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金正恩】 The Propaganda Game │ 98分鐘│普遍級|英語/韓語發音
上映日期:2016 - - (未定)
發行:安可電影股份有限公司
導演:阿爾瓦羅朗格利亞Alvaro Longoria
卡司:亞歷山卓卡德班諾斯Alejandro Cao de Benos
★奧斯卡金獎名導奧立佛史東御用剪接師執導
★西班牙影評人協會 最佳紀錄電影大獎
★西班牙哥雅獎 最佳紀錄電影入圍
★斯德哥爾摩影展 最佳紀錄電影入圍
★阿德雷得國際影展 最佳紀錄電影入圍
http://ariel11920002.pixnet.net/blog/post/450841991
參加影想文化藝術基金會,i影想電影沙龍活動,
【我愛金正恩】片名看起來似乎是個喜劇,但事實上是個紀錄片!
本文除了個人想法,還摻有當日影後座談會與會人員的談話&想法!
- - - - 以下內容含有劇情 慎入有雷區 - - - -
- - - - 以下內容含有劇情 慎入有雷區 - - - -
- - - - 以下內容含有劇情 慎入有雷區 - - - -
「國家的安全不能寄託於別人的恩賜上,歷史總是在軍刀上前進,
這個世界就是弱肉強食的世界。要生存、要尊嚴,就需要有強大的軍備。」 - 希特勒
@是無知的快樂好?亦或是有知的無奈佳?
這部片是個相當有意思的紀錄片,剛開始會覺得枯燥,
但看到後面衝擊還是挺大的。
算是以可能相對客觀的角度來詮釋北韓(注意!非絕對客觀!),
畢竟北韓是個頗封閉的國家,是各方很難探知的國家,
裡面的人民也難以看到外面的世界,
某種程度,用好聽一點形容是個「世外桃源」的國家,宛如這世界的桃花源,
裡面的人民可能不知道外界發生什麼事,
只有一個電視頻道,生活沒有太多資訊的廢話,道路上完全沒有連鎖店,
例如:麥當勞或是一些知名商店,整個街道乾淨俐落。
雖然,電影本身都是可以人為塑造出來的,而拍攝的地點又只有在平壤,
換句話說,北韓給予他想給外界看的東西,就是他們不如外界想得那麼貧瘠,
甚至是全世界擁有核武的第四大國家
(面對武力,可以抵抗的只有武器,暗喻美國。),進步的建築物、交通建設。
在口口聲聲講究人權的同時,何謂人權?
生在資本主義的我們,擁有的可能是被限制的自由,
例如被生活的必需給壓迫,買不起房子,毫無長進的薪資水平…。
而至少那裡提供人民的基本需求(醫療、住宿、教育)
@北韓提供了三個基本的免費:
免費的醫療(但是沒有藥物提供)、
免費的住宿(但不能選擇住的地方)、
免費的教育(但一定要認同意識型態,接受從出生就被洗腦、免費供應至大學)
其實我們擁有的自由,是被比較出來的!
不可否認的是,北韓的領袖是個造神運動,如同宗教需要一個克服恐懼的神,
一種獨裁者的信仰崇拜,獨裁就如希特勒所言:「信仰比知識更難動搖!」
但資本主義又難道不是在造神?男神、女神?偶像都是被打造出來的。
美國媒體極盡揶揄諷刺醜化北韓,例如刺殺金正恩的電影【名嘴出任務】,
若是主角換成歐巴馬,想必美國也不能容忍,勢必要說這是一個恐怖行動,
各國元首皆無法容忍自己被當箭靶吧!?
我只認為這部電影,透露出北韓想要表達一些讓國外知道的訊息,
畢竟這是全世界最牛的釘子戶,世界上最後最純正的共產黨國家,
當我們都穿上美式的成衣,被規模經濟侵襲,
北韓的人民仍穿著最傳統的韓服,或許要稱讚這是堅持傳統文化的捍衛者,
不受外來文化侵入,而擁有自我的堅持,
換言之,我們對文化權的保護,遠不及這個被我們所貶抑的國家。
「不是為了別人而活,而是為了自己而活。」
「尊嚴,是靠自己爭取。」
我想是這部片帶來另一個方面的省思,被資訊充斥的我們,
常以我們的眼光在看著北韓,那個我們不瞭解的封閉國家,堅持他們所堅持的,
其實我們都常用自己的角度在看別人的事情。當然,必需說這部電影…
在某些程度上還是可以找出北韓不合邏輯的小細節,
另外,當每個人口徑一致,義憤填膺地在攝影機前想要說服觀眾時,
又帶有一種莫名的喜感。
他們是單純的,沒有太多不一樣的想法,言語或許可以詐騙,但眼淚不會騙人!
這並不是一個歌頌北韓的紀錄片,只是相對倒是激發了不少面向的思考。
我們所信以為真的觀點,都有可能是假的。
此外,北韓也是一個有階級制度的國家,接近權力核心的才是握有資源的一方。
如同英國柴契爾夫人所言:
「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差別,僅在於資源掌握在財團的手上,還是國家手上。」
全世界大概只有美國希望南北韓統一,其他諸國大概沒人希望或在意。
在南韓更多的是稱北韓為「神經病!」,
因為北韓用核武或試爆恐嚇南韓以換取金錢,南韓寧願金援北韓,
也不願意面對統一後北韓更多的負債,
勢必拉垮南韓目前既有的榮景。而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又與南北韓有如此約略的相似。
最後,現場觀者提到,台灣是美國的次殖民地,而生活被灌輸了太多資訊,
我們所以為的自由,事實上是被框架的自由,例如任何事情皆不時塑造以金錢為訴求,
包含我們求學,都是以畢業後出路、薪水多寡等等為條件的功利導向,
而我們真正的興趣卻被壓抑殆盡,不賺錢的行業甚至在這社會默默遭到淘汰消失。
若是在共產國家,這是不是得以獲得保有?
台灣土地法所倡的「平均地權」、「漲價歸公」,
某種程度也是帶有馬克思主義色彩的。
如同英國電影大師Peter Greenaway 彼得葛林納威導演說,
「電影是被製造出來的框架」,
「沒有歷史,只有寫歷史的人!」
只能說,人事物擁有多元的面向,本來就不止一個景框,
這部電影呈現地就是其中一個角度的景框。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建築物、景物的運鏡還蠻出色的。
片商表示未來這部片會上院線,雖然現場觀眾迴響不少,
但畢竟非台灣電影的主流市場(票房導向),上映還要努力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