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ueiwei (盲羊)
2016-09-03 08:50:02心得
不太雷
***
1.岩井俊二《情書》在我的世代好像是每個文青都看過的電影。前陣子看完《花與愛麗絲
》,在臉書上波了個分享文,引來好些岩井迷,齊心推薦《情書》,說是導演最佳作品。
但每位朋友的感受卻各有不同:有人稱它為經典,有人說心情不好就拿出來看,有人說非
常感動,有人說是童年的回憶,有人說是淡淡的哀傷,有人說...這是網路時代不再有的
浪漫。說得我極為心動,覺得是部不能錯過的電影。
2.才跟朋友借了DVD,就得知它有二十週年紀念重上大螢幕的事;正約了朋友去院線看,
沒想到竟抽到人生第一次特映卷。在國賓長春的大影廳裡,與滿滿的人一起看這部老電影
(二十年了,應該算老了吧),成為今年一個頗為美好的經驗。
3.真的是非常精巧可愛的一部片,角色、敍事、運鏡、剪接把這個故事的浪漫極大化,完
全超乎我看簡介與預告片時的預期(看簡介時,覺得劇情不太合理;看預告片,覺得太文
青口味)。奇異的設定在整體安排得宜的狀況下,竟也沒有一點突兀。看著看著,不小心
就接受了兩個長得一樣、年紀相仿、性情相異,因為「藤井樹」之名而成為筆友的設定。
4.個人以為電影最棒的是它呈現出來的人情:那個寫信、借書寫卡片的時代,人與人之間
情感的表達不是那麼直接卻十分深刻。
5.女主角好棒,一人分飾二角得十分成功,完全可以感受到兩個女人在性格情感上的差異
。兩人在小樽路口交會的一刻,讓我認不住想起奇士勞斯基《雙面薇若妮卡》,讓我全身
起雞皮疙瘩。
6.電影超乎我預期的還有它的幽默。從掃墓開始、整個故事圍繞著「死者」,若只是看劇
透,很難想像這電影如此有趣。在大螢幕前,跟著全場一起笑(雖然我笑的時間點都跟別
人不一樣)有一種加倍歡樂的感覺。人生無常、失去愛人的傷痛,在這樣子的基調底下,
更為強烈。我以為這是《情書》讓人會想一看再看的原因。
7.很多朋友說看了會感動落淚,但我沒有想哭或覺得感傷,反而像是在很冷的地方喝下了
一杯溫熱開水一樣,有一種非常滿足美好的感覺-我想那是因為我投射自己到已經離開的
那位藤井樹身上,覺得若有人能這樣子記念我,那真是不枉此生。這樣子想不曉得是不浪
漫,還是太浪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