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文長]聖母峰-夢想與死亡的交叉

作者: FIREB0Y (Life Is Good)   2015-09-28 11:13:54
文長慎入
這部電影非常難以文字恰當地表達出來,
就如同這場山難幾乎不可能透過螢幕真實呈現一樣。
那為什麼寫?
因為昨晚電影院裡那種觸不到的極寒深入骨髓,
被世界遺棄的足跡旋即淹沒在暴風雪中,
無聲無息,卻如火燒般深深烙下了。
根據1996年史上最大規模的聖母峰山難改編而成(8人死亡),卻沒想到在電影開拍的
2014年,聖母峰大雪崩、尼泊爾大地震,罹難人數(16/18)都駭人地超越了1996。1996
年,歷史上聖母峰最擠的那一年,同時有紐西蘭嚮導RH的隊伍"冒險顧問"、美國嚮導SF
的隊伍"山癡"、印度隊、南非隊和高銘和領軍的台灣隊預備攻頂。在攻頂前的預備訓練
中發生了冰瀑塞車的驚險狀況,在眾人冒著低溫排隊橫越鋁梯之際,"冒險顧問"一名成
員差點摔落山溝。紐西蘭嚮導RH於是召開會議,希望能協調出各隊分批攻頂的理想時機,
而不是大家都擠在5月10日那天,搞得聖母峰上大塞車,徒增眾登山好手的生命危險。不
料所有人各執己見,協調破裂。
"冒險顧問"和"山癡"都是所謂的商業登山隊,意即繳交高達六萬五千美元的團費,嚮
導就能帶客戶攻頂。RH本身是眾所皆知的好手,但他的隊伍中有三人從未攀登過八千公尺
以上的高山;SF則曾創下無氧攻頂的紀錄,(八千公尺以上區
域稱為死亡區域,幾乎沒有人能不靠氧氣筒行動)。即便如此,商業登山隊仍是極具爭議
的。"冒險顧問"隊員能力參差不齊,且每一人就需要兩名雪巴幫手,那天的聖母峰比想
像中還要擠上很多。但當日同樣攻頂成功的高銘和這樣說:「天氣好的時候,聖母峰擠上
百人也不一定出事;但天氣差的時候,就算山上人很少,仍可能發生很大的意外。」是的
,天氣。
部分登山隊員在下午兩點鐘前就完成攻頂,(不可思議!他們全是午夜就出發的!)而不
成文的規定則是:「無論下午兩點是否攻頂成功,都必須即刻下山。」根據"聖母峰之死
"作者(同為當年"冒險顧問"隊中一員)的說法,他下午一點五十七分攻頂成功,在世
界最高峰頂停留不到五分鐘便立刻下山,卻在只容得下一人側身通過的希拉瑞階梯遇上了
大塞車,十數名登山客正在浪費時間和氧氣、排隊等待通過希拉瑞階梯。下午三時下攀到
南峰,這時標高8510的洛子峰湧上縷縷迷霧,一步步向聖母峰頂逼近。天氣不像一兩個小
時前這麼晴朗了。這時,早已完成攻頂的紐西蘭嚮導RH正在協助第二次攀登聖母峰的美國
人Doug舉步維艱地再次往頂峰走去。事實上,D當時的身體狀況相當勉強,而RH違背了自
己的原則和理性。他原先堅持所有人必須在兩點前下山,這妥協讓他們都付上了生命的代
價。
關於這場山難,前後共有四批人馬相繼出書重提舊事。但無論如何,就像歷史是得勝者寫
下的一樣,山難也是由倖存者定調的。說到這,我們不得不提人體在海拔八千公尺以上受
到低壓缺氧極度壓迫的生理反應,失去意識、判斷力和行動能力正是其一。活下來的人各
執一詞,至於亡者,他們的故事又是甚麼呢?他們真正經歷過的,除了極地氣候帶來的極
度殘酷,還有人性的最低底線。當隊友說我下去拿氧氣瓶給你,除了只能信任,心裡是否
也為著心知肚明的去而不返預備著自己的死亡?寒冷是一定的,但是那種孤獨、無援、毫
無盼望,實在令人難以想像。我們需要知道的是:「無論擁有多少資訊,都不可能還原現
場,只能做為參考。因為死者無法為自己發言,即便是倖存者也力有未逮,而其他人當時
不在那裏。」
繼續閱讀:http://liebechunyu.pixnet.net/blog/post/372886549
作者: simonohmygod (曼聯魂)   2015-09-28 11:53:00
協調並不是所有人各執己見並協調破裂只有南非隊不願協調而已當初協調完5/10要攻頂的是rob跟fischer的隊伍只是後來才又多了一個台灣隊另外 登頂4次的是rob...fischer只登頂過1次
作者: alista (諸神的黃昏)   2015-09-28 12:00:00
不過南非隊後來也沒在那天登頂,比協調中只多高銘和三人重點終究是暴風雪,晚五小時來,就是Happy End
作者: FIREB0Y (Life Is Good)   2015-09-28 12:47:00
謝謝提醒 已更正fisher的部分
作者: discoveryray (chih)   2015-09-28 12:48:00
繼續閱讀是啥鬼啊
作者: nadekowang (庫特わふ)   2015-09-28 13:10:00
看完後 我覺得人要量力而為啦不過照電影演出Doug算是為夢想而死吧
作者: kim79923 (Kim!)   2015-09-28 13:46:00
另一邊提出的說法是 商業團帶太多雪巴上去才塞車
作者: qwaszx1793 (月雪)   2015-09-28 14:08:00
史考特在哪裡死的? 我好像沒啥印象...
作者: a9a99 (有個人來愛還是比較好)   2015-09-28 14:32:00
這些犧牲太不值得了
作者: simonohmygod (曼聯魂)   2015-09-28 14:43:00
fischer死在balcony上方 8400m處
作者: qwaszx1793 (月雪)   2015-09-28 14:50:00
啊 應該說怎麼死的 抱歉= =
作者: simonohmygod (曼聯魂)   2015-09-28 14:53:00
缺氧跟可能有腦水腫
作者: qwaszx1793 (月雪)   2015-09-28 15:21:00
了解
作者: Babybettyya   2015-09-28 15:34:00
一點十七分不是五十七分吧
作者: piapiachou (piapia)   2015-09-28 16:58:00
費雪死於高山症!
作者: ldryu (要開心)   2015-09-29 02:39:00
2點以前下山,是不成文規定嗎?不是因為安全問題嗎?那如現在去登聖母峰的話,還有此規定嗎?
作者: birdy590 (Birdy)   2015-09-29 16:48:00
沒有規定 只是個經驗值 時間拖太長體力和氧氣都不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