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比較好讀唷:http://blog.xuite.net/aliali/blog/345003397
片名:太陽的孩子
導演:鄭有傑
勒嘎‧舒米
編劇:鄭有傑
勒嘎‧舒米
演員:阿洛‧卡立亭‧巴奇辣
徐詣帆
許金財
吳燕姿
林嘉均
阿里表示:說話不算話的大人滾回去。
勒嘎‧舒米的母親想要復耕荒廢二十年的梯田,
他拿起攝影機,記錄下這整個過程,拍成紀錄片「海稻米的願望」。
這支影片促成他和鄭有傑的合作,
兩人將這段故事改編為劇情長片「太陽的孩子」。
◎你聽過這故事
我們經常聽到「如有雷同,純屬虛構」,
然而「太」的劇情涉及土地正義、觀光開發、文化霸權、媒體關係,
只要稍微對公共事務有點認識,相信對這些議題都不陌生。
絕對雷同,但虛構嗎?
(導演認為,在某些人眼裡的議題,在另一些人叫做生活)
「太」敘述在台北擔任記者的原住民Panay因為故鄉的父親病倒,
回到台東後,看著土地的荒蕪以及家人對自己的期待,
毅然決定辭去記者工作,回鄉復育已荒蕪的梯田。
一如所有值得堅持的事一般,Panay奔走的過程是辛苦的。
她受到公機關的消極阻撓、族人不配合、家人質疑、財團打壓等等,這些情節似曾相識,
你可能會想起完全沒有畫面的國防部,
你可能想到網路上說「那有什麼用」的酸言酸語,
或是文林苑事件中立場不一的王家人,
然後是處處可見的,什麼都蓋成百貨公司的財團、建商。
你聽過這故事,我們再熟悉不過了。
◎當一個活活潑潑的好暴民
片中女主角Panay是一名在台北工作的電視記者,
雖然篇幅不多,但導演確實用她的身分反諷了我們的媒體生態與收視習慣。
Panay以原住民的觀點報導社會運動,
這則新聞卻被她的長官抽掉,插入女藝人的花邊新聞。
Panay向長官據理力爭,長官卻反唇相譏:
「我拜託妳,妳又不是剛畢業,是在熱血什麼啦。」
我得說這一段有夠實在。
其後,Panay辭掉工作,返回故鄉投入復育梯田的工作。
復育梯田,需要經費,
Panay看到政府宣傳補助地方數百億的文宣,於是找上鄉長幫忙,
鄉長卻給了她軟釘子,並暗示她不要阻擋財團進駐。
記者出身的Panay,沒有把鄉長明顯的偏頗訴諸媒體。
在稻米熟成之後,公部門卻找上其中一位地主,
說鄉公所遺失了她土地的申請登記,因此這塊是公有地,
他們要把地剷平規劃為停車場。
記者出身的Panay,沒有把政府明顯的疏失訴諸媒體。
因為復育運動的關係,Panay的女兒Nakaw被霸凌,被汙名化,
族人們支持與反對的意見來回交錯,看好與唱衰都大有人在。
記者出身的Panay,也不打算操作更大的輿論來制止反對聲浪。
從頭到尾,Panay都希望能在體制內,透過行政程序克服所有的難題,
最後,開發土地的財團片面背信,
叫來怪手就要往滿是稻穗的田裡邊開,
Panay和族人雖然集結抗爭,但依然被護航財團的警力逐一驅離。
http://e.blog.xuite.net/e/f/0/f/14397248/blog_228015/txt/345003397/8.png
http://e.blog.xuite.net/e/f/0/f/14397248/blog_228015/txt/345003397/9.png
直到Nakaw隻身阻擋怪手的畫面被民眾上傳到網路後,
終於引起媒體及全國各界的關注。
公部門緊急宣布環評違法,開發案即刻停止;
部落的海稻米也快速售罄。
皆大歡喜?或許是。
但導演刻意的安排反映一個現象:
許多事件或運動,在沒有被注意到的時候,
都試過要在體制內改變,或是以行政方式解決。
然而效果通常不會太理想,而且多數人不會看到。
他們會被注意到的時候,往往是一些激烈或戲劇性的畫面,
例如哭著被警察架走,例如女童對抗怪手。
當他們上媒體,被一般民眾看到的時候,就是這種時候。
只有這種時候。
然後有些人會說,唉呀怎麼不照程序走呢、
唉呀怎麼可以違法啊、別讓警察麻煩啊。
這年頭,當一個暴民,並不太難。
◎當一個不像部落的部落之光
Panay談到了自己小時候參加演講比賽,
因為字正腔圓,講話「不像原住民」,因而獲獎,被認為是「部落之光」。
後來Panay回想起來,怎麼會是這樣,
為什麼我越不像是部落的人,卻反而越受肯定?
這當然是漢人沙文主義主導下的文化霸權傾軋。
雖然「太」的故事背景設定在台東的部落,
主角群是原住民,
不過事實上土地正義、媒體倫理、行政不公等等議題,
都不是原住民獨有,反而是台灣甚至全球的普遍現象。
但片中Panay提到的文化問題,就毫無疑問是原民的困境。
Panay以此作為開場,從身份連結土地,
成功地在說明會上獲得學者的支持,申請到了修復水圳的經費。
人和土地,是連結在一起的啊。
◎要持續到電影院外才有用呀
電影中刻意帶了許多的路景,路邊滿滿地立著土地出售的告示牌,
Panay家族的土地也被建商相中,想買下來蓋觀光飯店。
Panay的小兒子Sera一句:「哇塞,人民幣好強」,
直指經濟力量對人們生活的控制(當然,特別是中國的經濟力量)。
土地一直是最原始的政治問題,和所有人都息息相關,
遠的不說,光是這些年在我們的島上就有太多的土地正義議題。
在苗栗大埔,怪手開進農地毀良田收成;
在杉原海岸,縣府違法也要護航財團開發美麗灣;
彰化南部有百頃農業用地,執政者卻一度計畫將它闢為工業區。
當然,這也不是台灣獨有的現象。
亞馬遜的雨林不斷地被變成農地,
加拿大55%的保護區都有違法盜伐林木的情形,
為了經濟,長江三峽無數文物和遺跡成為歷史名詞。
這些問題不斷發生,到處發生,可以預期的,未來也將持續上演。
事實上,開發有其必要性,追求經濟成長也是人性使然,
然而我們應該省思的是,
為了追求經濟,我們要付出什麼代價?
對經濟利益的追求有盡頭嗎?
又,在經濟之外,我們還能擁抱些什麼?
我必須說這些實在不是新的反省,
它們已經被提出很久很多次,
「太」的導演鄭有傑與勒嘎‧舒米再次透過作品提醒人們,
這些現象仍舊存在,依然需要我們共同關心。
在我參加的特映場,映後的座談會中,
有一個朋友分享的話十分重要:
「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喜歡看電影,
在看過很多很棒的電影後,我的內心受到感動,
但是!我們隔天一樣地上班,一樣地過日子,沒有任何改變,
彷彿這一切沒有發生過一樣。
當時的感動是真的,然而只停留在當下。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朋友,看完太陽的孩子都很感動,
可是,希望這一次,你們看完電影回去之後,
從自己能做的改變開始,只要一點點就好,
我們從自己開始改變一點點,慢慢地,這個世界就會變好。」
看完了電影,世界還沒有變好,
那麼,一起來做點什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