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數字來說話:
查詢 Wiki 台灣電影票房
http://goo.gl/XtPOVK
裡面有列出這幾年台灣票房比較好的電影
很多人說台灣應該多拍點商業電影,不要老是拍藝術片
可是看看大尾鱸鰻,成本不過8000萬,結果全台票房4.28億
如果一支股票你買了之後投資報酬率翻一倍、甚至兩倍以上,
這樣的獲利模式你要不要繼續複製下去?
很多人說爛片、低俗... 但商業片就是這樣,投資下去我錢就硬是有賺到
而且還賺很爽,你覺得是糞那也是你家的事
反倒有些我們評價很高的電影到頭來就只有打平、有些還虧
有人說台灣電影一定是劇本的問題,不夠有國際觀、或者要做具有國際市場的電影
這些都只是很片面的論點... 以好萊塢電影為例
好萊塢電影在台灣的票房好是劇本的問題,還是行銷資源的問題?
再來,要行銷其他市場還有通路問題,市場越大,承擔的風險也越高
美國隊長第一集成本投1.4億美元,票房3.7億美元,單看金額你覺得賺很多
但如果就投資報酬率來看的話有沒有打敗大尾鱸鰻或那些年呢?
還有電影在海外的市場與通路的佈局有可能在投資的階段就已經決定
否則最近你也不會頻頻在美國或台灣電影中看到那麼多中國演員的身影
韓國電影產業是靠政府扶持和完善政策推動,經過數年的耕耘後才有今天這樣的規模
韓國的經驗台灣不是不能複製,只有有些部分也牽扯到民族性,以及政府對於國家
預算和產業發展的通盤考量,不是說改變就一時改變得了的。所以台灣的電影產業
還是只能靠業界自己努力或國人多多支持。
其實台灣電影的質量近幾年來都有持續提升,台灣觀眾也很願意進戲院捧場
這個就是大家努力的結果。甚至像看見台灣這種紀錄片,都還可以賺錢
如果台灣電影可以在自己的市場當中營運得不錯,自給自足,未來就更有餘力
投資更好的電影。而在商業和行銷的操作上近幾年也有一直有進步
我覺得國人的支持不一定是進戲院,至少多點關注,當然並不是不能批評
(就算我也進戲院看樓下的房客,但實在覺得拍得還好... = =)
但如果因為一部國外電影的賣座,就要把台灣電影批得體無完膚
我是覺得有點太過了