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抱怨台灣電影院負責排片的人員。
請問你們到底是有多不看好這部電影? 排的場次如此少,排的影廳如此小。
今天早上把所有影廳場次掃了一次,訂票幾乎訂滿,
顯然這些排片的人專業度大有問題,根本不曉得哥吉拉加上庵野的魅力有多大。
只要對新世紀福音戰士稍微有接觸過的人,大概都能從正宗哥吉拉的電影裡,
感受到濃濃的福音戰士味道。
除了一些運鏡分鏡手法,實在非常有庵野在福音戰士映畫版的既視感之外,
從相當程度更動的哥吉拉設定,到更具恐懼感的外型,與稍神格化的強度,
很難不讓人把正宗哥吉拉與使徒聯想在一起。
其實在福音戰士中,大部份使徒的設定也大概都是具有"神一般的力量",
一般槍砲彈藥幾乎完全無效,以此營造出一種"絕望感"。
而人類對抗使徒的方式,大概也都是某些人突然產生某種神來一筆的靈感,
以乍聽之下根本不可行的天馬行空戰略最後竟然成功。
正宗哥吉拉也差不多是照這個套路進行,中間再穿插了一些對於日本官僚主義,
對日本骨子裡始終無法脫胎的被殖民潛意識加以嘲諷。
我對哥吉拉系列並沒有非常深入的了解,但印象中哥吉拉的電影之中,
大多的設定其實哥吉拉大致上都是跟人類站在同一邊對抗其他的怪獸,
只是在對抗其他怪獸的過程中也不小心把東京給踩爛了。
在正宗哥吉拉中這個設定似乎刻意被模糊化了,哥吉拉變成純粹的反派,
噴一口的效果大概就跟ID4主砲一發的效果差不多,大概半個東京就滅了。
採取這個設定的優點顯而易見,那就是整個哥吉拉事件看起來更有可能像是真的,
好幾隻不同種類的怪獸以東京為背景在那邊大亂鬥,一看就覺得不大可能是真的。
事實上正宗哥吉拉確實有在真實性與合理性上多加琢磨一些,
大概只有在嘲諷日本無效率與重型式官僚體系的時候採用了比較誇大與超現實的手法。
整體而言電影是好看的,特效的水平就算及不上好萊塢一級商業片但也相差不遠了。
可能,因為我也很喜歡新世紀福音戰士的關系,
正宗哥吉拉中非常非常多的片段,如果剪進福音戰士真人版電影,
可以說是絲毫無違和,有太多畫面,如果出現一台初號機實在是非常合理。
最後我想說,女主角的設定是在美國出生長大的第三代日裔美人,
但她講英文的口音完全就是個土生土長日本人的口音,
不知道為甚麼不找個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