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的反烏托邦電影的刻板印象都集中在這部電影了,無機質的場景、冷色調、禁慾
、過於明顯的暗示。從中段開始就脫離現實,電影變成對資本主義毫不掩飾的批評的寓言
,例如做為獨善其身的中產階級代表的主角為了逃避罪惡感與階級壓迫所造成的混亂,只
專心為自己的房子尋找合適顏色的油漆和健身,「我想他知道自己的位置」菁英階級這麼
評價他。
而菁英階級與勞動階級舉辦的各種派對,也僅是為了給觀眾強烈的刻板印象—有錢人會搞
文藝復興主題跟性愛派對,而勞動階級則是有點小放蕩的一般派對—以及在各種狀況下,
男性對女性的掌控與壓迫。
誠如開頭所說,這部電影充滿太多過於明顯的暗示,即使是我都可以認出每個角色代表的
意義,這使得劇本看起來不太高明。電影結束後給我唯一的謎團與思考就是—為什麼湯姆
希德斯頓會接下這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