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Ewwww (阿爾肥肥)
2016-04-04 19:51:22貼近靈魂的人,就不害怕死亡。
看完預告後,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堅決,知道自己非看這部不可了。
為了看它(畢竟錯過了檔期),前前後後花了7個小時,卻覺得非常值得。
說起預告,樂聲令我聯想到蘇打綠的<他舉起右手點名>,雖然不能說相似,但直覺性地就將兩者連結起來了。恰巧歌詞的意境也與這部片的故事背景相呼應。
劇中除了主要對話外,有很多背景的聲音都沒有翻譯出來。我只懂非常淺薄的德語,而某些沒被翻譯的單詞或句翻出來可能使字幕有點混亂,但聽懂後卻有種身歷其境的感覺。
片長整整107分鐘,很多時候鏡頭是跟在主角的後頭走。晃動的畫面並不使我感到不舒服,反而使之更具張力,就好像我也隨著他走過那片煉獄,能感受雙腳走在沖過水的水泥地。罩著巾,怕的是空氣中存殘的Cyclon B,還是不願吸入死亡的氣息。
這是一部匈牙利電影,裡頭的主角飾演一位被抓進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匈牙利人。在集中營裡他獲得了一個職務,送人去毒氣室裡沖沖澡,沖完後處理屍體刷刷地板什麼的。一次次送走認識與不認識的人的性命,如果麻痺了,似乎也沒什麼。倘若仍有一絲情感一抹情緒,這樣的苟延殘喘簡直生不如死。可是,他知道反正自己也難逃一死。
微弱的喘息聲,一個倖存的男孩。捱過了致命的毒氣,卻在醫師使了點力的手裡,送命。主角見證了來龍去脈,並堅持要安葬男孩。從片名猜出端倪,男孩是他的兒子。於是他到處尋找拉比(祭司),四處奔走毫不在意自己的安危(即使我很納悶為何集中營內能並存高壓的管理和高度的自由),奮不顧身只求將孩子好好地安葬。
照理說看到這應該要被這樣強烈的父愛所感動才對,也許是我的預設立場吧,總覺得他看得還不夠開。成千上萬的屍體每天每天來來去去,焚化後鏟入湖,這些甚至都是他的工作,難道不該有點體悟嗎?在這裡,能存活已是萬幸,還奢求什麼?
只是,每當他面對那孩子時,並未流露出失去至親的痛苦。沒有任何淚水交織的畫面、沒有任何撕心裂肺的哭喊。
直到他們隊裡準備搞叛變,他被派遣到女囚們那拿取炸藥粉,卻在回來的途中為了追逐一位拉比而弄丟了。誰都能感受到他隊友的憤怒和絕望,一切都功虧一簣了。
一直到,他的熟人再度認真地告訴他:『你沒有兒子。』,我才確定那的確不是他的兒子。突然間,他荒唐的行為和鑄下的滔天大錯似乎都可原諒了。因為他確實是瘋了,準確來說是他徹徹底底地崩潰了。日日夜夜的精神折磨,他究竟還剩下什麼呢?那孩子同他非親非故,他為何執意要送行呢?
或許就是這樣的毫無理由、這樣的一念之間、這樣的不合理才能突顯他決心之強烈。他想安葬的,究竟是那男孩,還是他自己,還是所有身在集中營裡的人呢?
『你為了一個死人犧牲活人。』
『我們早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