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址:http://goo.gl/c3WMVv
【影帝哲學家】文青大叔陳建斌 初執導電影探複雜人性
「我認為挫敗、失敗、困難這些東西,才是生活的本質;生活的常態,譬如說乏味無聊,
這個才是生活的本質,成功那種狂喜,只是生活中非常短暫的閃光。」陳建斌說的這番話
,恰恰反應了他前些日子的心情。
風光三金後遭電影禁映危機
去年(2014)陳建斌是第51屆金馬獎最風光的得獎者,破金馬歷史紀錄,拿下最佳男
配角並且以導演處女作《一個勺子》拿到最佳新導演和最佳男主角,一人獨拿三大獎,一
時之間,陳建斌受到廣大矚目,正當外界引頸期盼《一個勺子》挾著高人氣上映時,此時
卻面臨到最大的危機…
片中主要演員之一的王學兵涉嫌吸毒,大陸原訂五月一日上映的電影,面臨重拍,上映日
期也無限延期(編按:大陸劣跡藝人禁令,台灣播出為原版),聽到消息的那一晚,導演
陳建斌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一整天,吃不下飯也睡不著。
「我覺得很意外,以為有人跟我開玩笑,我覺得很痛心,但是也就僅此而已。我改變不了
這個事情,我也就選擇等待,耐心等待只能如此。」
於公,身為一個導演,陳建斌必須對《一個勺子》負責。被迫刪剪王學兵的戲份後,電影
想要傳達的精神,不能少。因此陳建斌得要打起精神,全心投入改劇本,拍攝當時的季節
,地物全都不同了,補拍的難度可想而知。
於私,陳建斌與王學兵是中央戲劇學院的老同學,有20多年的老交情。對於老朋友糊塗
犯錯,陳建斌覺得痛心,但他說:「我到今天為止,我心裡沒有一點責怪他,如果我為了
這個事情責怪他,那麼以前那麼多朋友,沒有條件的幫助我,我又應該怎麼對待人家呢?
人家幫你的時候,你就說他特別好,當人家遇到困難錯誤,馬上說他們是壞蛋,我覺得這
個太可笑,這個我不能理解。」
陳建斌:好演員必須了解人性
不以偏概全,也不因為單一事件論斷人,來自於陳建斌對人性的了解。他明白人的複雜多
異性,「我覺得人做什麼事情,都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他才是人,所以他才是活生生的人
」陳建斌在採訪時,不時蹦出許多富有哲理的話,眼前的他,像是個文學老師或是哲學家
。陳建斌:「如果不做演員,我願意當個作家」他承認自己是個宅男,最大的樂趣就是窩
在書房看書,平常他也寫詩創作,也能寫歌譜曲。他說自己從小就是文藝青年,在書裡他
明白人性,這也大大影響陳建斌的表演方式。
「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平凡的小人物,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人物,他們都是正常的人
,總不會因為他是皇上,他就每天晚上不睡覺,他也會生病,他難受的程度,跟你難受的
程度是一樣的。」陳建斌這麼說,因此不管是《喬家大院》的喬致庸、《三國》裡的曹操
、《甄環傳》裡的雍正,這些所謂的”大人物”,陳建斌從人性看人物,因此演活角色,
不是單單呈現人物的霸氣,更多的要靠一個眼神,一個小動作,告訴觀眾,不管是大將軍
還是皇上,本質都是人,如你我一般。
大器晚成 陳建斌苦熬龍套角色終成大腕
45歲的陳建斌,外表比實際年齡成熟許多,也許是來自年輕時的歷練:「有一句老話,年
輕時候吃的那點苦,不叫苦。你摔跤,有點苦痛失敗,那都是好事。」
陳建斌中央戲劇學院畢業後,當同班同學李亞鵬、王學兵,都已經開始在戲劇上嶄露頭角
,小有知名度,陳建斌卻還在等待機會,後來他考上中央戲劇學院的研究所,那段時間他
沒錢,沒有演出機會,甚至下個月的房租繳不出來,還得跟家裡伸手要錢,那些等待的日
子裡,他也沒想過放棄,他把自己埋首在書裡,大量閱讀莎士比亞等劇作家的作品,生活
越艱困,越得埋頭練功。
「我二十幾歲的時候,別人都已經做演員很成功,可是你沒辦法,你還在讀書,那個還不
叫困難嗎?那就是生活中最大的困難,我非常痛苦,我沒辦法改變命運的走向。」年輕時
的不順遂,走過谷底,現在的陳建斌對於困難、或是生活中的不如意,總能淡然處之,最
常掛在嘴邊的話是「困難才是正常的,所有的困難在我覺得都是正常的。」
初執導電影《一個勺子》拍農村小人物 講複雜人性
「從很早的時候,從我還沒有進入這一行,就有這個想法,想拍電影院裡看到的那種電影
。」陳建斌的導演夢,從10幾歲開始,這個夢想如同種子,深埋在心裡。這些年,演員經
驗的積累,讓種子逐漸發芽,年輕時的不順遂,則成了養份,當他看到適合的故事《奔跑
的月光》,他知道該是實現夢想,讓種子開花結果了…
「我做演員的時候,我發現很多人,就是用他的家鄉話在演戲…譬如說香港電影說的是粵
語,台灣電影說的是台語,演員在說自己的家鄉話,非常自如,人就變的就像他自己。我
十幾年的拍戲生涯中,沒有用我的家鄉話演戲,我覺得特別遺憾,我想要有機會,用我的
家鄉話演這個電影。其實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說的我的家鄉話,故事背景放在西北的農
村,我就等於完全回到了我自己最初的那個狀態,還時候還沒有受教育當演員,我覺得那
個狀態,離真實的自我最接近」
七歲以前陳建斌生活在新疆的農村,電影設定的故事背景,呼應了他的童年。電影的主人
翁拉條子,是個純樸老實的農民,不過是分塊餅給一個勺子(編按:勺子就是西北話中的
傻子之意),這勺子卻再也攆不走,這其中發生的大小事,讓人最後不明白,誰才是勺子
?電影想傳達複雜的人性,和大環境裡小人物的悲喜,而這勺子,可能也一點像陳建斌一
路走來的縮影,因為喜歡演戲,傻傻的等待,傻傻的往前走…
金馬獎上陳建斌的得獎感言,讓人印象深刻「我已找到愛你的秘訣,永遠作為第一次。不
管是生活還是藝術,秘訣就是,永遠作為第一次!」
不論是15歲那個愛看書的文藝青年,還是45歲開始當導演的陳老師,年輕時的低潮,讓他
在絕望中洞悉人性。一路走來對於藝術的強烈喜愛堅持,成就了今天的陳建斌。他永遠把
每次演出當做第一次演戲,勿忘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