄置合遺忘的場景後,期待能再次理解對於萊莉而言,他者又意味
著什麼。
對於被篩選掉的情緒,其實是可惜的,但是也是被期待和慾望的。希望能有續集(再哭一次?)。而最後我想談的,是成長—關於控制台的蛻變。我們可以觀察到控制台分成幾種類型,幼童時的講台形式的控制台,到萊莉父母那種會議桌形態的控制台,意味著兩件事情。首先,是情緒的階段話,從父親和萊莉吵架的片段我們知道,萊莉的情緒只有on跟誰on這件事情。但顯然父親的on是有階段性的,而且針對性(對萊莉,看似嚴重的警報,其實只是要他回房間)。而第二個觀察是,對於成長,控制台擴增這件事情,對應的是情緒的溝通和對話。首先是關於不同的角色,其實有
不同的主宰情緒(媽媽_sadness,爸爸_anger,但我最愛的是貓咪!!),在主宰情緒旁,各司其職,互相溝通來回映出可能的情緒反應。而再成長階段的萊莉,情緒之間的關連根本像是小學教室裡的同儕關係,Sadness被Joy霸凌不提,其餘角色各自為政,Joy像是風季股長兼班長,而Anger像是體育股長,另外兩個我到覺得像是disgust是野口而Fear像王聰明(好跨卡通喔,而且非常主觀,歡迎討論,勿戰)。
作者: cake10414 (Peter)   2015-08-14 06:05:00
推第一句
作者: bee14523 (bee)   2015-08-14 10:24:00
超多人推這部,找時間一定要看
作者: AlicePoker (麗絲撲克)   2015-08-14 12:17:00
推你寫的! 尤其第二句打到我心裡啊
作者: RapunzElsa (Rapunzel and Elsa控)   2015-08-14 12:48:00
推推
作者: cyan09 (一個想要妹妹的變態)   2015-08-14 15:12:00
好像有重複段落哦
作者: queenp (A.N.)   2015-08-14 19:54:00
喜歡你的第二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