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電影院的看法比較不同,
原Po的論點說實在的沒有很重要,
回文的方向也很亂,
賺錢的手法百百種,
現在劇院過度的商業包裝,
讓人忘記它原本的樣子,
即便如此,
不尊重電影藝術產業,
文字輕蔑的感覺還是讓人很不舒服。
因為電影呈現的方式讓我們都很方便取得,
忘記他原本應該有的重量。
我先拿音樂來講好了,
音樂一樣可以在家聽聽MP3放放CD就可以了,
你真的覺得幾千萬的音響,
可以比得上陳奕迅在你面前唱歌嗎?
這也是為什麼劇場表演藝術、歌舞劇無法取代的原因,
現場表演的能量,是影像無法複製的,
這也就是大家一定要進劇場的原因。
電影其實也是同道理,
只是因為方式變得容易很多。
但不等於,他不用存在。
電影,對我來說等同於戲劇。
是由導演、演員、藝術設計群、工作人員、觀眾所組成的,缺一不可。
演員的表演情感都是真的,只是是透過影像紀錄的方式來重現,
這並不表示他不真實,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愛看電影的原因。
戲劇的淵源有很多種說法,
有一種說法是源自於宗教祭祀、儀式、慶典等等,
可以說明人類是群聚的證明,
這點非常重要,
因為這群聚大家共同餐與一件事,共同參與演出,
演變成為現在的劇場,
因為科技的進步,
再演變成為電影院,
這一切都是有來由的,
在一個鏡框式的舞台上,有演員、有觀眾,
這樣就是一個劇場最原始的樣子。
對電影來說,
他的現場是指電影裡的世界不是指片場,一樣是在螢幕上,
有演員有觀眾,
這樣就是電影。
電影院就是在模擬電影世界裡的樣子,
以現在的科技是透過畫面與聲音,
但因為取得容易你在家一樣可以模擬出,
一個螢幕、喇叭,觀眾,
就以為可以不用電影院的錯覺,
當然你說你超有錢設備超好,
一個imax螢幕在你家,7.1聲道,
然後自己看電影,
但我相信那個感覺還是沒有,
和很多人一起看電影的感覺來的好,
其實這樣的概念不就是跟以前中國人養戲班的概念一樣,
邀請大家到家裡可以隨時看到戲,
重點是人,而非電影院本身。
我前面就提過的,
會演變成這樣,
是因為人是群聚生活的,
不過我沒有遇過有朋友在養電影院的,
如果有一定要介紹給我。
電影之所以能成為世界生活與娛樂的主流,
就是因為他讓戲劇與說故事的方式變得容易,
沒有何時要觀看時間的限制與演出場次的限制,
可以傳遞全世界,
進電影院更可以讓人專注於演出,
當然如果遇到其他沒水準的觀眾這種特例我們不討論,
首映會如果有辦QA也能和導演與演員互動,
製作群也可以看到觀眾的反應,
同時給予回饋,
你真的覺得回饋只反映在票房上嗎?
很多時候要回歸到觀眾本身。
這樣的機會都是很難得的,是你在家裡看不不到的,
電影的凝聚力就是在電影院裏頭,
有一種說法是看電影的過程中,
如果故事能觸動到身體的反應的話就是成功的故事成功的電影,
你會哭你會笑、感動的時候、生氣的時候顫抖大家在看電影的時候,
也可以注意自己的身體語言,
能很多人一起在電影院感受故事的魅力,
這樣的感覺其實很棒,
不僅僅是因為聲光效果好而已。
所有電影都線上直播收費,
然後在家裡看,
我相信那個感覺還是沒有比你去電影院看電影來的好,
這就像,
環遊世界用google map一樣,
還是親臨現場感受一下差別吧,
我之前有聽過姜文的一場講座,
雖然不是在正規的電影院撥他的電影,
你看模擬出聲音與畫面有觀眾這樣就是電影院,
看完讓子彈飛之後有QA,
可以聽到他很多的看法與拍攝的過程,
雖然看電影的環境沒有很好,
因為電影將人聚集起來,
我還是覺得屌打你在家裡看電影阿。
而且以創作者的角度,
能在電影院波自己的作品
能同時看到很多的觀眾看你的電影,
那感覺應該很棒吧!
當然進電影院也不是什麼多高尚的事情,
但不要因為個人沒有文化而降低了所有藝術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