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全部都是雷。
在看《年輕氣盛》(Youth, 2015)的時候,我就覺得跟小說《魔山》的設定有點類似。
都是一群喊有病痛的人集結在瑞士的大飯店裡。
如果我沒誤會的話,可是《魔山》談的是大環境的風潮,各種思想理論在與世隔絕的瑞士
大飯店討論,彷彿跟正發生的戰爭無關,更顯得諷刺。
《年輕氣盛》在討論的是每個人生發展階段會發生的問題。
整部片的背景是在綠草如茵的山莊,在充滿生命力的環境,主角 Fred 及 Mick 要面對的
卻是年老及死亡的問題。 除了生死問題,還有想突破自我的年輕人、失去火花的老夫妻
、質疑自己吸引力的女人。
這些問題都指向:我這一生到底在幹嘛?
Jimmy 扮演希特勒失敗得到一個體悟: 要在懼怕(horror)還是渴望(desire)當中做
選擇,我選擇渴望,因為這才是讓我們活著的原因。
Mick 在自殺前也告訴 Fred 說,情感(emotions)不會被高估,情感是我們僅有的東西
。嗯,所以導演想說的是人生到頭來最寶貴的就是擁有渴望,以及隨之因渴望伴生出的情
感?可是又有一段喇嘛升天的畫面,正好接在希特勒的後面。不是當心中沒有懼怕、渴望
、情感…才可以達到打坐升天的境界嗎?
還有,最終這些病人有沒有從魔山中痊癒呢?答案是沒有。
因為問題只回答了一半。雖說生與死的問題幾乎關乎人生哲學,但導演只回答到時間性的
問題,也就是「過去」與「未來」。如 Mick 用望遠鏡比喻的,未來感覺近在眼前,過去
則感覺遠在天邊。 片中的年輕人想的是自己的「未來」,為自己的將來鋪路;片中的老年
人想的則是「過去」,如 Fred 及 Mick,Brenda 甚至背叛自己的過去,好在未來求生存
。Fred 從一開始推託,到後來探訪妻子完後,決定讓新人來演唱自己為妻子所寫的歌曲
。雖然轉眼間自己已成一個老頭子,但自己還是擁有一段未來。
有關老年主題的電影,個人喜歡《一路玩到掛》(The Bucket List, 2007)還有《心的
方向》(About Schmidt, 2002)。
這兩部片設法解決人與人之間的衝突,求個 R.I.P 的晚年。
《年輕氣盛》則沒有,他看見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卻不說破。
引用電影裡的對白:我們之間只分享好事。
還有一點,查 wiki 是說電影取景的飯店 Hotel Schatzalp,正是小說《魔山》裡面的療
養院!
更加深疑惑:到底是不是刻意取《魔山》的設定?
如果有哪裡思考不周,還請多指教!
影評不在家 筆
https://www.facebook.com/nocinec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